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及启示

 杏林雅士 2013-05-15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彭增福

    激痛点理论认为,每一块肌肉中的激痛点均可产生特征性疼痛与感传痛。通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及深部触诊方法(3)系统地检查,可以准确地定位激痛点。针刺时,在固定激痛点的基础上,使用较粗的针具,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快速提插。可以快速、彻底地灭活激痛点。针刺后在辅以全方位的关节肌肉运动,及冷喷或热敷等措施,一般1—3次即可灭活激痛点,解除疼痛

激痛点与传统针灸中的阿是穴十分相似,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传统腧穴的解剖位置、针感、主治功能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重叠性;在治疗疼痛方面,这种西方激痛点针刺疗法较传统针刺疗法更好。根据有关激痛点针刺专著中提及的针刺要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归纳,并将之与传统针法进行了初步比较。这或许会对丰富传统针刺手法,将近一步提高临床针灸疗效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针刺部位及其定位方法

刺激部位的选择无疑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传统针灸以刺激穴位为主,穴位的位置大多是有一定的定位标准,是固定不变的,而激痛点的位置却因人,因病而异。

激痛点:是指按压时局部出现的敏感痛点,甚至可引起远端疼痛,有时还可以产生感传性植物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根据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区分为肌筋膜性、肌腱性、皮肤性、韧带性或骨膜性激痛点(4)等。它的产生(3)常与肌筋膜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及内脏性疼痛有关。它是激痛点针刺疗法的主要刺激部位。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3)。每一块肌肉都可以产生独具特征性的疼痛与感传痛。正因为如此,医生可以通过病人对疼痛部位的描述,推断激痛点可能的位置。医师主要通过触诊,再辅以检查时病人对于疼痛的感受,以及检查时肉眼观察到的局部抽搐反应可确定其部位。检查时,先轻轻地触诊肌肉中的硬结,然后仔细寻找硬结中剧烈的点状压痛,该压痛点即激痛点。

根据其激痛点所处位置的不同,触诊定位方法主要有3种;即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与深部触诊。

平滑式触诊,即以手指来回推动检查区的肌肉组织,以便仔细地寻找其中的条索状物或硬结。硬结直径一般为1—4cm,其大小主要与激痛点的活动性有关。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浅表的肌肉,如斜方肌、股直肌、掌长肌等。

钳捏式触诊,即在拇指与其它手指之间牢牢地钳捏住检查部位的肌肉组织,以前后推动的方式寻找其中的硬结。当确认这一硬结后,沿着其长度可定位出小结及其最大的压痛点,亦即激痛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身体体表游离缘肌肉中激痛点的定位。如大圆肌、胸大肌外侧缘、肱三肌中的激痛点。

当平滑式触诊及钳捏式触诊无法触及激痛点时,便需要采用深部触诊法。即;将手指放在检查区的皮肤表面,然后朝特定方向施加压力,当引起局部性的压痛,与患部感觉到的疼痛一致并伴有相关的运动障碍时,它便可能是位于深部的激痛点。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体内深层肌肉如腰大肌、腰方肌等激痛点的定位。

对于激痛点的确认也有一定的临床标准即:

1)可触摸的硬结,通常位于肌纤维中央。

 (2)硬结上有剧烈的压痛小点。

3)按压小点会在再出现患者的疼痛及感传痛等症状。

(4)关节的完全牵拉活动范围因疼痛受限。

由于激痛点位于硬结之中,较为坚韧,针刺时易从针尖处滑开,因此,要穿刺激痛点,肌纤维要充分的张力,为此,针刺时应以押手将硬结牢牢地固定。传统针刺疗法以有固定的腧穴作为刺激部位,而腧穴定位都有一定的定位标准,因此,定位相对简单,易学易用。不过,肌肉疼痛等病证的针灸治疗,“以痛为腧”选取阿是穴是传统针灸的首要选穴原则,但是,历代医家对阿是穴的定义较为简单,至今仍缺乏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对其定位方法的描述也十分简单,更没有对其诊断标准作出详细系统的阐述。因此,如果能直接将激痛点的相关理论引入针灸学,势必对进一步完善针灸腧穴理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针刺操作方法

