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治斌一行赵家坬写生纪实

 涤砚堂 2019-06-09

写 生 纪 实

写生作品

范 治 斌

       1972年生于呼市,师从范曾、赵奇、冯远。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鲁迅美术学院人物画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院长。

       赵家坬,去年的初春来过。在那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春风扬起黄土,吹迷了双眼,也吹开了满树的繁华。而此时,已是暮秋,气温日渐寒凉,花树凋零,遍山的苍黄,却也果实满枝。还是那些座山,那些枝丫交错的树,在季节的变换里,呈现出迥异的美。视线总会为某处停留,总能忆起去年的那些时光。画笔是为情感而生的,它所能描绘的那些,都深深地为情所左右。

许 晓 华

      許曉華,號苦瓢,山東商河人。自幼喜畫,幸得冷師力傑先生啟蒙。擅山水、人物,作品在各級美展中多次獲獎、並多次參加學術性邀請展,論文見諸於全國及省級學術性報刊雜誌,近年来问教于范治斌先生,山東省政府最高獎 “泰山文藝獎”獲得者。

王 云 野

      王云野,1970年生于辽宁岫岩。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院国画系,现为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研修于俄罗斯列宾美院雕塑系及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师从库巴索夫教授与王培波教授。迄今完成币章作品近百种,其中《麦积山石窟五盎司金币》获06年度世界钱币克劳斯大奖,《千年纪念十公斤金币》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潜心研习中国传统绘画,自沈周入手,由元及宋,师法造化。近年多次随许勇、范治斌等老师写生,技艺大进。近十年来创作了大量水墨作品及诗词百余首,颇受好评。

       第二次来赵家坬,我用的那个小筐还在。这是璐瑶专门为我保留的,于是我专注于描绘它。筐子空间不大却能盛装各类物品,我从几个角度来观察,发现它的表情是不同的,从而我描绘的痕迹也随之变化。描绘一件静物很容易,但使之感人却要花一番心思的。 

月 峰

       月峰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曾任广州光孝寺书记、书画院负责人、光孝寺诃林书院办公室主任兼书画专委会主任。现任珠海金台寺都监、书画院执行院长。

       时间走的似乎太快!还来不及入境又要彼此道声珍重!此次陕北黄土高原写生采风也即将落下帷幕!作为一位出家小和尚随师一同写生深感荣幸,写生期间与众之间的相濡以沫之情仍是此生难忘,翰墨禅心,我笔下描绘的并非是世间景,而是留墨予世情,愿世间的种种苦难都如画般安静祥和!大悟无言,大爱无声!感恩为此次写生活动付出的所有有缘人!期待着下次写生采风再会!

宋 建

      1988生于河南南阳西峡 ,现居北京,独立艺术家,斋号 花间草堂。师承范治斌、倪文东、潘晓云、王祥北诸位先生。平生好古,有一种文人的诗酒田园情怀,爱好诗词、书画、古琴,喜收藏奇石。

王 宜

王宜,1963年生于济南,长于微山,祖籍沂蒙。少年时求学于微山一中,1980年毕业后参加工作,就职于微山造纸厂,师从赵明程老师学习绘画。后又求学于济宁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毕业后分配至胜利油田一中。

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学研究会会员,东营画廊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东营宜得轩画廊经理,主要从事人物画创作。2014年随范治斌老师学习写意花鸟画与山水画写生。

       赵家坬,我是第一次来。浓浓的陕北风情深深打动着我,写生基地的食宿极具浓郁陕北风味。大家一边喝着小米汤,就着咸菜,吃着油炸枣角、糕角,嚼着醉枣,还有那诱人的炖羊肉和高粱烧。

       黄土地的沟沟峁峁、山水草木,裹着羊肚子手巾、皱纹紧蹙的陕北老农,是大家最钟情的素材。或工笔或写意,用画笔记录下一张张精彩的画面

李 牧 阳

       李牧阳,自幼喜爱绘画。曾就读于山艺美术系。工作一直从事书籍装祯设计。

       一座連著一座的安靜的黃土高坡,清冷的月光,清新的空氣和樸實好客的綏德的人兒。那一棵棵棗樹上掛著被遺忘的紅棗,美味可口的食物,讓我體會了陝北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平淡中帶著一點的苦澀寂寞的生活... 

