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朝的诸侯国的国是什么概念?为何诸侯国军队可以随意在他国通行

 炫叶楓雪 2019-06-10

导读:周朝周武王自从击败纣王之后,就开始了对天下的统治,并且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分封制的统治模式之下,周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号称周朝有八百诸侯。那么历史上这么多的诸侯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真的是一个国家的概念吗?如果真的是一个国家的概念,但是历史上确发生过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可以随意在别国通行,毫无国防的概念。比如秦国干郑国,那是穿越了好几个国啊,难道被穿越的诸侯国都毫无反应,任由秦国随意通行?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一、诸侯国是一种什么概念?

诸侯国,其实和现在的国家概念完全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诸侯国其实是,周天子对王室宗亲或者是对功臣封地的一种称呼,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时候的诸侯国,其实更像是欧洲的领主的意思。诸侯国在原则性问题上还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或者政策的。

现代意义上“领土”和“主权”的概念。最早是在1648年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里才有体现。这个之前,其实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主权”的意识,也没有明确的“领土”意识,基本上都是一个的“疆域”的概念。“疆域”实际上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它基本上表示的是一个势力能控制到的大概范围,基本没有明确的界线,更没有现代社会中的明确的边界意识。“疆域”的模糊导致了相互之间有可能有重叠。所以在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人民往来频繁。比如孔子可以周游列国,苏秦张仪可以合纵连横在各国之间进行随意来往。但是到了春秋战国的后期,其实还是出现的国境的概念的。

西周分封示意图

二、诸侯国的统治形式与形态

我们现代人都喜欢用现代的思维方式给用来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分布情况的地图里给各国之间画上边界,然后再填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其实这是一种现代人的手法,目的是更好的更直观进行学习和分类等等,但是其实这种办法恰恰是造成我们脑海里诸侯国之间有明确边界的原因。作者认为,其实那时候的诸侯的是明确的边界的,这是他们的统治形式的必然结果。周朝时期的诸侯国的统治形式其实是以城池为核心加上城池周边可控的小片据点来划定势力范围的统治形式,这种势力范围彼此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其实在城池和可控据点之外还有大量不能被有效控制的荒郊野外。他们的统治的势力范围,如果在上帝视角来看,其实很像一种星际图的样子,以一个有效的主要城池为依托,对外不断发展可控据点,然后可控据点又可以控制据点周边一些土地。基本就如下图的形态。

诸侯国存在的大致形态。大圈是国的本体,辐射出去的卫星点是其控制的郊野聚集区。

诸侯国点位图

正是因为诸侯国是这样的辐射型的统治形式,所以诸侯国和诸侯国势力范围之间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空白地带,这些空白地带很多都是政治势力无法的控制的。

三、边界的概念何时如何出现的?

国境的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有了,但是一直以来国境实际范围都比较的模糊。在西周时期和春秋早期,说诸侯国要去攻打另一个诸侯国,军队已经逼近国家的国境,其实是要军队逼近这个的国城实际可以控制的国郊才能说逼近国家的国境。然而伴随着春秋中后时期各个诸侯国实力的上升,各国纷纷大量筑城,像鲁国就筑城十几座,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就有了控制更远的能力,也有了正儿八经的依托城池可以戍边的能力,这样也就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国防线。当出现了国防线的概念之后,国境线的概念也就慢慢形成,有了国境线自然就会有明确势力范围的领地概念。有了明确的势力范围领地概念,在各个势力范围之间自然就慢慢的出现了各种关隘、要塞等等。有了国境线的概念之后,各国自然会在关键的国境线点位上修建一些强力的关隘,比如楚国在频临汉水的楚北边塞崇山峻岭上修筑的具有军事城池防御功能的楚方城,又比如齐长城等等。边界概念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从春秋中后期开始,直到战国时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边界。同时诸侯国之中国的概念也逐渐拓展和变化,变成了一种对于大片疆域有控制权和统治权的政治体。

战国时代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形态变化,出现了诸如国境线的概念,成为领土国家。

四、为何诸侯国军队可以随意在他国通行

其实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很简单得出结论了。西周春秋的诸侯国基本是呈现的是多个据点的统治形态。一直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明确的边界线。那么为很么诸侯国能够随意在其他国家穿行呢?其实说起来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在还没有真正形成边界的历史时期,诸侯军队随意穿越的地区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国境。如果你要问周天子都在城墙上看着秦国军队国境,还不叫严格意义上的国境?那么只能说秦国在当时太强大了。我大秦国是无视这些小国的想法的,我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

秦国伐郑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