2.1针具的选择

针具选择主要是医生个人的喜好与技术娴熟度而定。在激痛点针刺疗法中,较粗的针具能对所穿透的组织密度与质感,提供较好的触觉反馈。针具长度常以能足够碰到硬结中的激痛点为原则。一般而言,对于大部分浅表肌肉可用22---2640mm针具。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则可用28号针甚至30号针。使用细针时,常常难以清楚地感觉到针尖所穿过的组织,而针尖也较容易被致密的收缩结节所偏折。如果易出血,则选用28号针或30号针。30号针更具弹性,其针尖更易被收缩结节所偏折,无法提供触觉反馈以做精确的刺激。在较厚的皮下肌肉里,如臀大肌或脊椎旁肌,则通常需要22号50mm的毫针。一般22号70mm的针具通常可达到最深部肌肉的激痛点,如臀小肌及腰方肌,对于肥胖病人,有时可能需要90mm长的毫针。可见,激痛点针刺疗法所用针具较粗。因此,易发生晕针,还易产生针刺后疼痛及不适感,并有时可持续24小时以上,甚至2天。相对而言,为减轻针刺过程中的疼痛,传统针刺疗法的针具正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一般使用28号至34号毫针。因此,

只有在针刺手法过于粗暴的强烈刺激时,才会引起取针后疼痛感,即使有针后部适感,也很少会超过24小时。如果使用粗针强刺激,同样会易晕针,产生针后疼痛感,并持续多大十余天。但是,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许多针灸名家如王雪苔等仍主张用粗针治疗,而不赞成细针刺法。

22针刺方向

除了安全因素需要适当调整针刺方向外,传统针刺疗法虽然也有迎随补泻手法,围刺等针刺方向的变化,但更多的时候强调对腧穴进行直刺,并不强调与肌纤维走向的关系,至于对阿是穴刺法的系统描述,现代医家虽有提及,但远未系统化。不过,无独有偶,元代《窦太师针经》谓针刺天应穴,即阿是穴时,须“卧针刺之”。这就是说,对于阿是穴应用斜刺法。这一方法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多家研究证实,阿是穴斜刺优于直刺法。其《灵枢;官

针》;“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这种“齐刺”三针刺一穴,“合谷刺”一穴多向透刺的刺灸法,应该就是一种主要朝向病灶区斜刺的方法。

激痛点针刺疗法则明确强调进针与提插应该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因此,这需要操作者对肌肉解剖相当熟悉。对于表浅的激痛点,针刺时,将激痛点固定在两手指之间,并在距其1—2cm处进针,针尖与皮肤约成30度,顺着肌纤维方向刺入皮肤。采用钳捏式定位并固定激痛点,针刺时,须将激痛点牢牢地握在拇指与其余手指之间,针尖也沿着硬结中肌纤维方向直接刺入。

2.3针刺手法

为了预防针尖因患者突然的动作,如惊跳,打喷嚏,咳嗽等而刺入到不必要的组织或器官,激痛点针刺疗法更强调刺手必须紧紧地倚在患者身上。以拇指、食指持针,以中指、无名指紧贴患者针刺部位的皮肤。尤其是在上背部及胸部或其它主要脏器表面时,或当针尖朝向主要的动脉或神经时,这种方法尤为重要。传统针刺手法虽有各种提插、捻转、呼吸、迎随等不同补泻手法,但许多手法的实际疗效并未得到数临床医生的认同,而激痛点针刺疗法主要采用快速提插法。针刺提插速度以20—30次/min为宜。强调在固定硬结的基础之上,直接刺入其中的激痛点并快速提插。它即可避免因LTR引起的肌纤维损伤,又能轻易地刺透激痛点,诱发LTR,从而彻底灭活激痛点,如果肌肉的某一部分里会存在多个激痛点,且每个激痛点都有其独自的硬结,则应对该区域作扇行针刺,或围刺,以便灭活所有的激痛点。这种刺法便与传统的“合谷刺”及“围刺”法相似。笔者认为,如果能配合传统针刺的捻转等手法,将更有利于彻底地灭活激痛点,减少针刺的疼痛,进一步提高疗效。对于深部激痛点,针刺时,对准其最大压痛处的表面皮肤进行深刺。注意判断针尖的位置,以免伤及不必要的深部组织与重要器官。

