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气传流行性病害霜霉病极易发生,请农户提前预防,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甜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霜霉病发生面积和受害面积也逐年增加,无论是露地还是保护地栽培的甜瓜,常因此病损失惨重。 霜霉病是甜瓜和黄瓜等葫芦科作物上广泛发生的一种世界性真菌性病害。该病发病快、危害大、防治难,与降雨和湿度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在高湿的条件下,一旦发生流行迅速,如果防治不及时或者栽培品种缺乏霜霉病抗性将造成发病叶片迅速枯焦,俗称“跑马干”,最终导致果实不能成熟,对甜瓜的产量、果实含糖量和商品率都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1 发病症状 霜霉病在甜瓜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而成角斑,因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田间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产生稀疏的褐色至灰褐色霉层,病势进展快时,病斑相互融合而使整片叶变黄枯焦,病叶干枯时易破裂,导致果实不能成熟。 图1 甜瓜霜霉病 图2 叶片正面出现黄叶小斑点 图3 叶片背面产生褐色至灰褐色霉层 图3 病斑扩大成角斑状 2 病原菌 霜霉病的致病菌是古巴假霜霉菌 (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菌目假霜霉属,是一种专性寄生菌,菌丝体无隔膜、无色,以卵形或指状分枝的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无性繁殖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 2、甜瓜霜霉病为何如此“流行” 1 抗病品种 优质、综合抗病性强的甜瓜品种较少。 2 初侵染源 病原菌主要在冬季温室内越冬,可常年发生。 3 环境条件 设施栽培的特点非常符合霜霉病的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和通风透气性差。温度20-26℃,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病菌生长;气温15-20℃,相对湿度83%以上即大量产孢,湿度越高产孢越多。 4 传播方式 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也可借水流、农事操作传播,发展迅速,易于流行,一旦发生,便很难控制。 5 抗药性 对甜瓜霜霉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霜霉病菌抗药性的增加,化学药剂也失去它的有效性。 3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甜瓜霜霉病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发展迅速,易于流行,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田间监测。 1 加强田间管理 ①开花结果期,要合理留瓜,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②采用高垄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或暗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③霜霉病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所以要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弱病残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④有条件的地方,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2 药剂防治 除了要加强管理外,还要提前施药预防,发现中心病株可用40%烯酰·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根据病害发生程度和趋势调整用药剂量和次数,且药剂要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注意:甜瓜对化学农药相对比较敏感, 不同甜瓜品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或是栽培管理中很多农药都容易引起药害,所以在采用药剂防治前,先小面积施用确定无药害后,再大面积施用。 姓 名:张思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项目支持: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1300)提供技术支持 本期编辑:菜团 “2019中国蔬菜土传病虫害与连作障碍治理交流大会” 为进一步解决蔬菜土传连作障碍等相关问题,6月26-28日蔬菜卫士特举办“2019中国蔬菜土传病虫害与连作障碍治理交流大会”,由经验丰富的实战专家、企业家为大家解析恶性土传病虫害发生与防控、连作障碍绿色防控等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土壤消毒剂、微生物菌剂、调理剂等新产品新技术。 地点:山东潍坊(具体地点详见第二轮通知) 主办单位:《蔬菜卫士》微信媒体平台 承办单位:北京蔬菜卫士科技有限公司 三、会议内容(暂定) 1、蔬菜土传病害主要类型与综合防控技术分享 2、蔬菜土壤连作障碍、次生盐渍化表现与实用改良方案 3、我国蔬菜根结线虫危害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方案 4、蔬菜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5、新型防病器械及田间应用示范 6、环境友好型土壤消毒技术及产品应用 7、土壤消毒与治理服务经验交流 8、土壤绿色修复技术应用 9、微生物菌剂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10、灌溉施肥技术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11、有机肥的选择与应用 12、新型土传病虫害绿色防控药剂推介 13、微生物闷棚剂产品介绍 14、微生物菌剂产品介绍 |
|
来自: 百利园 > 《甜瓜种植与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