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看!这位特级教师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来上课......  | 思想堂

 神气哥 2019-06-12

      欢迎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好老师”微信,点击标题下方的“好老师”可以订阅哦!

      你会觉得和学生沟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在课堂上,你的表达技巧、你的语气节奏、你的沟通方式,有没有融入到你的教育教学设计之中呢?

      英语特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张宏丽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

      她把苏格拉底式对话,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中,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慢”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对话课堂”的教学主张。

      “苏格拉底式对话”在哲学上是指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助产婆”般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宏丽的课堂,看看她的对话教学有哪些独特的理念和方法!4大步骤,帮你理解如何建立“对话课堂”的教学模式——

      张宏丽:

      二十七年来,我在且思且行中褪去青涩,在教书——管理——研究过程中,对话学生,对话教师,对话课堂……不断的对话让我逐步跳出学科看教育,从中深刻领悟教育的真谛——教育是慢的,个性的,符合规律的。

      展开剩余89%

      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尤其他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苏格拉底从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而“对话课堂”引入的正是这种智慧模式。

      1.对话课堂的理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

      从本质上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

      “对话课堂”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建立精神相遇关系的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课堂,是以任务的达成和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的课堂。“对话课堂”中,对话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应首先指向理解。

      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表观点和表现自我,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真实动态的生成。在对话与倾听中,课堂教学的速度看似慢了下来,教师略带探究意味的话语速度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慢的。但是,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2.对话课堂的前提

      创设主题情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通常存在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

      就“教”而言,教师脱离语境孤立教学词汇、枯燥机械操练句型语法,显然忽视了教学原则的遵循与教学策略的利用;从“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同样忽视学习策略的利用,被动学习知识。

      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具有一定的说明性:T: Let’s read this word “programme” Ss: programme T: Let’sread it one by one. S1: programme S2: programme S3: programme 很显然,教师在教学单词 programme 一词时,脱离语境。

      其实,一个外语单词的真正掌握,大约需要有10到12次的有意义的接触。所以,停留在机械跟读、抄写状态下的词汇学习是无法真正掌握单词的。

      为此,英语教师有必要构建一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而后教师再依据学情、教学内容、课型进行变式。根据英语语言学习的性质,我们采用隐性的归纳法,注重情境体验、发现探索、归纳总结、交际运用,将模式定为在主题情境中对话课堂。(如图所示)

      针对不同的课型,该教学模式也应有相应的变式。如在阅读教学中,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将静态个体阅读与动态小组互动学习相结合,在对话中加深对所阅读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再如,语法教学突出语言操练要在真实的对话中进行,语言的掌握要在交际运用中不断习得。

      3.对话课堂的关键

      追问:设计开放性问题打开孩子思维

      “对话课堂”使得教师更多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在师生对话中,不仅设计展示型问题,即封闭型问题,更多地是设计参考型问题,即开放型问题。基于参考型问题的对话,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追问,这种追问包含着对正确问答的追因,对错误回答的追究。对学生回答进行有效的追问,打开了学生思考的门户,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现以笔者在2012年第三届全国未来教育家论坛上所执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was your holiday? Lesson1为例加以说明。在执教该课时,有这样几段理解型对话:

      对话1:

      (这段对话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I spent…. I ate…. I saw介绍自己今天上午在哪里度过的,以及吃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的基础上,请学生两个人为一组就2012的假日旅行进行相互问答。S2在第一次回答问题时显然没有运用正确的时态。)

      S1: Where did you go during the winter holiday?

      S2: I go to Beijing.

      T: Everybody, where DID Tom go? He WENT to Shanghai or Beijing?

      S3: He went to Beijing.

      T: Really? How is Beijing, Tom?

      S2: It’s fantastic.

      在这段对话中,教师的追问“Everybody, where DID Tom go? He WENT to Shanghai or Beijing?”旨在对错误的回答 “ I go to Shanghai。”进行追究,教师在问句与答句中特别强调两个词“did”与“went”,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又使得语言交际在对话中递进。

      对话2:

      T:I am a book Fan. What about you?

      S1: I am a basketball fan.

      S2: I am a football fan.

      S3: I am a ….(学生一直想不起该说些什么)

      T:Are you Guo Degang’s fan?

      S3: No, but I am Messi’s fan.(学生们开怀大笑)

      教师将对单词的理解放到对话中进行,将原本的单词机械操练同样上升为意义型操练。此外,教师在此是语言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语言学习的帮手。当学生一时间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巧妙提问,避免了尴尬,同时也提示了学生,找到回答问题的路径。

      对话3:

      S1: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holiday?

      S2: I spent my holiday in Dalian.

      T:Why did you go to Dalian?

      S2: Because it’s near the sea.

      Why did you go to Dalian? 本不是本课书的核心语句。但是基于Why的课堂有效的追问,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言语空间,生成了更为丰富的语言交流,让学生在丰盈的语言润泽中实现了更好的语言发展和生命成长。

      对话使这节课“活”了起来,这个“活”字,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语言运用的活跃。这样的对话同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4.对话课堂的灵魂

      5E要素:体验、探究、交流、拓展、评价

      (一)体验(Experience)

      在对话中,教师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创设主题情境,将有意义的语言以全面、完整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实现语言学习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来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他们将会超过语法障碍,在生动活泼的交流中满怀期待甚至是不由自主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愉快学习氛围中提升英语素养,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迁移,从而激活语言的生命力。

      (二)探究(Exploration)

      在对话中,教学活动聚焦发现探索,英语学科的探索过程其实就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学生在自然习得的状态下,教学语言与语言教学融会贯通,所学语言知识之间建立起了自然联系,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意义理解和知识建构,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交流(Exchange)

      在对话中,学生是积极的思考者,通过彼此的互动交流来建构知识,学生的话语参与和对话协商必将促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四)拓展(Extension)

      在对话中,语言知识被拓展迁移到丰富的情境中。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参与各种事件活动。只有在活动中感知,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迁移,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激荡出思维的火花。

      设计精巧的拓展环节往往与课堂教学的导入首尾呼应,从而使整堂课的流程贯穿于情境之中,正可谓基于情境、在情境中、为了语言的运用与生成。

      (五)评价(Evaluation)

      在对话中,学生在相互认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即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具体任务,发展学生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对话中,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我发现,在对话与倾听中,课堂教学的速度看似慢了下来,教师略带探究意味的话语速度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慢的。但是,诚如佐藤学所说,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知识在“对话课堂”中,经历了情感的加温

      对话课堂,使教师对那些一味追求快节奏、大容量,忽略学习者自身的学习体验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做法引起反思。“对话课堂”使得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了人类情感的加温,这样的知识才能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并适时地被合理地加以利用。

      事实上,作为双向交往的对话远比单项的灌输需要更多的时间,人类情感的加温同样需要时间,学生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势必也需要时间。为此,小学英语教学真的需要在对话中慢慢进行。

      本文编辑 | 程恺伦

      责任编辑| 程恺伦

      本文摘编自张宏丽老师文章

      感谢张宏丽老师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给张宏丽老师提问题啦!

      亲爱的老师,您有哪些教育教学难题想要问问张宏丽老师吗?给“好老师”后台留言吧,您的提问很有可能被我们带给张老师,得到她的回答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