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丹:这些汉字背后,竟有这么好玩的故事和丰富内涵!

 yllxd9999 2019-06-12
 读

喜欢国学的人,无论贫富,他们的内心是强大的,充实的。

这两年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陆续火爆,国学热潮又一次回归。其实国学与其说它是知识,不如说它是一种价值观,中国古人的处事哲学,生命智慧全部藏在国学和汉字里流传下来。你会发现喜欢国学的人,无论贫富,他们的内心是强大的,充实的。

汉字是国学的根本,了解象形字的历史,汉字的演变更有助于理解古人智慧。

你可知道,思字上半部分其实不是田?

你可知道,有人用“瞽”这个字来说某人,其实是在骂人吗?

你可知道,祖宗其实不是一个人吗?

你可知道,性和情的关系吗?

你可知道,恨、憾、怨三种情绪的区别?

你可知道,文最早的意思是胸前有文身的人?

你可知道,“左财右灾,还是左灾右财”?

其实汉字早就告诉你了这些答案。

头脑加心灵共同工作的状态,才叫有所思

《说文解字》里说:“思,容也,从心囟声。”我们过去都以为思的上半部分是个“田”,其实不是。从篆文字形来看,上半部原来是囟门的“囟”。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婴儿,颅骨上方有一块尚未完全闭合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囟门。“思”字上方现在演化成“田”的这个部分,原本是指人的头脑;而下面是心字底。说白了,就是头脑加心灵共同工作的状态,才叫有所思。

大家或许会问:你说“从心囟声”,囟门这个“囟”跟我们今天思想的“思”读音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可能用“囟”去表示“思”的音呢?钱玄同先生在《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这本书里,曾经专门说过这个问题。他说:“囟思双声。”原来在上古音部里面,囟跟思的字音,声母相同。所以就把它们的读音归在了一类。《说文解字》不是说“思,容也”吗?它其实是一种安静的、深入的、有容量的思考。

不管我们看见了什么,在现象上每个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人这一辈子见过的世界有许多是相同的,但思考出来的结论却有天壤之别。很多人都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过,为什么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很多人都看过水壶开的时候,壶盖子扑扑在跳,为什么瓦特从中发现了蒸汽机的原理?并非我们平时没有见过苹果落地和壶盖跳动的现象,是因为我们没有像牛顿、瓦特他们一样思考。

《有所思》

汉乐府诗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于丹趣品汉字(全两册)


祖宗其实不是一个人


宗,上边是“宀”,像房屋侧视的形状,表示字义与房屋有关,下边是神主牌的象形。合起来表示宗庙,就是放置祖先神主牌的房屋。《说文解字》:“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很明显,“宗”最初的意义今天我们并不常用,常用的是指祖父辈以上的祖先,比如说列祖列宗。从祖庙的本义,是怎么引申出祖宗的意思呢?

今天我们提起先人,往往是“祖宗”两字连用,那祖与宗的区别在哪儿?“祖”的甲骨文并不从“示”。 关于甲骨文“祖”字的造字缘由,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也有人认为是神主牌的象形。

“祖”字的金文和小篆字形很相似,都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示”旁,这说明“祖”的字义与祭祀或鬼神有关。

《说文解字》:“祖,始庙也。”祖,是最开始的宗庙。换言之,始祖庙则称为“祖”,始祖之后的历代先人的庙才称为“宗”。其实,从帝王的庙号,就能窥见祖与宗的关系。

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比如说唐高祖与唐太宗,宋太祖与宋太宗。而祖宗连用就泛指祖先。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感情不要用错恨、憾、怨

“恨”和“憾”都是对自我的不满足,是内在生发的无力感,比如面对时光易逝,联想到自己韶华难再,或是士子已至暮年却依然功名未就,怀才不遇,心中就很容易生发一种“恨”,如前面提到的《玉楼春》以及杜甫的《春恨》等等,这是来自内心的对自己人生的遗憾。

“怨”则不同,“怨”是外向的,是对别人不满,责怪别人。“怨”不仅表示轻微的抱怨,更经常表示深刻的仇恨,成语“天怒人怨”、“怨声载道”中的“怨”都是仇恨的意思。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发现没有?“怨”在古代侧重于“仇恨”,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恨”;而“恨”在古代的意义侧重于“遗憾”,近似于现在所说的“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意义侧重点好像来了个对调。

“恨”、“憾”、“怨”尽管有些消极,但都是人正常的情绪,有时候这些情绪也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体验。但我们也要注意平衡好自我的喜乐情绪,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悲欢喜乐同在,才是人生的常态。

《玉楼春·春恨》

北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于丹趣品汉字(全两册)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

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与情皆从心。性即心之理,情即心之用。”

左边一颗心脏,右边是个“生”。“生”既是它的表音符号,同时也有一点意思。古代的“生”跟“性”是读音相近的。《说文解字》上说得好:“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就是说性的本义是指人性,它是从阳气的,是从人性至善而来的。

咱们今天不是把性情连用吗?那你说什么是情呢?韩愈在他的名作《原性》中说过:“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你看这句话说得明白吧?说人的本性是原生的,而人的情要靠外在的东西触发,所谓触景生情。人眼前看见山水、看见秋色、看见春光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产生出不一样的感情。情有感而发,是要有外在的接触、要有引子的。大家来看“情”字的小篆:

左边还是这颗心脏,表示跟内心有关;而右边的“青”,当然是它的音符。所以《说文解字》这样说:“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这就有意思了,“性”是从阳气的,而“情”是从阴气的,由意念所动。

往上追溯,《礼记·礼运》就说过:“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七种由外物引起不学就有的本能情感或者心理状态,就叫人情。我们今天常说“七情六欲”,很多人说“七情”是喜、怒、哀、思、忧、恐、惊,就是从《礼记》这里转化而来,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文字中隐藏的含义还有很多,我们总说“听话听音”,你能听懂对方没说出口的心里的意思吗?如果你不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你怎么能知道他内心隐含的想法呢?所以说国学隐藏了无数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推荐书目

这些有文化又好玩的汉字解读,来源于于丹的新作《于丹趣品汉字》。

于丹的45堂汉字文化课,包含118个常用汉字,注释知识点+古诗词解读+传统故事+生僻字注音。随书附有30个于丹讲汉字课程小视频二维码,随扫随看!

同时,于丹还出版了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作为前书的姊妹篇,这部书介绍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24个节气、14个传统节日,帮助孩子从汉字中读懂中国文化 。

书名:《于丹趣品汉字》

作者:于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