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锦先生 六一将至,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的小孩子们和大孩子们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近期和同修们讨论的偶然中,看到一个局(八字): 乾: 甲 乙 丁 癸 子 亥 未 卯 分享这个案例的同修当时提到了这位男士的特征:家内外判若两人。在外对人客客气气,谦卑低调,在家对老婆各种挑剔,横眉冷对,打击践踏。问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学过的同修都不难看出,内盘是:癸水灭丁火,他自己扮演了癸水,丁火的位置让给了老婆。这个癸水来自年上的子水。我当时论:这个人童年不开心,过得很阴郁,不仅是子水的坎卦,子未穿还必发生。童年的不幸导致了他现在的种种扭曲行为。 第二天同修找机会和当事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反馈说:他的整个童年,长期充斥在妈妈和外婆的打骂中,极其自卑,童年留给了他巨大的阴影。在他爷爷去世时,老家习俗要让小孩儿坐在棺材上出殡。很不幸,他就是那个小孩儿。那么小的孩子,被吓坏了。后来长期晚上做噩梦,梦境都是在恶劣环境中踩空,然后坠落。他总是被梦境吓醒后狂哭。那种童年的阴影带给他的是一辈子难以磨灭的恐惧,害怕和无助。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了了他对老婆的那种否定,打击,谩骂,大都源自于童年的那些悲惨和苦楚。那些苦难和悲愤化成了心底的怨恨,伴随了他几十年,让他在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同样以苛刻待之。祖先宫的子水透癸水,这些阴霾,透在了他的时柱,他的子息宫。如果不被疗愈,他的老年时期依然会不断回忆这些过往,他后代的血液里也会镌刻这些恐惧痛苦的印记。 我们常说:我们孑然一身,生的时候一丝不挂,走的时候空无一物。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生下来其实就带着遗产,所谓的祖先宫,我们的年柱,就是血脉遗传的基因。伤和天赋一样,都会被祖辈传承下来。我们的血脉里究竟遗传了什么天赋?究竟带着怎样的伤?通过五行学习,我们都能更清晰和明了:了解,接受,疗愈我们的伤,尽可能发挥我们的血脉天赋。 每个人的世界能看到的像,接触的人,遇到的事各有不同,这样就构成了五彩斑斓和纷扰复杂的内外两个世界。有些人的瞳孔里看到的总是美好,愉悦,幸福,希望;而另一些人的眼眶中,看到的总是苦痛,阴霾,悲哀,失望。这些都和我们童年走过的旅程,留下的印迹息息相关。 在我的世界,用五行的角度去理解和阐述,总是容易遇到一些陷入困境,落入低谷,被伤痛困扰的人。事实上我自己也曾经一度带着原生家庭的伤,跌跌撞撞,步履蹒跚的走到今天。那个内在的孩童,也是遍体鳞伤。我的福报让我有幸接触到了阴阳五行,也有幸走上了自我疗愈的路程。关于自我疗愈,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粗浅观点: 第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夹杂着伤痛的,只是深浅不同,影响不同。通过五行看,有些伤来自祖先的血脉传承,有些来自从小生长的原生家庭,(就像上面那位家里家外表里不一的男士一样),有些来自成长中的经历……想将生命中所有的伤全部疗愈,是不现实的。就像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一样。完美的那是佛,是人景仰,信仰的那个至高点,是极尽追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尽头。完美无缺不是人本身,也不是生活本身。所以首先要接纳自己的伤,允许它与我共生,这也就是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 第二,并不是每一个伤痛,无论大小都必须去疗愈。人一生中会经历太多的坎坷,曲折,苦痛。试想,如果每个挫折都叫创伤都要疗愈的话,那这辈子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就每天忙着疗愈和抚平伤口,每天回顾和舔舐自己的创面,从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周而复始,没有止境; 第三:生活中其实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自我疗愈,就是“爱自己”。怎么爱自己?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方式。小到生活中女孩儿们每天为自己涂抹护手霜,保持一双辛勤的手柔软温暖;请自己吃一顿想吃却一直没时间吃的大餐;送自己一件喜欢已久又舍不得买的衣服;大到下决心离开那个不够爱你珍惜你的人,转身去过自己更快乐轻松的生活……这些都是“爱自己”的表现和行为。 “爱自己”最根本的精髓在于:在意自己的感受,觉察并引导它。无论喜怒哀乐悲恐思,都能发自内心,为“心”所控,和自己的灵魂为一体,进而转化成自身的能量。不畏过去,不惧将来,活在当下。 第四:五行的同修们都懂,在某一些流年大运的时间节点是特别适合自我疗愈的,特别是那些曾经受伤的年份。重新给境域里填一些美好的内容,是有助于修复自己的伤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个男孩儿,在子水,癸水的大运,流年,都有机会疗愈和自我修复。他一个人的疗愈和修复,就能改变整个婚姻和家庭的状态,对后代也会起积极的作用。 著名的法国文学家思想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话: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翻译成中文就是: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借此献给所有在成长经历中受伤的小孩子们,大孩子们,愿我们内在那个曾经受伤的小孩儿能有机会得到疗愈和修复。即使生活以痛吻我,我却依然报之以歌。 |
|
来自: 妙瑜kj88xne46z > 《啄木鸟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