郭 志 珊

      舢人,原名郭志珊,号溪岸钓客、草楼居士。现居北京、厦门。厦门大学硕士毕业,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院聘画家。专职画家,诗人。2018中国名画家巴西艺术交流团成员。画作入选中国当代水墨名家提名展,2017年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名画家邀请展,丹青华茂中国青年画家提名展,福建省第18届东海浪新人新作展,福建省政协改开四十周年书画展,厦门市职工五一八人展等。他的作品立足于对构建世界的一种新形式的探索,不仅描绘所看到的,而且描绘想象所创造的。以中国书法的笔触丰富了景物的想像空间。

住在窑洞

门吱呀好一阵,终于上了栓

躺在凤穿牡丹红床单上

两边是发黑的墙

满满的家史写在相框里

参军了,上学了,抱娃了

不知是哪年的南瓜

在橱柜下一层层的灰

农民土窑洞我第一次住

一夜土炕

一夜梦

男的声音

“我叫黄土塬,黄土峁、黄土坡、黄土坬…

这些都是我兄弟的名字

土字辈的

今天是节假日回来看看

女的声音

“你们在我的身上扒开一个个口子

在里面烧饭,点灯,造娃

几千年了,我变成了黄脸婆

你们却嫌弃了……

刚要开口,洞顶的土渣掉我一脸

天己亮

上完窑厕

看到挂满树上的红枣以及

落满地上的

红枣

于赵家坬,2018,10,22

孙 世 虎

       孙世虎,号中博堂主人。1970年出生,现居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职业画家。自幼喜欢古典文学,书法,给画,几十年来笔耕不缀。

       书法曾在中国书协高级研修班进修。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区全国展出。

       绘画师承著名画家范治斌老师,为北京虚白馆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虚白馆画师。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理事。

满庭芳

陕北写生感怀

秦地辽阔,

碧空悠远,

苍桑岁月如今。

登高极目,

云淡大河行。

独坐孤峯静思,

太匆匆,

千载烟雲。

正秋浓,黄叶飞舞,暮村羊归声!

时时漫沽酒,

清风皓月,

得意忘形。

一笔丹青客,

何曾飘萍。

长近樽前醉卧,

尘劳世,

有耳不听。

多少事?

不由你我,

自知乃明。

汶 振 鑫

       汶振鑫,陕西宝鸡颜家河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姜怡翔教授。现为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西安中国画院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画室独居久了,常会有一种莫名的禁锢感。生活的过份规律让人渐渐的适应于一种木讷之中,在艺术的创作中让人逐渐地产生了逃离感。看到一群好友追随着范老师出现在陕北,纵情欲山水笔墨之间时,我的逃离感就愈发的强烈。回想去年在陕北与范老师的相遇,这次又让我蠢蠢欲动。一张车票立刻就开始了一次较为短暂的写生旅行。又在老地方和一群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在了一起,把酒言欢,笔墨纵情。秋日陕北的美景强力刺激着每一位画家们的神经,自然的真实和丰富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绝对的新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草一木都为我们动了情绪。一些平日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在范老师和画友们笔墨改造下,各个气象万千,这也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带入感。“见贤思齐”,我的思维渐渐的活跃了起来,在笔墨上也学着大家讲究了起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每天都有艺术上的收获和生活上的快乐,当然也有做不到“笔精墨妙”苦楚。艺术的探索虽然艰辛,但能遇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足矣!足矣!

高 雅 丝

      出生于广州市。1989年毕业于广州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2005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1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国画丘挺工作室学习至今,现居北京。

相逢方一笑,

相送还成欢。

但去再复问,

白云无尽时。

张 鸿 民

       张鸿民,斋号“鑒堂”,生于陕西白水,现居西安。好翰墨丹青,师承著名画家范治斌先生。自由习书做画,自在做人认真做事。

       写生结束,离别在即。深秋山里清澈干净的月光略显有些凄美。多情自古伤离别。丰盛的陕北美食和着酱香美酒畅饮开怀之后是陆续离别。看着汽车尾灯在月光中渐渐消失,期盼着下次版纳重聚!

       记得上次来赵家洼是去年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杏花初绽春意萌动。万物复苏,大地吐出新绿。看着先生用生涩的线条和丰富的艺术语言表现出陕北黄土高原的雄浑厚重与苍茫之美。还在这里交结了很多纯朴善良的陕北朋友。喜欢你,陕北!

王 峰

       王峰,男、 洛阳,1969年生,2013年就读于清华美院山水写生高研班,师从于著名画家范治斌博士。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展览,数次获奖并被多家艺术等机构收藏。

现为:

全国邮政美术家家协会会员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

       绥德,有千年流淌的黄河和走西口必经之路,赵家坬黄土高坡下一个普通的村子。黄土高原的秋天,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下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星罗棋布的窑洞,挂在树上枣,还有枣树下几只小狗。山里偶尔刮风,有时刮得难以铺纸。每当这时就放下画笔到处转转。站在高处,远眺大山,任风吹打在身上脸上,很是惬意。

媒体支持:一诺收藏,全程跟踪报道

收藏与合作请拨打:18001271861

经纪人微信号:weixiaotu3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