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娜丽莎”国际艺术邀请展

 泊木沐 2019-06-10

04

《蒙娜丽莎》-衍生创作

  • 1919年,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20世纪的艺术家马歇尔·杜尚开启了带胡须《蒙娜丽莎》肖像的无限重复创作。并且,这一改造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杜尚也成了“恶搞”《蒙娜丽莎》的“始作俑者”。

  • 1965年,马歇尔·杜尚在作品《拉西》中去掉了蒙娜丽莎的小胡子,以这种方式宣称“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和杜尚跨越文艺复兴和20世纪两个时期,在新艺术史中共同创作的作品。

  • 1954年,美国肖像摄影师菲利普·哈尔斯曼将达利双目瞪圆、胡子翘起的怪异面孔挪用到了蒙娜丽莎的脸上,并在她青筋凸起的手中塞满钱币,用以讽刺达利晚年欺骗式的赚钱方式。

  • 20世纪50年代,电影《蒙娜丽莎》出品,荣获195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1965年,巴黎举行“《蒙娜丽莎》艺术节”,29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带着标新立异的《蒙娜丽莎》齐聚于此。

  • 1969年,马里发行了《蒙娜丽莎》邮票,邮票的整体图案即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

  • 1972年,弗兰克·福斯创作《蒙娜丽莎的可视基因》作品,该作品是一种原生、创新和超前的视觉效果。

  • 2009年,法籍华人画家严培明在卢浮宫展出巨幅油画《蒙娜丽莎的葬礼》,画面中的蒙娜丽莎眼里含着泪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