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联网概念辨析(2)

 虎牙变大猫 2019-06-11

一、什么是智联网

所谓“智联网”(Intelligent Grid),其末端是由超大数量(TB级,甚至PB级)的、可独立与外界交互的自动/智能感知体为基本单元(细胞)构成,并通过去中心化的类生物网络连接,而其云端是由分化的神经组织和自动学习系统以网格化、分型化的形态构成,且具有类生物特性的智能共生体。这个共生联合体能够像生物体/生物群落一样,以数字化/数据化的方式感知、感觉外在世界,并能做出类似生物应激性的行为,甚至自我学习及动态的持续演进。这样的类生物电子化体系将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世界,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找寻生命的价值。“智联网”是联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赛博空间)的桥梁,联结现在与未来的关键纽带。

二、为什么要智联网

自MIT1999年推出物联网(IoT)概念以来,物联网技术获得的快速的发展。遗憾的是,受制于建设成本、网络带宽、云系统架构以及人工智能的限制,物联网的发展速度与应用范围严重受限,远远没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程度。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方面,发展速度也远远滞后于人们日益增值的需要:例如社会公共数据分割在各个独立的业务系统中(交通、治安、民政、医疗),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基础网络常常不可靠(单向、最多双向通路),业务容灾能力非常差。最后,城市规划与发展(包括公共治安、能源供应、物流管理、城市交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智联网的出现是趋势,也是必然。智联网核心是作为超级大脑,有效地解决海量应用终端的分组协调问题,在终端自主控制,在云端分工协同,提供最优决策;将决策支持与快速反应有效的结合起来;将数据资源统一整合,在业务领域宏观决策;充分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提高响应速度,提升各个业务系统的效能。

三、智联网的核心价值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解决物联网建设的困境,解决互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困境,解决传统产业生态圈可持续繁衍的困境、解决城市规划发展的困境(治安、能源、物流、交通、医疗等)。

物联网发展的瓶颈:终端价格过高,云端功能太弱。互联网发展的瓶颈:各体系重复建设,数据隔离,业务分割,网络通路不可靠。产业生态圈繁衍的瓶颈:资源配置和转化的效率低下、行业关键业务难以闭环和优化、知识产权评价和经营难以落地。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优质医疗资源越来越短缺,公共场合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

四、智联网的内涵与特性

从功能划分来看,智联网一共分为四个层级:感知层、网络层、云智能层、应用层,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是:数字传感器、智能终端、核心网络、全息化传输与5G、类生物共生体、机械智能

智联网的典型特征是:互联网仿生化、物质资源数据化、智能硬件网络化、物联设备移动化、数字网络全息化、云端智能普遍化。

五、智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目前物联网的定义与范畴非常的不清晰,狭义的指传感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广义的指互联网上的资源数字化应用,是互联网承载的业务。物联网的典型特征是“连接”,连接一切物质,并将其标签化。物联网作为特定产业链的支撑,是信息传递与价值传递的钥匙。

智联网的定义与边界相对比较清晰,它是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所诞生下的智能化基础设施而非应用系统,好比地表与大气层,支持但不包括生物圈。智联网不会囊括一切,不像被滥用的物联网概念那样大而全,而是专而精的东西。

智联网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网格化、应激行为智能化。它对各种物质资源数据化,整合在一个即分布又集中的庞大的网格体系中,为各种应用及用户目标提供共享;它将各种能力资源(科学运算、信息传送、能量运载、物质流通)配置在分布又集中的网格体系中,通过资源的合理转化,将现场快速响应与整体决策自动化。智联网作为各个产业圈层的支撑体系,是信息决策与价值创造的桥梁。

六、智联网与传统产业生态圈层的关系(未完待续)

相关业务我们正在进行中,后期会推出相应的案例,敬请期待!

 

有想进一步学习笔者提到的理论,请看《关于公众号服务的支撑团队》,需要咨询的可以关注公众号 codestiny_time

如果您觉得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朋友圈,

喜欢就关注我,激励我们做的更好~

—————————————

别具一格网络价值观及趋势发展观察视角

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可视化分析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