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摄影笔记并学习一年多,一直没有有目的的来一场真正的拍摄,完全没有实战经验。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遂利用端午假期去森林公园采风实践一回。早晨的公园太阳初起,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自然成了我这次的拍摄对象。 取景:公园南北横跨的木桥是两边市民入园的主要通道,经过此处走廊发觉光影斑驳,故依据笔记经常提及的取景需有着眼点,所以等待人的出现,从廊桥的后面就看到此人的衣着与光影相同决定等他入境。 曝光:走廊光线暗,白加黑减 虚实:由于紧张,对焦快门都来不及调就咔嚓了快门,人拍虚了。但我觉得刚好能体现锻炼的氛围,弄巧成茁了。 构图:三方法构图 这张算人文片应该不存在肖像权吧。希望能得到校长的点评。 这张照片在我看来,拍摄的可以用两字来形容“不够”。 首先呢,这个建筑我觉得是不错的,但是你的拍摄角度没有把这个建筑的结构很好的表现出来。同时,光影效果也并不突出。这是你做的第一个不够的地方。 等待一个人人出现了,他在锻炼身体,但是这张照片中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突出程度,以及它的动作,我觉得也都不够。 然后你说了这张照片中人物有一点虚拟的快门速度不够,这一点是你在这个位置拍摄时就应该想到的,你不需要等到这个人的时候,你再调相机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个东西,所以前期准备也不够。 3分。 普吉岛日落 第一天去就碰上这么美的日落也是很幸运了,光线暗拍不清脸只好拍剪影,意料之外的美 场景选择非常好,画面主题也是非常好。要着重表扬一下画面中的姑娘,姿势非常的投入,表现力很强。反观画面中的爷们儿动作太呆滞了,这是一个败笔。 拍摄角度,我认为在低一点,可能会更好一些。这样会更好地表现出天空的辽阔感,对于突出这种爱情主题,我觉得会有更好的帮助。 曝光方面,你加了1/3档曝光,其实我觉得就正常曝光就行。人物既然是剪影,咱们就黑一点。 构图方面,两个人物作为一个整体,一定是左右居中比较好看,我不知道为什么你非要偏一点,后期裁切一下很好就补救过来了。 整体扩大一点取景范围,人物再往下安排一点,就像我说取景的角度,如果低一点的话更好。 6分。 取景:竹林小溪处,有水面、青石、大片竹林,光线从竹叶中透过,画面很有层次感。让模特坐在青石上,用水面倒影做前景,给人宁静美丽的感觉。 曝光:因为大片的绿植,所以减曝光补偿。 虚实:突出模特,虚化背景 构图:把人物放在下三分之一线处,竖幅构图排除两边杂物和非竹绿植,同时利用层次增加纵深感。 后期:统一色调,压暗环境,突出人物。 作者的照片描述写的很详细,仿佛点评过一样,他把自己的思路写都很好,我觉着如果想学一下这张照片怎么拍,看一看他写的描述就足够了。 这张照片是开门见山的好片子,我给两点建议。 第一点就是光线穿过竹林,如果能把光线用后期做的更明显一点,那么这张照片会显得更加的震撼。 第二点,我觉着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大家看到这张照片也可以留言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就是这个倒影,要不要把人放全? 我觉得倒影不需要放全就可以,现在这种倒影全部都出现了然后这个人物的这个帽子正好是压在这个照片的底下,总感觉有点小别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