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寿县篇】观后感(附完整视频及解说词)

 yyll1177 2019-06-09


《中国影像方志》是一部大型纪录片,节目旨在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充分展示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沧桑巨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对《中国影像方志》的初步了解,这部大型纪录片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题材,以地方志为题材的纪录片是前所未有的。纪录片取文字方志之精华,扬影像方志之优势,用鲜活的镜头语言反映当下人民的多彩生活和时代风貌。不仅是为编史而编史,而是用现实的关照和时代的眼光对素材进行筛选,深入挖掘和解读地方文化。二是方法,用影像手段来修志是前所未有的。纪录片遵循略古详今、略远详近的原则,讲述一个区域独有的、最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风俗习惯,建筑美食,展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记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勤劳质朴,聪明勇敢的伟大实践,讴歌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三是体量,纪录片以我国行政区划中的县和县级市为拍摄主体,目前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接近3000个,每地拍摄1集,每集40分钟,《中国影像方志》不愧为鸿篇巨制。

《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寿县篇

“安徽寿县篇”是《中国影像方志》的第260集,去除广告,完整片长39分26秒。全片分为:引言、地名记、考古记、水利记、文化记、美食记、民俗记、当代记、后记九个篇章,片中大量使用了航拍镜头来体现古城的规划格局,据小编的经验来看,航拍镜头大部分使用了中长焦来压缩景物,更显小城的紧致布局。

“地名记”开头出现了安徽省级非遗传承人柴现修老先生的大鼓书,这是全片第一个“点”的叙述,而后展开介绍地名由来、地理位置,第一个展示的文物是“鄂君启金节”,紧接着大篇幅讲述了“淝水之战”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考古记”中使用了一则当年周寨村村民发掘出楚金币“郢爰”的电视新闻作为切入点,采访了原寿县博物馆副馆长许建强先生而后引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县中心工作站更为系统的考古工作以及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的建设。

楚金币“郢爰”

“水利记”中先是介绍了寿县的气候和水利地貌,引出了因势利导开凿“芍陂”的楚相孙叔敖(可能是后期制作人员的失误,把春申君的雕像误认为是孙叔敖,这也是全片中小编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错误之一),详细介绍了安丰塘的形制和功能。其中,穿插了另一个“点”的叙述: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李松带领学生到孙公祠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李松副教授讲解了汉代设立“都水官”来管理地方水利。千百年来,安丰塘福泽周边百姓,片中以安丰塘草席产业作为引出点恰到好处。而小编认为,“芍陂”只是寿县水利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古城墙防洪体系、正阳关、瓦埠湖也是值得研究发掘的宝贵水利素材。(参考资料:由赵鸿冰先生主稿的《寿县十大文化掠影》)

《寿县十大文化掠影》(摄制于2007年5月)

“文化记”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切入点,《淮南子·天文》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系统完整地记载,自然而然的递进到淮南王刘安以及门客八公从而引申到文化教育。

寿县豆腐匠人 胡学兵

豆腐一定是“美食记”的绝对主角,《舌尖上的中国》豆腐篇男一号胡学兵先生毫无悬念的再次入镜,只不过制作豆腐菜肴的厨师并没有选择近期红遍小城的张士宏师傅,而是“清代大学士孙家鼐的后人”邸道磊先生。

肘阁抬阁和寿州锣鼓代表着寿县民俗文化自不必多说,重点是“民俗记”最后把寿州锣鼓作为肘阁抬阁的伴奏乐队是点睛之笔。

安徽省非遗项目“寿州锣鼓“”传承人 罗西林

“当代记”完美的解释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城、打造名城”、“南工北旅生态县”战略,本以为三中王继林老师的出镜会聊一聊古城历史文化,却只说了一句“搬迁到新城区以后离单位近,上班更方便了。”之后是北京建工设计研究院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工作。最后讲述的一个“点”是万人走城墙健身活动,展示勤劳智慧的寿县人民正致力于建设更美好的寿县携手前进的精神面貌。“参天虬干上正绽放着一树繁花”,此句的出处应是王永好先生电视散文《古寿春印象》中“寿县古城,参天虬干上的一树幽花,在我心底无限遐想丛生”的引用(详见电视散文《古寿春印象》)。

电视散文《古寿春印象》(摄制于2007年12月)

纪录片后记用十六个字概括了摄制团队对于小城的高度评价:“淝水之滨,弦歌不辍,淮上寿县,其华灼灼。

全片看完,小编心情澎湃,身为寿县人是如此的骄傲和自豪。感谢CCTV,感谢《中国影像方志》团队,不管是否客观,是否深入,这一定是截至目前外界媒体关于寿县最高大上的纪录片。如果让小编用一个词定义此片,那就是:“排场!”

