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品鉴丨荣斋绘事:谁使“流水”更经典?

 私享艺术 2019-06-10

刘锡荣作品

张孔山,一个青城山的道士,其人心致高远,气象宏阔,常有惊人语之琴人也。就他,将淙淙溪水,“滚拂”成涛涛洪流,连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做的竟是一件惊动太空的大事情。

当然,这是一百六十年以后的事情了……青城天下幽,山,高峻雄浑;水,清流甘冽。张孔山每日:对青峰烟树修道,临清溪飞泉鼓琴。自然最喜“流水”琴曲了。他每每临流鼓琴,心寄高远,淙淙切切,神思便随波逐流,入嘉陵,进长江,直奔大海而去了……。

而“流水”之曲,就显得清冽平淡有余,少了“上善”雄浑之势,更缺奔涌澎湃,远远不能抒发自家的激情浪漫……

便很纠结,终日抱琴,或抚于山溪岸上,或倚于古松虬下,或坐于翠竹丛前,或卧遊于山水天籁之间……终于……余绘此图,既为永纪孔山贡献,更为我们民族有如此的经典所自豪。遂跋词曰:《浣溪沙孔山滚拂流水音》三山踊跃聚青城。烟水日月涧幽深。枯桐枕雷水龙吟。道陵祖师门下士,黄庭道义上善心。孔山滚拂巨知音。附:《考证“流水”之“滚拂”高潮》古代,有琴曲《流水》。

为战汉之间俞伯牙所传,时曲号为“高山流水”,听之有共鸣者为钟子期。后,子期亡故,伯牙遂毁琴不鼓。后世称二君之所为即是“知音”也。

“知音”一词,最早出于《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列子·汤问》记载“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再有《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南朝刘勰著作《文心雕龙》亦记,后杜甫等唐宋人诗文中屡有歌咏,历代传颂……明朝有位皇亲朱权,爱抚琴,也写了《神奇秘谱》说“高山、流水”原本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到了唐代,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到了宋代,“高山”分为四段。“流水”分为八段”。清朝,咸丰至光绪年间,道士张孔山在“流水”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流水”遂成为九段。且创“七十二滚拂”之手法,模拟水流之声,形象描绘汪洋浩瀚、急湍奔流水之气势,成为全曲最为精彩的高潮部分。张孔山又写《天闻阁琴谱》,描述其曲:一段为起水流之势,暗示全曲主调。

二、三段用泛音写出小溪、瀑布、流泉。四、五段表现万泉汇入洪流汹涌之势。六段,水流汇入浩瀚汪洋,奔腾的气势。

七、八段为高潮余波,缓急放收归平复。九段以杳渺徐逝的气象终曲。“流水”终于成为:人与自然之和谐,天地人三才浑然一体之气象。且情景相融、气象高远,成为全人类文明之经典乐曲。使得美国的太空飞船也携了“流水”,到浩渺的宇宙里去寻找人类知音去了……。

己亥春夜荣斋主人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