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落户于大山丘上方的穴位-上巨虚

 邹沁洋 2019-06-10

大家好,【平家人】公众号昨天我们讲了足阳明胃经-阑尾穴,点击可阅读!你们都记住了吗?我们是连载的形式,按照经络把所有穴位串起来讲完,帮助大家解决记忆穴位难的问题,熟悉了穴位之后,针灸艾灸如何取穴,今天给大家分享足阳明胃经-上巨虚穴

上巨虚在哪儿呢?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何为上巨穴呢?

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这个穴位名挺不好记滴,想了大半天,有点思路,“虚,本义大丘也,,大则空旷,一定不能理解成空虚,这是后来的引申之义。我们联想胫、腓骨之间,就是一条巨大蜿蜒的山丘,就像古代的虚字写法,弯弯曲曲,见下图,而此穴位就在山丘的上方。

上巨虚可以治疗什么病症呢?

1.上巨虚为大肠之合穴,四肢关节气血濡养所经之处,邪气不得留止。如淤滞不通生病时,刺之可治。有调理肠道、疏络利湿之功。故上巨虚主要用于胃肠病的治疗,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主穴。局部也可用于偏瘫及下肢病证。

2.我们看这些文字很难想象可以治疗肠道,下肢的病症,太复杂繁琐了,我们讲个全息理论,我们端下来的时候,此穴位是不是在下焦肠胃区,这样联想起来,是不是治疗肠胃相关的病症,虚字弯弯曲曲,也像肠的意识形态,另外,偏瘫下肢,就比较简单了,因为,此穴位于下肢,属于近端取穴。

【主要病症归纳】

1.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痢疾、便秘、肠痈、中风瘫痪、脚气,下肢痿痹。

2.上巨虚主治肠、胃及下肢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脐腹疼痛、饮食不化、胸胁支满、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等。

3.现代又多用上巨虚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

4.上巨虚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酸痛,下肢痿痹;以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5.上巨虚主治肠痈,肠中切痛,肠鸣,腹胀,泄泻,便秘,痢疾,挟脐腹痛;胃脘痛,食欲不振;中风偏瘫,下肢水肿,痿痹,脚气。

6.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痢疾,疝气,便秘,消化不良;

7.运动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麻痹或痉挛,膝关节肿痛。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

直刺1~1.5寸。

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针尖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行至足;针尖略向上斜刺,其针感沿本经循膝股至腹部。

取上巨虚穴须足跟稍扬,足翘则本穴弛张,乃可进针。凡取腧穴,均须先使孔窍开,乃刺之。

1.直刺0.5~1.2寸,局部酸胀;

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膝股走至腹部。少数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

3.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走至足跗、足趾部;

4.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

5.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注意:上巨虚穴不能针刺过深,以免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特效按摩】

按揉上巨虚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阑尾炎、肠胃炎、腹泻等。用艾灸法效果最好,将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2~3厘米,灸5~1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