家乡和母亲一样,像一本教科书,你要读懂她,才能保护她!

“寿县人新媒体运营中心”的小编们将解说词一字一句的抄录下来,文本附后以便各位看完纪录片之后复习片中内容,保存到你的电脑里,一定可以用到。

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卷寿县篇

引言

淝水岸边,战阵铿锵,一场从“投鞭断流”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决战,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无雨防旱,多雨泄涝,孙叔敖因势利导,生态先行,造就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天下第一塘”奇迹。一城人文典故,一幅山水画轴,楚风汉韵,安徽寿县。

地名记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见证了楚国激荡而短暂的末代辉煌,这段历史,拉开了寿县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序幕。

“拿我的鼓板呀,来欢迎各位众来宾……”

其中,楚都的历史和故事,是寿州大鼓传承人柴现修最钟爱的表演曲目。在抑扬顿挫的唱腔中,寿县两千多年的历史被一一展现。因年代久远,寿春一名的确切由来已不可考,但不少史学专家认为,其与“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有关,当时楚国多数城池因战乱而衰败,而寿春作为春申君的封地,已有良好发展,加之地处南北冲要,因此成为楚国抵御秦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大量反映楚国晚期经济文化特征的器物,被留在了寿县。为了更好的用大鼓书向外地游客介绍家乡历史,柴现修一有时间便去寿县博物馆,听文博专家讲述寿春的辉煌历史。

“公元前323年的时候,就是楚怀王六年的时候,由怀王铸造,颁发给今天的湖北鄂城的封君叫鄂君启。”

错金鄂君启(铜)节,形似剖开的竹节,详细记录了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楚国昔日的强盛可见一斑。秦灭楚后置寿春县,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名为寿阳,后又因朝代更迭多次改名,在被称作寿阳时,这片土地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大战。淝河百丈水汤汤,千古南朝诧战场。柴现修一番绘声绘色的演绎,将听众的思绪带回了淝水之战的金戈铁马中。公元383年,已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国率兵百万南下,意在征服淮水以南的东晋,东晋大将谢石率领八万精兵主动迎战,借助八公山与淝水的地形优势,一举击退强敌。

“东晋很好地利用了淝水来阻挡了秦军的前进,谢玄也好,谢石也好,这些将领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战机主动出击,最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这样一个局面,在整个秦军败退的过程中,他们当然一路溃逃,一个个像惊弓之鸟一样,在听到风声和鹤叫都以为晋军来了,或者看到前边的草木晃动,以为是东晋军队的埋伏,这样就产生了后来的两个重要的历史典故,‘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为东晋赢得四十余年的稳定发展,并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产生久远的影响。因寿县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在始建于北宋的寿州古城中重筑城墙,抵御外敌及洪水侵袭,城墙在明清经过多次修葺,目前是国内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城墙之一。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国民政府改寿州为寿县,寿县一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沿用至今。战鼓声歇,硝烟远去,巍巍古城外寿县以一派新貌延续着辉煌历史的前进步伐。

考古记

“最近安徽省寿县东津乡周寨村农民周锦好等7人,在家门前挖鱼塘时,挖掘出38枚金币,经省文物部门鉴定,为战国晚期窖藏的金币”。

1986年,一则村民挖出古金币的新闻,让寿县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这些并非普通金币,而是战国时期,流通于楚国上层社会的“郢爰”,“郢”是先秦时期楚国都城的名称,“爰”被认为是楚国的重量单位,“一爰”约250克,“郢爰”的含金量在90%以上。这些金钣在岁月流转间被深埋于地下,直至寿县一户村民清理鱼塘时,得以重见天日。刚进入寿县博物馆工作的许建强,在值班时接到村民报告,立即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当时周锦好在家里面,请了他本村的朋友,来帮助自己家挖鱼塘来养鱼,就在挖瓦砾层的过程中,发现了38块比较完整的金钣”。

