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电台】体内有湿、热、寒,夏天太难熬!内调外养试试它

 不见前年秋月朗 2019-06-10

夏季是一年四季当中最难养生的季节,原因和夏季邪气复杂有密切的关系。在夏季,人体要面临多方面邪气的侵袭,增加了防病养生的难度。

春天以风邪为主,秋天以燥邪为主,冬天以寒邪为主,而夏季是一个热盛于外、而阳虚于内的季节,人体体表有热,人体内脏有寒。所以夏季主要的邪气有3个。

1
暑邪

暑邪是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而低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都和气阴两虚有关系,有此类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比如低血压患者、三高症患者和老年人。

暑邪容易引发两种疾病,一个是心血管疾病,一个是皮肤疮痈。针对气短乏力、脉动无力的情况,我们可以用生脉饮来改善。取人参5克、麦冬5克、五味子5克用沸水冲泡30~60分钟,冲泡以后也可以把药材吃掉。

人参可用党参或西洋参替代,其中党参需加至10克。高血压患者慎用人参,脾胃虚寒者慎用麦冬。在中医指导下可以酌情调整比例。

夏季也是皮肤、疮痈的高发季节,虽然本身并非大病,但如果不控制,也容易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甚至损伤肾功能。针对皮肤问题可以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比如说苦瓜、苦菜、马齿苋等,但也需要时及时就医。

2
湿邪

夏季第二大邪气为湿邪,进入盛夏后,雨水逐渐增多,夏季也要预防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湿邪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损伤人的脾胃功能,导致厌食、腹胀、腹泻、身体消瘦等症。

湿邪易损伤脾胃功能,温阳可以祛湿。另外一般中药里闻起来比较香的那些,都有健脾的作用。我们可以做一个祛湿香囊,佩戴在身上既可以健脾祛湿,还可以预防蚊虫叮咬。

取肉豆蔻、砂仁各5克、佩兰10克、藿香10克、丁香5克,混合装入香囊袋子中,能健脾祛湿,同时安心凝神。

3
寒邪

夏天在空调房中工作生活,这是一种外在的寒邪;另外,很多人到了夏季喜欢贪食冷饮,这种寒邪从口而入,会增加患病的概率。

由于天热易出汗,肌表腠理都是开泄的,寒邪就很容易直接侵入人体。轻者易得阴暑症,即鼻塞、流清鼻涕等风寒感冒的症状;重者导致肢体关节的病症,如类风湿。

每天一杯姜水,能缓解抑郁、胃病、痛经、过敏性鼻炎等。姜还能够散寒,生姜偏重于发散外在的风寒;干姜既能发散外在风寒,也能祛脾胃的虚寒;炮姜只适用于人体内部虚寒。

但要注意,儿童、孕妇、长疮的人慎食生姜。晚上也不宜吃太多姜或喝姜汤。

今日小结

夏季有3道邪气增加了我们养生的难度,分别是暑邪、湿邪和寒邪,健康人群容易因此出现许多不适,而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加难熬。一定要注意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