2.4刺激强度与效应

激痛点针刺疗法强调,针刺时,针尖应完全穿透硬结区域,然后将针尖提至皮下组织,再第二次插进,如此反复,以便尽可能地灭活硬结中所有的激痛点,正因为如此,临床需要较粗的针具。如果针刺准确地刺入激痛点,常会出现LTR(抽搐反应--“得气”),同时,可能再出现病人的疼痛症状。而且,一旦出现LTR,出现症状便立即减轻。也就是说,对能否取得良好疗效非常关键。因此,反复提插针刺后不再出现LTR,才表明这一区域不再存在激痛点。在有效针刺后,激痛点的大部分特征会立即减轻或消失,如自发性疼痛及局部压痛,远端感传痛等均应减轻甚至消失。局部的硬结也变得明显松驰,触诊时硬结不再明显,更难诱发出LTR。传统针刺法有多种不同的刺激强度,手法繁多,较为复杂。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临床多以病人局部出现酸麻胀重等得气感觉为度,如果能气至病所,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正所谓“气至而速效”“气速至而速效”.而医生多有针下沉紧的感觉。正如,《标幽赋》所述的“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由此可见,在刺激强度方面,传统针刺疗法与新兴的激痛点针刺疗法有殊途同归之妙。如果能将传统针刺的捻转等手法用于激痛点针刺法。则可使针具更加精细化,从而减少针刺本身带来的疼痛与不适。

25针刺后的辅助措施

激痛点针刺治疗后,强调通过活动关节的方法,对相关肌肉进行适当的牵拉,以恢复相关肌肉的功能。如果针刺后未予牵拉,则可能导致治疗的失败。一般在针刺之后,病人应马上被针刺的每块肌肉做3—5次最大范围的主动运动。首次牵拉时,其活动范围末端通常有一定的僵硬感,但再次运动后,其僵硬感变会逐渐减轻。针刺后的牵拉,有助于使受累的肌纤维中的肌小节长度再度地均匀等长,以缓解其异常的张力,并解除其硬结。除这肌肉伸展疗法外,还可同时应用局部冷喷疗法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针刺后疼痛及加强镇痛效果,或应用热敷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以清除局部致痛的炎性物质等。传统针刺疗法

虽然也有提及配合运动,但欠及系统与具体。不过,在针刺后常运用推拿按摩、灸疗、热敷与火罐其它辅助疗法,往往也许能提高其疗效。可见,针刺后的辅助措施方面,两种针刺疗法各具特色,完全可以互补。

26疗程与疗效

一般来说,病人所需要的就诊次数,取决于病人的状况以及医生的技巧与判断。如果激痛点未得到及时治疗,且症状一直持续,则所需要治疗次数可能会增加。耽搁时间越长,则所需要的次数就会越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也越久。因此,对于大部分慢性激痛点。可能需要多刺治疗,甚至长达数个月。在连续针刺期间,激痛点所致的疼痛与机能障碍会逐渐缓解。当肌腹与肌腱均存在激痛点时,两处均须要加以针刺。当功能相关的肌肉群里出现许多活动性激痛点时,则应尽可能将它们全部予以灭活。但每次刺激部位不宜太多,一般每次可选取5—1激痛点进行针刺。如果存在未被确认的持久性因素,如关节机能障碍等,可能会导致针刺疗效不佳,而且会很快复发。如果同时出现肌纤维痛症,治病次数也增加,一般每隔6---8周进行反复性针刺。对于病程不长的(急性的)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如果没有持久性因素的作用及并发症状,激痛点针刺疗法一般1次即可明显缓解甚至消除疼痛,1—3次即可痊愈。如Lewit发现,正确的激痛点针刺治疗87%的病人可获得即时镇痛效果。31%的产生永久性镇痛疗效,仅有14%没有任何镇痛效果。而且,现有的RCF研究显示,在治疗腰痛、头痛及颈痛方面,这种激痛点针刺疗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3
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

在激痛点针刺疗法中,误诊或忽视其慢性致病因素,则可影响针刺疗效,对于病史较短的激痛点病征,如果针刺2—3次,仍未能改善疼痛,则需要重新仔细分析与寻找其慢性致病因素。否则,再重复针刺可能也不会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仅在感传痛与感传压痛的区域里针刺,而不是激痛点本身针刺;或在激痛点或硬结附近针刺,但未刺中激痛点本身;针刺将仅可能获得短暂的缓解。如果针刺的部位是潜伏性激痛点,而非导致疼痛的活动性激痛点;或忽略了其它活动性激痛点,也不完全消除疼痛。针刺后如果未让患者做相关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针刺的疗效。这些内容与传统针刺疗法也大同小异,如元..杜思敬的《敬生拔粹..针经摘英集》;“其病并依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何?答曰;一则不中穴;二则虽中家,则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至,不明补泻。故其病成。”也就是说,正确的定位。恰当的针刺深度与针刺强度,及适当的针刺手法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反之,便会影响针灸的疗效。这些都表明,针刺治疗做到有的放矢。

