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字”也是如此,有些文字缺一半还是字,却是另一番含义,这节课我们将用残缺法来猜谜。先看几个例子。 例1:身残心不残(字一) 谜底:息 残,就是缺,不完整的意思,意味着去掉一部分。“身残”,别解为“身”字去掉一些部件。究竟去掉哪些?这要看接下去怎么说。 “心不残”,也就是“心”字要保留完整。 这时我们会发现,如果“身”字残了以后剩下的部分是“自”字,就可以和“心”字组成“息”字,所以谜底是“息”字。 例2:断桥残雪入眼来(字一) 谜底:霜 “断桥”,别解为把“桥”断开, “桥”字会不完整。“残雪”,就是“雪”字不完整,要去掉一部分。“眼”就是“目”。 谜面告诉我们,“桥”、“雪”两个字都要去掉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要跟“目”字组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从“桥”、“雪”两个字中取出“木”和“雨”,与“目”字组合成“霜”字。谜底就是“霜”。 例3:残花犹有香飘来(字一) 谜底:稽 “残花”,别解为从“花”字中去掉一些部件,剩下( )。“犹有”,别解为“犹”字也有部件要留下来,我们留的是( )。“香飘来” 是说“香”字也加了进来。 前面取出来的两个部分,加上“香”字,怎么变出“稽”字来呢?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 以上例子所运用的猜字方法叫做残缺法。它是通过对谜面中的某些字进行分解、剪裁,去掉一部分,对保留下来的那些部件进行重新组合,得出谜底。去掉哪些部分,留下来哪些部分,要根据需要而定,主要看留下哪些部分能组合成新字。 去掉的部件有多有少,可以去掉字的一半,可以剪掉一角,也可以去掉一些笔画,要灵活运用。这类灯谜的谜面中一般都有残、缺、破、损、断、疏等提示字,猜谜时要留意这些字。还有一点要注意,残缺法往往和加减法、方位法连用,猜射时不能只考虑一种方法。 还有一法来自于远古的时空,我们早就在课本上了解到象形文字,都是用符号甚至图形来表达文字含义,我们接下来就是要用到古人的手法——象形法。我们知道,很多汉字、符号的形状跟我们平时见到的事物形状很相似,比如“厶”的形状像个鼻子,“口”字像小窗,“丰”字像远树。象形体的灯谜就是利用这个特点,以事物形象作谜面,引导我们根据形象去猜出汉字或者符号。
l 汉字的象形 l 字母的象形 l 阿拉伯数字的象形 例1:平地盖起三层楼(字一) 谜底:且 “平地”猜笔画“一”,因为“一”的形状就像一片平地。“且”字的形状看上去就好像在平地上盖起三层楼。所以,谜底是“且”字。 例2:小窗衔远山,新月挂天际 (字一) 谜底:唉 “口”字的形状像“小窗”。 “厶”的形状像“远山”。 “丿” 的形状像“新月”。“天际”就是天边,“天”字的边上。 “新月”(丿)挂在“天”的上边,就是“矢”字,再加上“小窗”( 口)、“远山”( 厶),组合成“唉”字。所以谜底是“唉”。 (口+厶+丿+天=唉) 例3:远树两行山倒影,扁舟一叶水平流 (字一) 谜底:慧 “丰”的形状像“远树”,“远树两行”看作两个“丰”字。“山倒影”用辗转法,把“山”字往左边放倒,变成“彐”。这样,谜面的第一句就可以猜出个“彗”字。 “乚”的形状像“扁舟”,“一叶扁舟” 就是只有一个“乚”。“水平流”,就是把汉字部首三点水(氵)平放船里船外。这样,谜面的第二句就可以猜出个“心”字。 彗+心=慧 从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汉字的某些笔画和字形常常跟一些事物的形象相似。象形体的灯谜,常常用一些事物的形象来比喻笔画、字形。用象形法猜字,实际上是由事物形象联想到对应的笔画或汉字,从而猜出谜底。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从“画眉”联想到“八”字,从“雁阵”联想到“人”字,从“水鸭”联想到“乙”字…… 另外,象形法还可以与残缺法合起来用,比如下面一个例子。 例4:画眉深浅巧费工(字一) 谜底:兮 谜面前半截扣“八”。“八”的形状像两道眉,“深浅”别解为一边长一边短,把“八”的形状形容得惟妙惟肖。 “费”字别解为“废”,去掉的意思。“巧费(废)工”,就是“巧”字去掉“工”,剩下“丂”。 前半句用象形法,扣“八”;后半句用残缺法,扣“丂”。前后合起来就是谜底“兮”。 以上是本期开课啦的内容!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