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哈哈狮的信箱 2019-06-11

在我之前写到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湛江人是从福建迁来的,而且还点明是“莆田”。福建莆田能有多大啊,怎么能容纳几百万人(包括湛江周边有两三千万人)的祖先呢?又说是族谱上写明的,莆田现在又以假货出名,因此网友多次质疑:这些族谱会不会是造假的啊?

历史并不是像空气一样消失的,多少会留下些蛛丝马迹,比如湛江各县市区随处可见的“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庙”,还有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左右(妈祖圣诞),湛江农村渔村的盛大年例,都可以看到湛江人与福建莆田的关系。因为妈祖林默娘,就是福建莆田人。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妈祖又称天后、天妃、婆奶等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婆奶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她原名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公元987年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因为妈祖的籍贯是福建莆田,出于对妈祖的崇拜,修订族谱时,不管是哪个姓氏,都不约而同地将祖先的出生地写成福建莆田,希望妈祖能保佑宗族发扬光大。就跟湛江人一些人的名字一样,有一个“妃”字,是希望妈祖保佑,有一个“康”字,是希望康公保佑,有一个“观”字,是希望观音保佑……当然也不排除有真正莆田原籍的。这是我的一个猜想,大家可以探讨下。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位于南三岛的一处天后宫

除了妈祖庙,在各大姓氏宗祠的门槛上,也经常有“莆田”的字样。如柯氏的门联“本出莆田,绿叶绵状元世德;源开洋水,香泉振学士家声”;张氏的门联“裔出莆田,水闽分支”;还有林姓,字数很多“赐姓出长林,适周历唐,姑博陵以入闽邦,族著莆田,适怀九牧承先烈;分支流两粤,自东且西,由连滩而移龚水.堂开司马,庆衍五房启后昌。”……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去现场看,基本每个姓氏都以来自福建莆田为荣。

不管真莆田也好,冒牌莆田也好,大量闽人迁移到湛江,这是史实。如果我们查证史料,追寻历史,确实也可以发现莆田人移居湛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逃避战乱,主要是南宋末年被元军追赶逃来;第二个是因为在当地做官,任期到了之后,出于种种原因不想回去了;第三个是后来航海过来经商或是投奔亲朋好友。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麻斜张氏“裔出莆田”

从时间上来看,人数比较多的迁徙是从唐代开始的。古时候,雷州半岛人烟稀少,就算有人,也是土著,俗称百越南蛮,比如冼夫人家族,后来也是与汉人通婚被汉化了。汉化,是最和平的一种统治,否则就是战争和死亡。

因此,到了唐代,就有计划的“迁闽民至合州”。合州就是现在的雷州、徐闻、遂溪一带,也就是雷州半岛,开始了闽人开发雷州半岛的历史。据说雷祖陈文玉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他出生在现雷州榜山村,也是他奏请皇帝,将合州改为我们现在熟知的“雷州”。其实我一直疑惑陈文玉为何姓陈,是闽人迁来的,还是土著被赐姓?历史太久远无法得知了。

到了宋朝,就逐渐有一些在雷州半岛任职的官员留居了。比如北宋开宝年间,莆田人雷州府地方官黄勋,任期满之后就留在遂溪县城的平衡村定居;我们之前说过的琼州刺史陈懽公,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禄岭乡,任期满后定居遂溪双村;南宋宝庆元年,莆田柯姓高官任高州通判,然后定居于吴川高罗;我去过多次的吴川吴阳镇上郭村,其始祖是莆田吴保金,考取进士后任知枢密院事,后来被谪贬到高凉当参军;状元林召棠的祖上林兰屿也是当官任期满后留在吴川霞街;还有霞山南柳村的吴氏始祖、调塾村的梁姓始祖等,都是这个情况,类似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吴川吴阳上郭吴氏大宗

南宋末年的悲壮大迁徙,之前我的文章已经详细讲过了。最伟大的一个家族就是莆田人南宋状元、民族英雄陈文龙了。不仅他个人,陈文龙整个家族都为南宋王朝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后来,他的子孙跟随南宋王朝南下,除一部分留在新会外海(今属江门市)外,有的定居海南,其余的散居于化州、吴川一带。

陈文龙的曾孙陈伯镇后也当了官,相当于化州的教育局局长的职位,晚年就定居于现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成为乾塘陈氏的始祖。后来就有了赫赫有名的陈氏大宗,开枝散叶后到雷州半岛、广西、海南及东南亚地区,现后裔超过30万人,包括“安南王”陈上川、著名清官福建巡抚陈瑸、第一代驻美国公使陈兰彬、著名画家诗人陈乔森等名人。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民族英雄陈文龙

据说南宋小皇帝南下的军队有17万人,民兵30万人,民兵其实也是老百姓,当时已经全民皆兵了。这些老百姓主要来自福建莆田,一部分战死,保住性命的便定居于雷州半岛沿海了。比如我曾经去拍摄过的一个比较特别的姓——廉江的全氏,从族谱看,是南宋的高官贵族、皇后外戚。另一个也是我去过的,遂溪的革命老村支屋村的支姓,还有麻章湖光蔡屋村的蔡姓、东海岛民安镇何尾井的何姓等,都是这次大逃亡来到湛江定居的。

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族谱,如果族谱上写到是南宋恭宗或端宗期间来到高雷地区,基本上就是因为这次大逃亡了。因为一般来说,当时很少有人会自愿来到这些南蛮之地,除了官员任期满了留居,另一个原因基本上就是战乱逃亡了。

虽然说莆田人定居雷州半岛有三个原因,其实主要是前面两个。因为后来有人过来经商或是生活,是在前两个原因的基础上。毕竟人们都习惯群居,当亲朋好友(或是名门望族)都迁到一个地方,大家也就跟着来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莆田抗元最坚决,元朝的报复可能就最狠,所以大家为了避祸继续南下,来到了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大量福建莆田人为何迁居雷州半岛及粤西?原来有这三个原因

遂溪许屋村宗祠

元朝来到雷州半岛的这一批莆田人,比较大的姓有之前我写过的湛江黄氏的重要分支之一黄昱公、遂溪许屋村的许姓、吴川中山郑屋村的郑姓等。元代只有短短的80年,明朝的莆田人继续迁徙的步伐。比较出名的有香港船王许爱周的祖上许耆英,他是坡头博立村和木棉村的许姓始祖。莆田人的迁徙,一直到清代都没有停止,东海岛、遂溪、徐闻、廉江等地,都陆续有莆田人迁来。

莆田人对雷州半岛的贡献是巨大的。自唐宋以来,福建的经济文化都比广东先进很多。特别是南宋,福建紧靠浙江,是朝廷直辖之地,福州更是南宋的行都。莆田汉人南迁,加速开发了粤西和雷州半岛,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带来很大的提升,既让当时土著迅速汉化,又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保留住了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