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病难治

 369蓝田书院 2019-06-11

先父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老人家所说的逆病,主要是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躁狂症,自闭症等。一个人的心理走到一个死循环,自己很难走出来,外界的力量又很难介入,这个时候,如同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的巡游毛虫实验,没有强大的外力是很难帮助他们解脱困境的。就算暂时解脱困境,因为有旧的轨迹,很容易复发。好比在有很深的车辙的路上开车,很容易掉进旧的车辙之中。

还有的人,根本不相信中医。就属于扁鹊的六不治范围。俗话说,心诚则灵。大学说:心诚意正。实际上,心里的变化会导致大脑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这是从现代科学的解释。

最多的是这样的人,他们接受现代科学,几乎信为教条。明明自己是脾胃虚弱,就是舍不得每天一个大苹果。明明自己恶寒到浑身发抖,还要用冰袋降温。明明是阴虚体质,就是不愿意放弃大量出汗的运动。如此种种,数不胜数。要想病愈,恐怕难矣!

如今,空调暖气,生存条件的改变,导致人们养生不能依四时之序。生活规律逆四时,这也是必须注意的。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不懂阴阳四时,逆于生乐,何谈养生!

古人讲,临病人问所便。对现在这些被科学禁锢的人就不适用。他们的主观意志太过强烈。如同《灵枢》中所说的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纵欲,轻视人甚至医生。

在黄帝内经中,逆从主要是讲治疗的。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正治。热因热用,塞因塞用就是反治。临病人问所便也是为了治病。病人害怕针灸,喜欢吃药就不要扎针。遇到心理疾病,还需要解开心结,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