金钣经文保单位归整分类后,被寿县博物馆收藏,作为文化遗产供世人观赏。

“我们寿县博物馆的特色藏品金钣,打方印的叫郢爰”。

为了让陆续出土的珍贵文物有更好的入藏空间,寿县博物馆于2004年1月迁入新址,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楚金币藏量,位居全国博物馆之首,与此同时,更为系统的考古工作,也在陆续展开。2010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县中心工作站正式成立,有着“地下博物馆”美誉的寿县,让张义中和同事们大开眼界1933年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发现1955年蔡昭侯墓,出土了很多青铜器,

“邱家花园出土的鄂君启金(铜)节,然后楚金币,然后大府铜牛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它(寿县)跨越过,好几个辉煌的时代。”

考古队员们不仅发掘了众多文物,还根据一些墓葬群的分布,推算出古代人类活动的空间格局。

“寿县它的文物,这个分布,首先跟它的历史,地理情况,是有关系的,八公山往下有一个,战国晚期到汉代的中小型墓葬,然后从寿县的西门,往南到寿县双桥,也是战国晚期到汉代的,一个中小墓群,然后在我们工作站的对面,是下蔡的一个蔡国的墓群,所有的文物点的分布,是围绕着寿县的地理位置,来决定的。”

考古过程中,寿县成为楚都后所发生的改变,渐渐清新起来,璀璨的古代文明,让寿县成为中国考古领域的重镇之一,已破土动工的,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在建成后将与寿县博物馆联动,成为连接古老寿春,与现代寿县的文化纽带。

水利记

一望无垠的稻田画,既是当地百姓劳作的智慧结晶,也是寿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一个缩影,这背后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蓄水工程,安丰塘功不可没,寿县位于淮河中游平原,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无雨则旱、多雨则涝,北临淮河,南部是大别墅北麓余脉,山溪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北部洼地,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利用这里的低洼地势,修建了安丰塘,安丰塘古名芍陂,孙叔敖根据地形特点,将山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湖中,并修建5个水门,以石闸控制水量,水涨开门疏导,水消则闭门蓄水,随后又通过一道,连接淠河的子午渠,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工程技术的能力,恐怕是不太可能(修建)所以必须要把自然条件,充分的利用,他比较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的地形,兴利除害的水利工程的设计,是一个师法自然的典范。”

工程建成后楚国粮食产量大增,楚庄王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地百姓为感念孙叔敖恩泽,为其建造了一座祠堂。

“这边是整个孙公祠当中的碑廊。”

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李松,将课堂搬到了孙公祠。

“这里收藏了20余方古碑,包括历代修治安丰塘功德碑,安丰塘灌区图示碑,你们看周回一百许里,介绍了安丰塘谁修建的呢,是孙叔敖修建的。”

碑文详细记录了,安丰塘的维修制度,以及规范灌溉秩序的乡规民约,这些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管理条例,由政府刻碑立于塘边,大家共同遵守,20世纪50年代,安丰塘越水坝附近,发掘出草木混合结构的堰坝遗址,出土了都水官铁锤,证明汉代就在此设官管理。

“那么这个都水官很明显,是在安丰塘这个地方,设置了专门的官员,来管理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也可以说,在汉代的时候政府对于地方水利的管理,是非常重视的。”

由于南朝时,寿春南地置安丰县,芍陂自唐代以后又被称作安丰塘,这一名字沿用至今,一同传下来的,还有寿县人民治水的智慧与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丰塘被纳入淠史杭灌区,并被改造为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500多条水渠控制着灌区67万亩耕地的灌溉和排水,依靠安丰塘充沛的水源,板桥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了“一草一稻”的套种模式,让当地村民的经济收益大幅提高,目前寿县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席草种植基地。

“要注意的是这边花色的问题,还有这个包边布,包边布你看一下,种植席草,它需要大量的水力资源,安丰塘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家家户户做草席,家家户户销草席,全国各地的席草原料商,也到我们这里采购。”

如同当年孙叔敖因势利导,借助自然条件建设水利工程,如今席草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优化了沿岸的环境,确保水不被污染。

“从水利工程来说,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包括它的历史悠久,包括它一直持续地发挥作用,包括它本身工程所蕴含的一些先进的理念,感慨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015年10月13日,安丰塘通过国际灌排委员会的评议,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良田万顷,水渠如网,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安丰塘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与寿县人民一同吟唱着安宁与丰收的歌谣。

