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 | 术】理气活血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临床经验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6-10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病,以盆腔静脉曲张瘀血为病理基础,尤见于已婚妇女,常引起患者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痛经、易疲劳等症状。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情志因素等是其主要病因,盆腔静脉数量多,管壁薄,缺乏由筋膜组成的外鞘,故弹性差,易扩张,且缺乏静脉瓣,可导致静脉血流瘀滞。盆腔各脏器之间静脉丛彼此相通,任何一个循环障碍均能影响盆腔静脉,导致瘀血的形成。

在中医学理论中没有盆腔静脉瘀血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妇人腹痛的范畴,肾虚、或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行不畅,形成肾虚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等证,“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是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

王东梅,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拥有数十年临床经验,常以理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瘀血综合征,药用经验方通任种子汤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方水煎灌肠、中药封包外敷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同时予雷火灸、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辅助治疗,屡有验效。

现将王东梅教授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

遣方用药

王教授认为,对于该类病症的诊治,应当审因辨证,选方用药。气滞血瘀者多表现为小腹胀痛、刺痛,舌黯,脉沉涩,有情绪波动史;治疗上当着眼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口服中药经验方通任种子汤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中丹参、赤芍活血化瘀,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止痛,当归、川芎、红花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止痛,香附、延胡索理气行滞,连翘、路路通清热解毒、散结通络,盐小茴香温阳理气止痛,皂角刺消肿托毒,白芍、柴胡柔肝止痛,甘草合白芍缓急止痛,且可调和诸药。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浆纤维蛋白溶血酶活性及血浆胶原酶活性,有助于促进瘀血块的消退。

中药灌肠方中丹参、桃仁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活血止痛,醋莪术理气活血止痛,皂角刺通络,透骨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败酱草清热止痛,防瘀久化热,大血藤活血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采用直肠给药吸收快,局部作用促进盆腔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静脉瘀血消退。

雷火灸通经活络止痛,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强效抑制和灭杀绝大多数厌氧菌、预防感染;丹红注射液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舒张血管。

验案举隅

田某,女,39岁,已婚,因“小腹胀痛3+月”入住我院治疗。G2P2L2(2002年顺产一女,2009年剖宫产一子),工具避孕。患者既往月经规律,量稍少。无急性盆腔炎病史。2016年9月情绪波动后出现小腹胀痛,腰部胀痛,经行小腹胀痛加剧,偶伴刺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就诊于当地医院,妇科彩超示:盆腔积液2.6cm×0.6cm,右侧附件区囊性回声2.1cm×1.5cm,宫体两侧血管迂曲扩张,较宽处内径约0.6cm,考虑盆腔静脉瘀血。于当地服中药半月后未见明显缓解。LMP:2016-11-28,量少,经行小腹胀痛,6天净。

2016-12-15初次就诊于我院,入院症见:小腹胀痛,腰部胀痛,喜温,双下肢酸痛,无腹坠,无肛门坠胀,无发热,纳眠可,二便调。舌黯,苔薄白,脉沉涩。专科检查:外阴:未见明显异常;阴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宫体:后位,饱满,活动差,无压痛;附件:右侧厚,有压痛,左侧未探及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妇人腹痛(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疗上予中药通任种子汤加减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方水煎灌肠、中药封包外敷,加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中药通任种子汤:醋香附12克、连翘15克、柴胡12克、红花9克、炙甘草6克、路路通9克、醋延胡索12克、盐小茴香6克、炒桃仁9克、醋三棱9克、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白芍9克、丹参30克、皂角刺9克、醋莪术9克,水煎服,每天1剂。

中药封包:取上药药渣,装于棉布袋中,锅上蒸30min,每晚睡前热敷小腹部。

中药灌肠方:大血藤30克、丹参30克、炒桃仁9克、醋莪术9克、透骨草9克、川芎9克、北败酱草30克、皂角刺15克、炙甘草9克,睡前水煎灌肠,每天1剂。

雷火灸:取穴关元、神阙,每次30min左右。

同时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34,100mL,奥硝唑0.5g与氯化钠0.9g)、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10mL/支)等辅助治疗。

复查妇科彩超示:子宫后位,大小8.9cm×6.1cm×4.4cm,内膜居中,厚约1.1cm,盆腔积液3.9cm×0.9cm,盆腔静脉及双附件均未见明显异常;小腹胀痛及腰部胀痛明显减轻,无腹坠,无肛门坠胀,无发热,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沉弦。继续治疗1周,复查妇科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腹痛及腰痛症状基本消失。

本文摘自孟迎迎、王东梅《理气活血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临床经验》,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