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月份蔬菜果树防治病虫害指南

 摘文缘 2019-05-03

进入5月,各类蔬菜生长逐渐旺盛, 如棚栽的番茄、茄子、黄瓜进入开花、结果盛季;露地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进入生长旺盛期;果树也开始进入幼果期,大多都进入了重要管理时期。

五月份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温湿度较大,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要着重预防以下几种病虫害,加强管理,提前预防!

蔬菜类

1、霜霉病: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甘蓝、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

霜霉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叶片经常会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扩大成多角形病斑,叶片背部在湿度较大时会出现霉层,不同作物,霉层颜色略有不同,如瓜类叶片背面长出黑色霉层,而叶菜类蔬菜往往叶片背部会出现白色霉层。

黄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药剂防治:烯酰吗啉、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等。

2、病毒病:主要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字花科类蔬菜,有着不同的表现症状。叶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翠绿现象,叶片皱缩,黄绿相间,病情严重的叶片皱起,生长缓慢;叶片局部细胞变形,卷曲、厥叶、黄化等现象;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导致细胞或组织死亡,变成枯黄至褐色,有时出现凹陷。在叶片上常呈现坏死斑,坏死环和脉坏死。

药剂防治:病毒病由蚜虫、粉虱传播,防病毒时可再喷一些杀虫剂。可选盐酸吗啉胍、烯·羟·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吡虫啉、噻虫胺、啶虫脒等。

辣椒病毒病

3、早疫病:尤其注意番茄早疫病。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能侵害叶、茎和果实。叶片初期呈深褐色或黑色圆形小斑点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有时几个病斑可连成一个大斑,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状物;茎杆感病多数在分杈处,灰褐色椭圆形病斑,稍凹陷,也有同心轮纹,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断枝;果实发病后,病斑多发生在花萼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黑褐色稍凹陷,有同心轮纹,后期病部变硬,长有黑色霉层,病果常提早脱落。

药剂防治:嘧菌酯、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番茄早疫病

4、菜青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 字花科蔬菜,尤其喜食甘蓝和花椰菜。以1~2龄幼虫为害,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3龄以上幼虫食量明显增加,常把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 仅剩叶脉和叶柄,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包心。

药剂防治:一般在卵高峰后1周左右,即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幼虫前用药,连续使用2- 3次。可以选用菊酯类(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灭幼脲等药剂。

菜青虫

5、小菜蛾:主要危害大白菜、萝卜、包心菜等。初龄幼虫仅取食叶 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2龄后便隐藏在叶背危害,造成菜叶缺刻。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

药剂防治: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用药,注意每年只能使用1-3次,不能频繁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另外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等。

小菜蛾

6、美洲斑潜蝇:主要是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 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

药剂防治:幼虫发生盛期选灭蝇胺、阿维·灭蝇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对水喷雾。要连续防治,视虫情5—7天1次。

美洲斑潜蝇

7、蚜虫:蔬菜蚜虫有多种,包括萝卜蚜、甘蓝蚜、烟蚜、桃蚜、瓜蚜、豆蚜等。常密集为害,造成受害蔬菜严重失去水分和营养,形成叶面皱缩、发黄,此外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引起病毒病发生。

防治方法:可采用黄板诱蚜,有翅蚜一见到黄色纸板,便纷纷降落其上,机油黄板诱满蚜后要及时更换,药物黄板使蚜虫触药即死;洗衣粉防治,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蚜虫等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所以,可每亩蔬菜可用洗衣粉400~500倍溶液60~80千克灭蚜;化学药剂防治:苦参碱、吡虫啉等。

黄板捕杀蚜虫

8、红蜘蛛:红蜘蛛也叫叶螨。主要以成、若螨群集在叶背、花、果上刺吸汁液并吐丝结网。危害初期,沿叶脉出现黄白色似叶尖大小的斑点,迅速发展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色斑,使植株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或破坏,植株严重失水,叶片褪绿变黄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一般先危害中下部叶片,再向上蔓延。

化学防治:红蜘蛛发生危害初期至若螨始盛期是防治的最佳时间,使用杀螨剂2—3次,防治间隔期5—7天。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螺螨酯、联苯菊酯、阿维.甲氰等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红蜘蛛

果树类

1、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危害幼果。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后逐渐扩大变成红褐色,病部中央常具有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两面均会长出黑色霉层。

防治措施:可喷施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2、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开始是褐色小点,然后发展成3种类型的病斑,分别是同心轮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防治措施同落叶病一致

苹果斑点病

3、全爪螨:主要以成螨在叶片上进行危害,叶片受害后开始呈失绿小斑点,逐渐全叶失绿,严重时叶片黄绿脆硬,全树叶片苍白或灰白。

防治措施:采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

4、苹小卷叶蛾:主要是取食芽、花蕾、叶片和果实。小幼虫常将嫩叶边缘卷曲,然后吐丝缀合嫩叶,大幼虫将叶片咬食成孔洞或缺刻,将果实啃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坑洼。

防治措施: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5、苹果绵蚜:成虫、若虫群集于背光的树干伤疤、剪锯口、裂缝、新梢的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果柄、梗洼和萼洼等处,主要为害枝干和根部,吸取汁液。被害部膨大成瘤,常因该处破裂,阻碍水分、养分的输导,严重时树体逐渐枯死。幼苗受害,可使全枝死亡。

