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淫与四季常见时令病的防治

 nusa_li 2019-06-10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气,如果过分了,就叫“六淫”,可能会产生疾病。

六淫是有季节性的,具体表现在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有的时令病,理清他们的发病来源和病证特点,就会对一年四季的各种疾病有宏观的认识,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习五行的时候,我们列过一张表,其中有五行、四季、六淫的对应关系:

每个季节都对应六淫中的一个。这个邪气可能会发病,也可能潜伏下来不马上发病,等到下一个季节,再乘机出来为非作歹。

所以,就致病因素而言:

春季是风邪,还有伏寒;

夏季是暑邪,还有伏风;

秋季是燥邪,还有伏暑;

冬季是寒邪为主,还有伏湿。

《黄帝内经》说: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春伤于风

风寒感冒

春季属木,风气旺。所以,立春后,虽然天气还很冷,我们已经能从风里感受到春的生生之气了。

随着天气的回暖,风生万物,各种发芽开花,其中都有风气的驱使。

人在春天的和风中,也会身心愉悦,有种冲动,想运动、想舒展、想歌唱,甚至渴望艺术,渴望爱情。

但话又说回来,你要是哪天在外面吹风吹得太多了,回家可能就会头疼,这就是受了风。所以,春天伤风感冒非常多

早春的风中夹着寒气,此时多风寒感冒,症状是头痛、怕冷、怕风,流清鼻涕,不出汗或汗少

遇到这种问题,千万别扛着。

赶紧去厨房,找点小葱、豆豉,还可以加点生姜和大枣,熬一碗,喝了,睡一觉,汗一出,就好了。这就是著名的葱豉汤,治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晚春的风里夹杂着热气,风热感冒就会多一些。

症状是汗多、发热,咽喉疼痛, 这时候就要用银翘解毒丸。

如果口干,那就是冬季的伏寒在发作了,虽是伏寒,但潜伏久了就会化热,治疗上仍然用银翘解毒丸。

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很多人会犯困,没有精神。有人把这种现象叫“春困”。这是因为春季的生发消耗过多肾水,现在出现肾阴不足了,可以用点生脉饮;如果舌苔不厚不黄,食欲好,还可以用点六味地黄丸。

如何预防这些常见病呢?

首先,不要冒”虚邪贼风“。

春天应该起的是东风,如果起西风或北风,其中必然夹杂寒气,这时候就要少出门,或者出门要多穿点儿,再戴个帽子。

如果起南风,其中必有温热之气,也要注意。

此外,春季还是要注意休息的,当你产生春困现象的时候,其实也是人体在提示我们休息,那就别强打精神了。

如果不注意这些,伤风了,而且伤风后又没能正确合理地治疗,往往会落下一些老毛病,比如过敏性鼻炎,以及其他过敏症状。

过敏就是“过于敏感”,本来人体是不会这么敏感的,只是因为被外邪(尤其是风邪)干扰,加上正气弱了,人才这么过于敏感。

夏伤于暑

刚入夏的时候,天气并不是很热,而是很舒服的感觉。

这时,草木丰茂,人体也跟着很健旺,一般不容易生病。

但随着夏至的到来,天气很热了,热里还夹着湿,我们就进入了一年当中最难熬的季节:暑季。

暑邪伤津

▼ 

暑邪首先是大热,它会让人体在其中无所适从。

就体表而言,暑首先是让人出汗,借此散热,但汗出多了就会伤津液,让人口渴。怎么办呢?

可以喝点酸梅汤。酸梅汤中的乌梅、山楂是很酸的,能收敛汗水,还能止渴生津,消积化食,这是过去体力劳动者经常用的。

但在有钱的人家,就用生脉饮了:西洋参、麦冬、五味子,能益气生津,五味子也有酸收的作用。

我们现在,如果是在外面从事体力劳动,每天吃得又多,出汗也多,就可以用酸梅汤;

如果平时动得少,脑力劳动为主,天气一热就汗多,脑子晕乎乎的,还是喝点生脉饮为好。

暑邪阻滞气机

就体内而言,暑邪会阻滞人体的气机,轻则使人困倦乏力,重则使人腹痛。那么,就要开窍了。

幽香可以开窍,夏季闻闻花香,尤其是在荷塘边闻闻荷花荷叶的清香,对健康是非常好的。这就可以解暑了。中医还是提倡生活要多一些花前月下的。

如果重了,有症状了,可以用荷叶煮水喝,也能幽香开窍解暑。如果更重,就要加六一散(滑石、甘草案6:1的比例配成)。以前有位患者,夏季腹痛,听说藿香正气水可以解暑,就喝了很多,结果越喝越痛。我让他用荷叶一片熬水喝,喝下去,拉出许多恶臭的大便,肚子就不痛。

藿香正气水也是夏天常用的解暑药,为什么在这里没有效果呢?