文化记

2016年11月30日,体现中国古老智慧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人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将一年之中太阳的运行规律与地上万物与之关联的现象划分为24个阶段,这24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气深刻影响着中国先人生活劳作的方式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代古籍《淮南子》首次将这“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完备的记录和阐述,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副会长金妤在研究者发现,二十四节气并非《淮南子》首创。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终由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进行详细编撰,收入在《淮南子·天文》中。

“二十四节气应该说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多少年的记录观察,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哪个朝代,哪几个人原创,也不是哪几个人去研发出来的,那我们今天看到的《淮南子》,它就是最早地系统地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西汉时寿县属淮南国,是淮南王刘安的封地,刘安生性沉稳,博学多识,一度招聚数千有识之士作为门客,其中苏飞、李尚等8人,最为刘安的喜爱,被其封为“八公”。寿县境内的八公山由此得名。

“刘安当淮南王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一直当到汉武帝的时期,他喜欢楚辞,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这八个著名门客,能说会道,会写文章,陪着刘安整天谈经论道,而且还帮他编书。”

山川美景中,《淮南子》一书应运而生,在继承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淮南子又糅合了部分墨家、法家和儒家思想。

“它是一本哲学书,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是从哪来的,然后万事万物是如何诞生的,然后天是什么样的,地是什么样的,然后人间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建立一个世界观。”

公元前122年,刘安因谋反失利而自尽,汉武帝废淮南国后,寿县少了几分昔日的喧闹。庆幸的是,许多因刘安而来的文人雅士,在寿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唐代书院制设立后,寿县陆续建立了安丰、循理、淮南等多所书院,成为安徽省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循理书院,如今变身为寿县第一中学,学校特别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莘莘学子行走在书墨间,体会着家乡独有的文化韵味。

美食记

邸道磊是清代大学士孙家鼐的后人,目前在寿县一家百年老字号饭店担任厨师长的工作,为了在美食中传播家乡文化,他常常怀揣相机,漫步在县城的各个角落汲取研发新菜式的灵感。一番寻找后,邸道磊的目光落到了寿县人最为熟悉的豆腐上,他准备以豆腐为主要食材,设计出以寿县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豆腐宴。豆腐是中国素食菜肴的重要原料,因其味美营养而广受欢迎,并随着对外交流,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及欧美地区。在化学的作用下,坚硬的黄豆变身为雪白细嫩的凝胶体。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相传刘安一日在炼丹时,不慎将石膏撒入豆浆中,不多时豆浆凝固了起来,这便是豆腐的雏形。寿县人坚信,刘安意外发明豆腐时所用的泉水,来自于八公山下的玛瑙泉,清澈甘甜的泉水,与颗粒饱满的黄豆,配合传统的制作工艺让八公山豆腐远近闻名。因村民多数以制作豆腐为生,大泉村又被称为豆腐村。邸道磊走遍了大泉村,最后来到已有30 多年豆腐制作经验的胡学兵家中,请他为豆腐宴准备原材料,有了上乘的原料后,邸道磊便和同事们加紧钻研豆腐的烹饪技艺。不久豆腐宴成功推出,不仅广受食客的好评,还成为寿县旅游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大泉村正围绕玛瑙泉建设百亩豆腐文化休闲园。许多以豆腐为生的当地人,凭借文化旅游的发展,将这道凝聚八公山天地灵气的美食,介绍给远方的来客。

民俗记

临近岁末,黄学军和他的肘阁抬阁表演队,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排演工作,确保节庆表演万无一失。肘阁抬阁是寿县一项非常流行的民俗活动。明清时期经阜阳颍河流域传入正阳关地区,原是为了祈求神灵庇护,后在流传中,融入了戏剧、杂技、歌舞等元素。被抬起的小演员面涂油粉穿着戏服扮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在行进中与下方的成人演员配合演出,根据道具及参与人数,分为抬阁、肘阁、穿衣阁。

“抬阁是两人顶或者多顶,上面小孩多些,肘阁是一人项(一个小孩),或者一人顶两个小孩、三个小孩,穿心阁就是两边两人抬中间一个小孩,从外表上看好像是一根竹竿,从心里窝穿过去一样。肘阁3米多高,抬阁4米多高,非常重,最重能达到200公斤,长时间表演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小演员在上面做倒立翻跟头还得有的踩高跷这非常惊险。”

黄学军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正阳关码头的搬运工人,码头工人们的体格强壮,身手矫健,技巧和力量并重的肘阁抬阁,是他们闲暇时最为喜欢的助兴活动之一。

