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诗家天子,写下一首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被誉为“七绝第一”

 常有理 2019-06-09

在古代,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不得冒犯僭越。

然而唐朝却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家天子”,评价之高令人咋舌。

此人便是大量创作七绝诗歌,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自小家境贫困,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

在他27岁前后,曾西出玉门关,边塞的壮丽风光给了他大量的灵感,他的很多边塞诗都是创作于此时。

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出塞》,被誉为“七绝第一”,其中一句至今争议不休。

全诗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是诗家天子,写下一首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被誉为“七绝第一”

这首诗以雄浑苍健的笔力描写了边塞的苍凉景象,以及战士戍边不得归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对战争胜利、良将现世的深切渴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歌开头从景物入手,勾勒了一幅冷月照孤城的图景,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

高高的明月映照着边疆关塞,一如秦汉时期,不远万里赶赴边疆的战士们,至今不能回家。

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塞,而是秦汉的明月关塞,这是一种互文写法。

就像“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不得控”和“冷难着”指的是将军和都护两个群体,而不是单一的一个。

这种互文写法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将表达效果无限放大。

从古至今,明月不变,而边塞也一如既往,突出了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久,表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深切渴望。

他是诗家天子,写下一首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被誉为“七绝第一”

接着的一句“人未还”写出了他对久久不能返家的戍边将士的同情。

这些人“未还”也许是因为战争一直持续,不得还;也许是因为已经壮烈牺牲,不能还。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令人伤感不已。

战争拆散的是一个个家庭,征人思妇是唐朝很多诗人吟咏的对象,正如他的另一首诗所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将闺中少妇思念远戍边疆的丈夫的幽怨之情描写到了极致。

所以诗人才会那般渴望良将的出现。

他是诗家天子,写下一首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被誉为“七绝第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如果有像汉朝那样的龙城飞将,那么就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这里的“龙城飞将”历来争议不休,有人说是卫青,也有人说是李广。

卫青是汉朝抗击匈奴的名将,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任命他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攻打匈奴。

那次他亲率大兵,深入险境,直捣黄龙,大破匈奴祭天圣地——龙城,俘虏敌军700多人。这是汉朝对匈奴的第一场胜利,史称“龙城之战”。

此后卫青七战七捷,收复了河套地区,为汉朝抗击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后世称之为“龙城飞将”。

他是诗家天子,写下一首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被誉为“七绝第一”

而李广也是汉朝名将,他的“飞将军”之名甚至比卫青还响亮。

有一次匈奴士兵俘虏了李广,用网将其网住,又让几匹马拖着他走。

不料半路他竟从士兵手中夺过一把弯刀,割破网,又杀了几名匈奴人,夺马而逃。

整个过程仅用了几个呼吸。

匈奴人被他这一些列神操作整懵了,半天没回神。

等他们反应过来,李广早就跑远了。

匈奴人以为李广是神,能飞天遁地,于是便称之为“飞将军”,据说连匈奴的婴儿听到“飞将军”之名,都吓得不敢啼哭。

所以王昌龄这里的“龙城飞将”具体指谁,还真不好说。

不过无论指谁,都表现了王昌龄对良将的渴望。

他是诗家天子,写下一首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被誉为“七绝第一”

这首诗意境雄浑开阔,一气呵成,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融写景抒情于一体,运用了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

短短四句,却写出了无数边疆战士的心声,体现了诗人非凡的遣词造句能力。

后来很多人都将其列为唐“七绝第一”,百读不厌。

不知你觉得这首诗是否担得起“七绝第一”之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