4 小结

由上可见在治疗疼痛方面,尤其是肌筋膜综合症方面,激痛点针刺疗法之所以能立即获得明显疗效,主要在于:

(1)建立在系统、可靠的激痛点理论基础之上,根据现有疼痛等症状,能准确地判断导致疼痛的直接病因---激痛点的位置。

(2针刺时,通过系统的检查方法定位,牢牢地固定激痛点,以便针刺时能精确地灭活病灶。

(3 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扇形针刺或围刺,尽可能地灭活所有的激痛点。

(4治疗后辅以相关的肌肉伸展运动,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鉴于此,本人认为,激痛点针刺疗法如果能结合传统针灸的捻转手法及灸法、推拿、火罐等辅助疗法,将更有助于减轻针刺后疼痛与不适感,并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如果传统针灸能汲取激痛点针刺法的有关理论及刺法特点,也将有利于促进传统针灸理论的发展,并丰富传统针灸手法和提高临床针灸疗效。

                                                       谈压痛点与激痛点
        压痛点(Press point)是由宣蛰人教授历经50余个春秋的临床实践,从6000余例软组织松解手术中挖掘出来,经过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并详细记载在他撰写的鸿篇巨著《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之中。临床上将压痛点分为显性压痛点和潜性压痛点,又将压痛点引出的疼痛分为原发痛和传导痛及继发痛。
 
    肌筋膜激(触)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是由美国肯尼迪时代白宫的心脏内科医师David G.( 戴维斯)创立的,并同Travell(特拉维尔)、Lois S. Simons(西蒙)一起整理撰写了《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简称激痛点手册)一书,被西方称为“肌筋膜疼痛学圣经”。
 
    关于压痛点与激(触)痛点的区别,宣老对其有过精辟阐述:“压痛点在骨骼肌附着处(起止点),激痛点在骨骼肌的肌腹上(肌筋膜),压痛点是原发痛,激痛点是继发痛,治疗过程中,应该先治疗原发痛再治疗继发痛(如果引起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的话),因为附着处(起止点)是应力的集中点,最容易损伤,针对激痛点而言,肌腹不易损伤,要治痛必须先治疗原发痛,否则在作镇痛疗法,疗效将大打折扣,病情将反复发作,缠绵得很,只有目标明确,心中有数,才能打准靶点,事倍功半,切忌本末倒置”。
 
    两本巨著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对激痛点与压痛点之间的相关性和区别临床尚存在错误认识或以偏概全,为进一步阐明二者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研究、继承和发展软组织外科学,特撰文探讨,供参考。
 
    1. 共同点

    皆分为显性压痛点和潜性压痛点,原发痛和继发痛,治疗时要系统诊断出疼痛部位是由那个痛点所引传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之中将压痛点分为显性压痛点和潜性压痛点,又将压痛点引出的疼痛分为原发痛和传导痛及继发痛。《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临床中把激痛点分为活跃性激痛点和潜伏性激痛点,把激痛点引出的疼痛分为原发痛和引传痛及继发痛。
   
    皆以骨骼肌的损伤来解释软组织源性疼痛,并引申至软组织源性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分布规律皆以骨骼肌的解剖为基础阐述,并提出起止点和肌腹损伤的客观存在。
  
    皆以手指的按压作为治疗的有效手段。
 
    2. 不同点
 
    2.1 分布规律的不同 
   
    压痛点的所在的部位,并非骨骼肌的肌腹部分,认为肌肉的起止点是应力的集中点,一旦发生无菌性炎症,肌肉就会疼痛,“痛则不松、不松则痛”、 “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治疗原理必须是针对压痛点所在的部位“去痛致松、以松治痛”。激(触)痛点存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骨骼肌的肌腹上,在肌肉内能够找到紧带区,没有(小结节)触发点,也不会引起疼痛。同时提出附着的激痛点——“位于肌肉肌腱接合处或肌肉之骨头部附着处的激痛点,激痛点会造成肌腱附着点病,是来自于中央性激痛点其的地方,肌腹通常可找到疼痛的触发点,是治疗的主要靶点。触发点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肌肉组织中的触发点还可以被拍摄。每一条肌纤维的中央均可发现触发点绷肌带所无法缓解的肌力牵引力所致。
 
