分享

赤峰印象(一)

 捉光凑影 2019-06-09

         红山,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东北郊的英金畔。传说内蒙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于是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洒在了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所以,后来都叫它“红山”。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1红山文化发祥地--红山,赤峰市由此得名。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2、古老的红山,目前全称是--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3、红山文化先民村介绍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4、先民居住的草屋。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5、可怜的先人都成啥样了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6、5000年前的先人们住在粮仓一样的房子里吗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7、造型别致的草屋,冬天怎么过?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8、红山先民住的粮仓房 --正面。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9、再来一张。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10、先民观看祭祀表演的场所。

赤峰印象(一)----红山文化  

11、两间小屋----过度春夏秋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