“正阳关一共有八大家码头,当时所有的运输都是船,下船和上船的工具就是人,所以一到年节的时候,我们就举行活动,我小的时候就是我父亲在顶我,我在上面就扮演小演员。”

小演员被特殊的铁质道具固定住,支撑者在下方拖住后,边行进边表演,小演员的胆量体力及技巧决定着演出的成败。因自小参与肘阁抬阁表演,黄学军对小演员的表演技巧有许多心得,近年来黄学军在工作之余致力于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下一辈。

“我们都知道寿县正阳关的抬阁肘阁,是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锣鼓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5月,黄学军受寿县电视台邀请参加寿县民俗文化的座谈节目,一同参加节目的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锣鼓传承人罗西林。肘阁抬阁表演需要锣鼓配合,而寿州锣鼓兼具了北方锣鼓的高亢激昂和南方锣鼓的舒缓柔和,作为主锣的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寿县县政府计划,将两项最能代表地域特色的民俗组合起来,打造寿县的文化品牌。为了扩大肘阁抬阁和寿州锣鼓的影响力,寿县县政府在古城墙上,为黄学军、罗西林开辟了新的舞台。伴随着锣鼓声声,两支队伍的联袂演出,成为了一张新时代的文化名片,在寿县的山水间跃动。

当代记

灿烂的古代文明为寿县留下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然而这也给当代城市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不破坏地下文物埋藏,寿县在2000年左右便提出了考古先行的城市发展理念,每一个新建工程展开前,先由文物部门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待相关文物保护工作结束后方可施工建设。三年前,寿县考古中心站的蔡波涛一行,在原本是寿县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勘测到一座古墓,设计方案随之做出重大调整。

“我们在发掘的时候,他们这个项目的设计已经做好了,他们的建筑本体大楼,当时的位置正好是我们这个墓葬,压一角,后来由于我们发掘这个墓葬很重要,他们就临时改变了建筑设计,把楼往后移了。当时我们发掘现场2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就是我们探方的范围,为了留下这2000(平方米),他们牺牲了很多大车的停车位。”

随后寿县县政府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将这座汉代墓葬进行原址保护,并作为展览区,让前来寿县旅游观光的游客,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古代文明的气息。

寿县自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一直致力于地下与地上文物的联动保护,其中始建于宋代的古城墙是地上文物保护的首要重点。古城墙环绕的区域被寿县当地人称为老城区。孔庙、清真寺等重要文物建筑分布其中。自上世纪70年代起,老城区的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传统路网不堪重负,水电等市政设施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最终保护优先与考古先行一同成为寿县当代发展的重要理念。

2008年起,老城区停止了新房建设,并启动人口出城工作,学校、医院、政府企事业单位全部迁离。寿县第三中学教师王继林曾在老城区居住了近30年,2017年王继林一家搬入了护城河对岸的新区。

“我们这个城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已经搬迁到新城区了,现在搬到新城区以后,在新城区居住,离我们单位相对来讲要比过去近得很多,感觉到还是挺方便的。”

2014年3月,受寿县文物管理局委托,汤羽扬所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了安徽省寿县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工作,这让寿县“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的城市定位有了更明晰的落点,汤羽扬与她的设计团队根据寿县的山水特色,对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进行了若干板块的划分,包括寿县古城展示区、淝水湿地展示区、考古预留区等。

“在我们做遗址公园规划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把它遗址了解的部分,把它集中能够表达出来,其他部分尽量地留白,把自然的、比较好的环境,包括农耕环境、水环境,这些让它留存下去,然后为后面的考古研究留有更大的空间。通过这样一个布局,能够把我们寿县的历史的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够连接在一起。”

2017年12月8日,寿县颁布了《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条例对古城内的人口迁出、管线改造、污水处理等,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范,并设立12月8日为寿州古城保护宣传日。

“纪念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

2018年12月8日,在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推出一周年之际,寿县人民举行了万人走城墙活动,用双脚丈量古城墙上的每一段风景。

后记

腹抱千秋史,头枕淮水流,千年一叹,往事越千年。如今楚文化的琼浆玉液依然滋润着这片肥美的土地,昔日的古战场,变成了不断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主战场。进入新时代的千年楚都,积极擘画发展新蓝图,有效融入长江经济带,参天虬干上,正绽放在着一树繁花。

淝水之滨,弦歌不辍,淮上寿县,其华灼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