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钙离子调节机理举隅--针刺胞内超钙达降低疗效 节选廿四

 奇思阁 2019-06-12

针灸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宝贵遗产,具有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灸对人体特定部位以物理性刺激作用,激发机体自有的抵御疾病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针灸疗法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其疗效的发挥就依靠对机体细胞内外Ca2浓度的调节机理上。

针刺胞内超钙达降低的疗效

卢鼎厚等曾在1989年撰文说:用斜刺针法治疗骨骼肌损伤15年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很简单:以痛为输,斜刺针法刺入受伤的肌肉,保持针的斜行走向,不提插捻转。如果酸胀“针感” 的减弱或消失,就可认为肌肉损伤的超微结构与机能状态的恢复。

这些损伤包括扭伤、拉伤、痉挛等,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僵硬并伴有运动功能障碍。他以近年315位患者治疗的结果为例,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级。从文中表2315例的疗效统计看出:其中好转5例,占1.59%。显效111例,占35.04%;痊愈199例,占63.17%;用斜刺治疗骨骼肌损伤,不仅疗效高,针疗次数还少。只需l-3次针疗见效痊愈的有188例,显效的有102这一疗法具有疗程短、花钱少、疗效高、简便易行等显著优点。它适用于运动、体力劳动、日常生活中引起的急性和慢性骨骼肌损伤,且都有很高的疗效[70,p281-3]

虽然临床上以痛为输针刺损伤肌肉、治疗运动员伤体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文中的针疗分析缺失了钙离子在其中的影响,所以针刺的作用机理尚不明了。

几年后,卢鼎厚随屈竹青[71,p8]一道以非洲爪蟾进行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利用电子微探针及快速冷冻固定技术,“对电刺激诱发的损伤肌在针刺前后细胞内胞浆与肌浆网钙、钠等离子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探讨针刺促进损伤骨骼肌加快恢复的机制。”

实验用正常肌经电刺激变成实验性力竭肌(损伤肌),骨骼肌超微结构有何变化呢?用电子探针检测力竭肌(损伤肌)超微结构,发现[71,p9]竭后的腓肠肌延迟至3小时,15条中有7条肌纤维出现局灶性肌丝紊乱,达46.7%的肌丝变化率。当延迟至6小时,达56.2 肌丝变化率。其变化包括Z带、M线扭曲消失,大量收缩带,粗肌丝聚集,肌丝溶解。

如果针刺力竭肌,针后36小时,肌丝变化率下降为18.8%7.1%,大部分肌纤维结构未见异常,肌丝凝聚程度有所减轻,力竭肌有所舒张。

从表1可见实验组胞浆钙浓度的变化,电刺激腓肠肌至力竭后36小时,胞浆钙持续上升。延迟6小时胞浆钙浓度已比对照组提高一倍以上(从表1实验中可看到钙浓度:延迟6小时组:9.02.2对照组:4.50.6,前者比后者的钙浓度高出一倍。),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进一步探讨了胞浆钙增加的途径。[71,p11]在延迟3小时组:肌浆网钙含量随胞浆钙上升而显著下降,证实胞浆内提高的钙部分来自肌浆网。长时间收缩后的肌肉经针刺处理,作者观察到一令人高兴的变化:针刺后胞浆钙浓度显著下降。延至针后3小时,胞浆钙已接近对照组水平。由此证实针刺损伤肌具有明显的降钙效应。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针刺加快损伤肌恢复的机制在于:针刺损伤肌促进了细胞膜Na-Ca2交换,使损伤肌细胞内钙超载获得缓解;胞浆钙恢复正常将抑制超微结构损伤的继续发展,同时加快了异常超微结构的恢复。由此,针刺治疗运动员肌肉损伤快速恢复的作用机理就明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