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禽旱养更环保,一条跑道产出万斤鱼!

 369蓝田书院 2019-06-11
 

浙江省兰溪市依山傍水,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水禽和鱼类养殖发展很快,当地很多农户也因此发家致富。

然而近年来,因为乱排乱倒和落后的畜禽养殖方式,导致原本的青山绿水变得浑浊恶臭。

2013年开始,兰溪市有关部门开始了禽畜粪垃圾整治行动,对环保不达标的养殖企业进行了升级改造。

 水禽旱养

吴海松是当地一个番鸭种禽场的负责人,他就利用一种发酵床技术,成功实现了水禽旱养。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番鸭属于水禽,自然应该离不开水的。

但实际上,只要给它们提供了合适的养殖环境,就不会对它们的成长造成影响。

而且利用发酵床进行水禽旱养,还有诸多好处。

1、减少疾病。

2、减少污染。

3、便于管理。

利用发酵床将番鸭和粪便隔开,能有效减少鸭群感染疾病,同时发酵床下方的微生物会对粪便进行分解,既不会产生气味,又方便日常打扫处理,同时减少了粪便乱排乱倒产生的污染。

  跑道养鱼

水禽养殖的问题解决了,鱼类养殖同样有高招。

水产养殖户赵志芳,在20条125平方米的跑道里,养出了30万斤鱼。

这么小的水面积能养出这么多的鱼不说,更神奇的是,连换水都不需要,真正做到污染零排放。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

要想养好鱼,干净的水质是必不可少的,这么点地方养30万斤鱼,这水质难道不会变得浑浊不堪吗?

原来,跑道的两端只是用铁丝网把鱼拦住,跑道跟外围的水面其实是相通的。虽说跑道的面积小,可是,用来养鱼的水域面积就大得多了。

而赵志芳在跑道的外围,养了不少花白鲢,专门用于保持水质。

除了利用花白鲢进行净化,跑道所在池塘里的水,还会再流到另一个荷花池进一步净化,之后再用抽水机将水抽回到跑道,这样循环利用。

将净化前后的水质进行对比 ▼

今晚18:30,锁定CCTV7 《科技苑》。

带你看看,一条小跑道能产万斤鱼!

B Y /

小编:赵博文

责编:徐菁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