因为这就是一个暑邪阻滞气机,还没有发展到湿热的地步。只有当暑邪时间较久,人在阴寒的屋子里乘凉,又吃一些生冷瓜果之后,毛孔不开,体内积湿,食欲不佳,浑身不适,才能用藿香正气水。

春伤于风,夏生飧泻

夏天,人会比较容易拉肚子。这是因为阳气在表,腹中虚寒,因此一旦吃坏了东西,就可能拉。一般来说,拉完没事,也就没事了,但也有特殊情况:

如果是先痛后泻,拉完就不痛,每次都是痛一阵就泻一阵,那就叫飧泻,是春天的伏风导致的。

遇到这种状况,有一个方子非常好用,刘草窗的痛泻要方,四味药:白术、白芍、防风、陈皮。我们在:一入夏,就开始拉肚子?一文中有详细讲过。

霍乱


如果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那就要非常小心了,这叫霍乱

往往是因为受暑或者暑天吃了变质的东西,导致脾胃霍然混乱,脾不能升清则泻,胃不能降浊则吐

这是很危险的,必须及时求医。

秋伤于燥

秋季,很多地方会有秋老虎,暑季的气候特点还会延续,那么依然按暑证治疗。

但秋凉了以后,就是秋高气爽了,人在这种环境中非常舒服,一般不会有什么疾病,即便是暑季潜伏下来的一些轻微的湿热,也会随着秋天的凉爽而散去。

但人有时候会因为过于贪凉而感冒。出现鼻塞,流清涕、咳嗽之类的症状,同时鼻子里比较干,身上的皮肤也容易干。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这时候,如果觉得是受寒,而用麻黄汤,病人喝了会出汗,但会很不舒服;如果见有热象而用银翘散之类的药,会越吃痰越多。这就要用苦温平燥法,或用杏苏散,药房有个中成药很好用,叫通宣理肺丸。

当然,如果没有表证,只是一味干燥,那就要用养阴润燥了。

秋天以燥气为主,如果秋天不燥反湿,那么,人也会不舒服:

  • 要么受湿,出现各种湿象。

  • 要么湿邪潜伏,影响肺,造成津液输布不利,到了冬天,就会出现咳嗽,尤其是咳出浓痰,这其实是秋季的湿潜伏下来的。能通过咳嗽排出来,也是好事。 

冬伤于寒

冬季常见病就是受寒了。

受寒的特征就是恶寒、无汗,也就是怕冷,身上一点汗都法没有,而且发热

如果是受了一些小寒,不太严重,依然可以用通宣理肺丸,如果用了通宣理肺丸依然怕冷,症状没有改善,那就要看医生去了。

如果冬天不冷,反而暖,还会出现冬温。热象特别重,比如,发热,咽痛,心烦、口渴,有的甚至有传染性。治疗上依然用银翘解毒丸。

土寄旺于四季之末

湿邪,我们上次讲过了。(参考文章:湿邪,怎么就怎么难对付?

湿邪属土,土寄旺于四季之末,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属土。

这意味着,湿邪一年四季都有。还有的病,最容易出现在换季的时候,也跟痰湿或脾虚有关。

六淫皆能从火化

火邪更是常见,也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六淫皆能从火化。风、寒、暑、湿、燥,在人体待久了,都可能化成火。治疗火,不能一味去清火,还要看这火是如何来的,有的或可以清,有的火不能清,而要透散。

如果一味用寒凉药去清火,那么,寒凉药阻滞了气机,反而把火给闭在体内出不来了,结果只能是,清火药越用越多,火却越来越大,甚至发展成其他恶疾。

所以,我们平时不要一见上火就胡乱吃清火药、消炎药。

百病皆起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太过,导致的任何疾病,只要治疗及时,就不可能酿成大病。

如果拖延、误治,就可能发展为大病,甚至可以说,任何大病都是这么来的。

因此最见医家功夫的,是治六淫病、治四季常见时令病。这类病治得好,不仅可以防大病于未然;遇到大病还可以追溯其来龙去脉,从而根治。

所以这里要推荐两本书,一本《时病论》,专门讲一年四季的时令病需要如何治疗,这是清朝医家雷丰所著。

还有一本《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是民国时期著名中医何廉臣向当时全国名医征稿,编写而成的。

主要部分就是六淫的治法,分成风淫病案、寒淫病案、暑淫病案、湿淫病案、燥淫病案、火淫病案,许多惊心动魄的大病,都是从六淫的角度抽丝剥茧,辨证论治的;后一部分是传染病案,就更惊心动魄了。

如果想对六淫有深入了解,读这两本书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