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理)占位、鞍区--鞍区动脉瘤并血栓形成

 goodluckchao 2019-06-12

导读:

动脉瘤常见,但是完全在鞍区内的少见,巨大并血栓形成,且经病理证实,值得学习!谢谢。

病历摘要       

女,59岁,河南籍

主诉:间断性头痛1年半并左侧视力下降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年半之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的头痛,急被家人送入医院住院治疗,经过入院后行颅脑CT见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积极对症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此后有间断性头痛及头晕,程度时轻时重,未重视,约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视力急剧下降, C T检查,发现鞍区占位。




鞍区动脉瘤并血栓形成

最后诊断

文献学习

鞍区动脉瘤

是指位于蝶鞍及其附近结构的脑基底动脉环前半部的动脉瘤, 多数起源于Willis 环分叉处,少数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鞍区动脉瘤临床以鞍上和鞍旁多见, 鞍内者少见, 鞍区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1%~2%。

颅内动脉瘤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外,也可出现颅内占位的表现,少数动脉瘤瘤体位于鞍区,并可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如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等,有作者将此类动脉瘤统称为鞍区动脉瘤。鞍区动脉瘤临床上不多见,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与其他鞍区占位病变有相似之处。

鞍区动脉瘤是脑基底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张。好发于颈内动脉的虹吸部,常发生在鞍上、鞍旁,瘤体完全位于鞍内者少见,常见临床症状的产生与周围组织的损害密切相关,表现为视力视野改变、眼外肌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头痛和内分泌改变等。但因其病理基础,其影像学表现又具有颅内动脉瘤的特征性表现。

影像学表现

Daniels在比较了鞍内脑膜瘤、颅咽管瘤、动脉瘤、转移瘤和垂体腺瘤的CT后发现,钙化是鞍内脑膜瘤、动脉瘤和颅咽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偏心是动脉瘤的另一个主要CT表现。

鞍区动脉瘤影像学特点

是鞍区动脉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鞍区动脉瘤CT 表现多为高密度类圆形病变, 与某些垂体瘤易混淆。但动脉瘤钙化较常见, 垂体瘤较少有钙化发生。而其在MRI 上表现较复杂。Connor 等认为当动脉瘤血流较快时, MRI 主要表现为流空效应, 但当血流较慢或涡流时则为不均匀的T1 信号, 当有明显血栓形成后则为高信号, 典型者可呈同心圆或靶环征, 但多为偏心改变, 增强后多有明显

参考文献:

1:李瑗,陈铭MRI及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对鞍区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12期 

2:步星耀, 邢亚洲, 鞍区动脉瘤临床诊治*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第24 卷第3 期· 239 ·


编辑:伊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