    2.3 治疗原发痛。如果引起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的话,同时对肌腹筋膜部分进行治疗。激(触)痛点治疗肌腹,就是痛在何处治在何处,也认为激(触)痛点会引起的关联痛,必要时治疗肌肉附着处。
 
   2.4 病理特点认识不同 
   
    压痛点认为在肌肉起止点局部存在无菌性炎症。触发点认为在肌肉肌肉组织内可被触知的紧带区的小结节,是肌纤维内肌小结收缩所致。
 
    2.5 治疗手法和刺激量有别 
   
    压痛点治疗用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手法的接触面小。治疗以滑动按压为主,滑动按压都是用指尖而不是用整个拇指的螺面、全屈的指间关节端、手掌的鱼际或全屈脂肪结缔组织之间起到间接的松解,从而阻断了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使肌痉挛(仅有形态改变而无组织变性但激量较大。激(触)痛点治疗以深部推抚按摩为主,将激(触)痛点向深部按压并对着其下方的
骨头。每次推抚到最后就放松一下,然后手指再次放回到开始的部位,并重复以上过程。每次释放压力,新鲜血液就快速流入,并带来新鲜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激(触)痛的肌纤维回复弹性。不是固定对一个位点加压。按摩时,采用快速反复的推抚。不只是朝着一个方向按摩摩时,推抚的动作要缓慢。刺激量偏小。
 
    2.6 所需治疗与作用时间长短不同
   
    压痛点的推拿要求指力达到病变的深层部位,而不是表浅的肌肤。推拿强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准 ,操作中进行滑动按摩的方向要求与肌肉、肌腱或神的软组织受到或多或少的损伤
,损伤需要2~3天方能复原。
 
    激(触)痛点治疗以触痛点按摩为主,每点15——20秒,采用短时反复的推抚而非固定的压迫,间断活动的按压可以使你压得更深,且引发的疼痛也较轻,稍微超过患者的忍受度。将触发点向深部按压并对着其下方的骨头。每次推抚到最后就放松一下,然后手指再次放回到开始的部位,并重复以上过程。每次释放压力,新鲜血液就快速流入,并带来新鲜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助于触发点的肌纤维回复弹性。
 
    2.7 痛点按压的疗效反映的不同
   
    压痛点有的并无自觉痛,压了才会痛,按压后患区疼痛可立竿见影减轻甚或消失。

    治疗原理归纳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即通过拇指指端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对肌肉、筋膜等骨骼附着处中丰富的神经末梢与其周围炎性脂肪结缔组织之间起到间接的松解,从而阻断了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使肌痉挛(仅有形态改变而无组织变性但征象严重)随之放松,可立竿见影消除疼痛。 同一痛点上两次推拿的间隔时间为3~4天。一般慢性轻症病例,经3~4次推拿后,痛点可消退。激(触)痛点一般有自觉痛,一个度容易激发、极端敏感的触痛点。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压痛点,按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可扩散到周围或远端部位引起激惹感应痛。当对其施以压力时,它们会很敏感,产生疼痛感,非常轻微的压迫或紧张就可以激活触痛点。激(触)痛按摩对肌筋膜疼痛非常有效,在一周内看到明显的效果,通常仅需要一二天。要求有完整的治疗周期。
 
   3. 体会
    压痛点解剖特点——规律性地分布于软组织的骨骼附着处;同时根据需要治疗肌腹部。激(触)痛点解剖特点——总是来自于每条肌纤维的中点,是治疗的主要靶点,有时也治疗骨骼附着处。
 
    压痛点检查和治疗是软组织外科学最为重要的基本功,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建立在对应补偿调节和系列补偿调节两种学说的基础上的。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是基础,
压痛点的性质、分布部位及其传导有循行规律,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压痛点的检查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有积极重要意义。
 
    总之,激(触)痛点与压痛点是临床客观存在的,是前辈对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成果,有共性亦有个性,是软组织疼痛临床治疗的导师,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