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2年,河北省为何主动把东部的5个县,划给了山东?

 昵称55301288 2019-06-11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泛滥、决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和黄河打交道。河北、河南、山东三个省属于黄河的中下游,属于黄河泛滥的重灾区。随着国家的全面稳定,国家开始腾出手来治理黄河。

为了集中力量治理黄河,同时平定两省交界地区的土匪,1949年,国家决定组建平原省。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的西北部,组成了新的平原省。平原省下辖了6个地区,分别是新乡、濮阳、安阳、菏泽、聊城、湖西。经过2年多的治理,黄河泛滥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豫北地区的土匪也逐步被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平原省存在的价值越来越低。1952年,存在了3年的平原省被撤销。

1952年,治理黄河的问题告一段落以后,国家又开始治理大运河的问题。大运河流经山东省、河北省,有的县被大运河分成了两半,一部分在东岸,另一部分在西边,而且相互犬牙交错,非常不利于治理。

为了彻底治理大运河,就必须划分清楚的责任区。因此在1952年,河北省把大运河以东原属河北的恩县、夏津县、武城县、馆陶县、临清县划分给了山东省。为了弥补河北省的损失,山东省把自己的东光县、吴桥县、南皮县、盐山县、庆云县、宁津县划分给了河北省。经历这次区域划分之后,山东省和河北省开始以大运河为界限,大运河以东属于山东省,大运河以西则属于河北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