防治措施:采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

棉蚜

6、梨树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天气潮湿时,其上会溢出淡黄色的粘液,叶片背面稍隆起,正面稍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黄色的毛状物。

药剂防治:病害发生初期选代森锌+氟硅唑、丙环唑等药剂。

7、梨树白粉病:发病初期,先在发病部位形成不规则白色或淡灰白色霉状小点,后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白色粉斑,边缘不清晰,严重时病斑相连,覆盖叶片表面,甚至扩及整叶。致使叶片皱缩、变小、畸形,嫩梢扭曲、花芽不开放。

防治方法: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注意果园排水,降低湿度;花前及花后各防治一次,可选择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等喷雾防治。

梨树白粉病

8、梨树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叶和新梢。病叶上开始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后斑点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型,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温度潮湿时,会有黑霉出现。

药剂防治:休眠期可喷石硫合剂清园杀菌;生长期间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都要注意喷药保护,特别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幼果最易得病的时期,一定要做到雨后立即抢喷。

9、梨木虱:成虫、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这些粘液可将相邻两张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则隐藏在中间为害,并可诱发煤烟病等。当有若虫大量发生时,若虫大部分钻到蚜唱害的卷叶内为害,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冬季刮粗皮,扫落叶,消灭越冬虫源;在第一代若虫发生期(约谢花3/4时),第二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前后)可选用的药剂有:吡虫啉,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梨木虱

10、梨茎蜂:成虫和幼虫为害嫩梢和二年生枝条。卵孵化后幼虫由断梢部向下蛀食,直至二年生枝条。被害枝不久枯死,成黑色枯桩,影响抽梢和树形。

防治方法: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枯枝,或用铁丝插入被害的二年生枝内刺死幼虫或蛹,减少越冬虫源;早春梨树抽梢时,利用成虫的群栖习性和停息在树冠下部新梢叶背的习性,于早晚或阴天捕捉成虫;3、4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喷药防治,常用药有阿维.甲氰+多杀霉素,最好于中午前后喷,十天左后打一次。

11、桃缩叶病:一般在4月上旬展叶后开始发病,5月为发病盛期。新梢受害呈灰绿色或黄色,比正常的枝条短而粗,其上病叶丛生,受害严重的枝条会枯死;花和幼果受害,果实畸形,易脱落,未脱落的病果,发育不均,有块状隆起斑,黄色至红褐色,果面常龟裂。

药剂防治:在桃树生长季节的3~6月份,即展叶后至高温干旱天气到来之前。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与代森锰锌、井冈霉素交替使用,特别在雨后最好喷药防治。

桃缩叶病

12、桃树流胶病:主干和主枝受害,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坚硬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枝干干枯或全部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树干涂白,防治冻害和日灼;春季对主干上的萌芽要及时掰除,防止修剪时造成伤口引起流胶;冬剪后,对于大的伤口要及时涂抹杀菌剂。

13、二斑叶螨:幼螨、若螨、成螨群集在寄主叶背面取食。受害叶片初期叶脉两侧出现许多细小失绿斑点,随为害程度加深,叶片失绿严重,呈现灰色状并变脆变硬,引起落叶,严重影响树势。

药剂防治: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等。

14、桃蚜:主要危害叶片,会使叶片扭卷成螺旋状,引起落叶,新梢不能生长,影响花芽形成,削弱树势。

药剂防治:早春桃芽萌发,越冬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是防治的重点时期。可选用啶虫脒、高效氟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

桃蚜

15、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叶柄和果实。叶面出现红褐色斑点,周围有褪绿晕圈,病斑中部凹陷,呈灰白色,边缘呈暗紫色,后期常干裂穿孔。果柄、新梢、叶柄发病会形成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凹陷开裂,呈灰黑色。

药剂防治:花前喷施百菌清、代森锌、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花后发病初期选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代森锰锌·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发病中期选氟硅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腐霉利等药剂。

16、葡萄白粉病:葡萄展叶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褪绿小斑,病斑渐扩大,表面长出粉白色霉斑,严重的遍及全叶,至叶片卷缩或干枯。果实染病出现黑色芒状花纹,上覆一层白粉,病部表皮变为紫褐色至灰黑色,造成果实变硬、开裂、脱落。

药剂防治:一般用三唑类治疗,预防以嘧菌酯较佳,也可以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治疗。

葡萄白粉病

17、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成熟的果实。有时候也会危害新梢、叶片和果梗。

药剂防治: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异菌脲等防治。

18、蓟马:主要是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幼果、嫩叶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叶片受害因叶绿绿素被破坏,先出现退绿的黄斑,后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长受到抑制。

药剂防治:幼虫期可喷施甲维盐或啶虫脒。根据危害情况适当用药2~3次,每次用药间隔7-10天。

蓟马

19、绿盲蝽:受害的叶片呈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随着叶片生长,被害部位出现不规则洞,并发生皱褶。

药剂防治:发芽前可喷石硫合剂,包括地面杂草都要喷到,消灭越冬虫卵。发芽至新梢展叶期,选择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也可用其复配产品喷施,间隔7~10天再喷1次,危害严重的果园连喷3次,可有效降低绿盲蝽的数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