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实践札记 | 治感冒常见方证系列(三)

 为什么73 2019-06-12
01

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辨证要点:

1、往来寒热:是少阳病发热的特殊类型,也是少阳病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见到往来寒热,基本上是小柴胡汤证。

2、呕吐:外感病发热与呕吐并见,是小柴胡汤确证。邪在胆,逆在胃,胆胃不和则呕。

3、口苦:小柴胡汤证为邪在少阳。少阳胆火上炎则口苦。口苦也是小柴汤证的常见表现。

4、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由于胆胃关系,小柴胡汤证常能见到消化系统的症状:如上腹饱胀,食欲不振等,常可作为使用小柴胡汤及类方的依据。

5、舌红,脉弦细。

6、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儿、肿瘤病人,经期妇女,易见小柴胡汤证。

7、外感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常能见到小柴胡汤证。

病例十三

杨某,女,49岁。初诊:2018年1月24日。

半月前在太原患“流感”,发热不退。

在某中医诊所就诊,一位八十多岁的女中医开中药三剂,服一剂后热不减,呕吐不止,停后药。

又去某三甲中医医院呼吸科就诊,化验,胸片无异常。接诊的副主任医师说呼吸科多用清热解毒药,病人呕吐不止,服后会加重,无法开中药,开了复方甘草片,让病人回去调养。

服后呕吐更重,不能进食。半月体重减约三公斤,无奈返回县城老家。

就诊时见:呕吐不止,自觉时寒时热,体温正常,食欲差,精神憔悴,咳嗽,咽干,咯少量白痰,痰不易咯出。痰中带血丝,舌红苔白而燥,脉细。

予小柴胡汤合贝母瓜蒌散:柴胡15  半夏10  人参10  黄芩10  浙贝10  瓜蒌15  花粉15  桔梗10  陈皮10  茯苓10  炙甘草6  生姜15  大枣4

3剂

二诊:2018年元月27日。

寒热及呕吐均止,微咳,精神转好,已能正常进食,开成药川贝雪梨膏善后。

讨论:

《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该患者呕吐不止,自觉时寒时热,是典型的小柴胡汤证。

外邪不解,化燥伤肺,肺燥则咳痰不利,燥伤阴分,则痰中带血,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合贝母瓜蒌散润肺止咳,方证相应,呕止咳停。

病例十四

杨某,女,22岁。初诊:2018年4月2日。

发热三天,经输液治疗不减。

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9℃,微恶寒,咽痛,牙龈疼痛,口唇起疱疹,上腹不适,食欲差,大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浮数。

查:咽部充血,扁桃体略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血RT(-)。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

小柴胡加石膏汤合升降散:柴胡30  黄芩15  半夏10  人参10  甘草10  石膏60  桔梗10  大黄10  姜黄10  蝉衣6  僵蚕10  连翘15  板蓝根30

3剂

二诊:2018年4月5日

热退,仍咽痛,牙痛,口唇疱疹糜烂,渗出,结痂。舌淡苔白,脉数。表和而里未解,热毒炽盛。

用清瘟败毒饮泻阳明独胜之热。

生石膏60克  知母15克  生甘草10克  黄连6克  黄芩10克  栀子10克  生地30克 丹皮15克  赤芍10克  连翘15克  银花30克  黄柏10  蒲公英30克  竹叶10克

3剂,愈。

讨论:

该病例就诊时,虽有恶寒,但不重,表证轻而里热重。三阳合病,尤以阳明热盛体征突出,故合用了升降散。

升降散可以升清降浊,散风清热解毒,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

发热,上腹不适,食欲差,颌下淋巴结肿大,是使用小柴胡汤的主要依据,重用石膏,意在清阳明气分之热。

二诊时,已不恶寒而热退,咽痛,牙痛,口唇疱疹糜烂、渗出,表解而里热炽盛,故选用清温败毒饮,苦寒直折,泻火解毒,药专力宏,见效迅速。

病例十五

贾某,女,65岁。初诊:2018年6月10日。

近五日心悸,易惊,坐卧不宁,心率在75次/分左右。伴眠差,乏力,身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而细。素患病窦,平时心律在45/分左右。

已在心内、神内就诊,但治疗无效,查:体温38.6℃。

予小柴胡汤:柴胡30  半夏10  人参10  黄芩15  炙甘草6  丹参30  生姜15  大枣4

3剂

服完上药,诸症若失,愈。

讨论:

该患者以“心悸”就诊,并无典型的柴胡证,但患者素患病窦,心律经常在45次/分左右。

突然心率加快,为什么?引起心律加快的最常见原因是发热。

在心内、神内就诊时,因无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忽略了体温因素,故治疗失败。

患者体质虚弱,虽有外感引动宿疾,但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极具迷惑性。

以体温高为线索,考虑是一个正气不足,邪气也不盛的小柴胡汤证,是典型的病机辨证,用小柴胡汤而迅速治愈。

提示我们临证时要勤动手、善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病例十六

张某,女,78岁。初诊:2017年7月10日。

二周前开始发热,予输液治疗。但一直发热不退,渐至干呕不能食,神识昏迷,西医表示不治,让家属准备后事。

会诊时见:发热,体温37.6℃,喂食则干呕,昏不识人,二便失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烦躁欲死。舌红绛,舌体小,苔少而裂,脉细数。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30  半夏6  太子参30  黄芩15  生地30  炙甘草6  石斛30  生姜15  大枣4

3剂,小量频服。

复诊:2018年7月14日。

服上药热退呕止,精神较前好,呼之有应答,可以进少量饮食,舌红苔少,干裂,脉细数。

予竹叶石膏汤:竹叶10  石膏24  麦冬15  半夏6  太子参30  炙甘草6  石斛30  炒麦芽15 

5剂

此后以此方加减出入治疗二十余天,食欲渐增,精神好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讨论:

患者为老年病人,年高体弱,久热不退,渐至衰竭。呕而发热,仍是小柴胡汤证。

邪热伤阴,渐入血分,故舌红绛,苔少而裂,加入石斛养胃阴,加生地入血分,救欲竭之真阴,兼能清热凉血。

热退后以竹叶石膏汤益气生津,兼清余热,渐次调理,终获痊愈。

02

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由半量的小柴胡汤和半量的桂枝汤组成复方,和解少阳,兼以解表,治疗太阳、少阳合病。

辨证要点:

1、表证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易见柴胡桂枝汤证。

2、可见太阳表证:如发热、恶寒、汗出,肢体及周身疼痛,热度不高,症状较轻。

3、可见小柴胡汤证:呕吐或干呕,心下满,食欲不振,有时可见胃脘痛。

病例十七

梁某,男,42岁。初诊:2018年11月3日。

发热一天,体温:38.6℃。怕冷,全身肌肉酸痛,咽干略痛。今晨起开始呕吐,至就诊时已呕吐十余次,舌红苔少,脉浮弱而数。

太阳、少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30  半夏10  人参10  黄芩15  桂枝10  白芍10  甘草10  桔梗10  薄荷10  生姜15  大枣4

服一剂,热退呕止,二剂愈。

讨论:

发热、怕冷,全身肌肉疼痛,是太阳表证,呕吐,舌红为邪在少阳,胆胃不和,是柴胡证,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以解表,因有咽干而痛,故加桔梗、薄荷,利咽清热止痛。

病例十八

郭某,男,5岁。初诊:2018年元月7日。

发热一周,经输液治疗七天,体温仍在38.5℃左右,伴恶寒、咳嗽、无痰,脐周不适,食欲不振,舌红苔白厚腻,脉浮而数。

予柴胡桂枝汤:柴胡15  半夏6  党参9  黄芩9  桂枝6  杏仁6  炙甘草5  厚朴9  槟榔5  炒莱菔子5  生姜2  大枣2

3剂

二诊:2018年元月10日

服两剂后热退,仍有微咳,痰不多,食欲好转,舌红苔白略腻,贝母瓜蒌散善后。

讨论:

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脐周不适,食欲不振,舌红苔白厚腻,为少阳兼湿、食,故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散表邪,挟湿挟食,故去白芍,加厚朴、槟榔,化湿消积,加杏仁宣肺止咳。

病例十九

陈某,女,71岁。初诊:2018年元月29日。     

一周前感冒,自服西药后即呕吐不止。

就诊时见:呕吐,昼夜不止,不能进食,伴恶寒、无汗,体温正常,舌暗红,苔薄,脉弦细。

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24  半夏10  人参10  黄芩12  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陈皮10  神曲10  生姜30  大枣4

3剂。效果:服一剂即呕止,三剂愈。

讨论:

老年患者,呕吐已历一周。恶寒、无汗为太阳表证未解,呕吐、舌红,脉弦细为邪入少阳。

太阳少阳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两解之。重用生姜,加陈皮、神曲,是为了加强原方和胃降逆止呕的力量。

这个处方现在看来,还有不合适的地方,患者已无发热,柴胡、黄芩量偏大了一些,用常规量可能更合适。

03

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出自《伤寒六书》。原书谓本方“治足阳明胃经受证,目疼,鼻干,不眠,头疼,眼眶痛,脉来微洪,宜解肌,属阳明经病”。

近代多用于流行性感冒,寒郁化热,表邪未解者。

辨证要点:

1、恶寒、发热、无汗等太阳表证,热度较高。

2、头痛、目干、鼻干、咽痛等阳明里热炽盛的证候。

3、部分病例可见到呕吐、咽干、目眩等少阳见证。

4、流感初起,常有应用机会。

病例二十

刘某,女,43岁。初诊:2018年元月4日。

发热一天,体温:38.9℃,恶寒,无汗,全身疼痛,尤以腰背为甚,咽干、咽痛,干呕不能食,微咳,无痰,舌质红苔少,有裂纹。脉浮而数。

三阳合病。

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30  半夏6 黄芩15  葛根30  桔梗10  石膏60  荆芥10  豆豉10  甘草6  生姜15  大枣4

二剂,热退。

讨论:

发热、恶寒、身痛,为太阳表证,咽干、咽痛为阳明里热,干呕、不食为邪在少阳。三阳合病,方选柴葛解肌汤。

加少量半夏,伍生姜,降逆和胃治其呕;重用生石膏,直清阳明里热;

舌红苔少、有裂纹,邪已化热,有伤津之象,故去辛温之羌活、白芷,重用葛根,并加荆芥、豆豉,解表而不伤阴,且葛根兼治腰背痛,辛凉解肌,且能生津升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