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尖建筑 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这种建筑叫攒尖建筑。古典园林中各种不同形式的亭子,如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亭等都属攒尖建筑。在宫殿、坛庙中也有大量的攒尖建筑,如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国子监的辟雍,北海公园小西天观音殿,都是四角攒尖宫殿式建筑。而天坛析年殿、皇穹宇则是典型的圆形攒尖坛庙建筑。本文就按不同分类做简要介绍。 四角攒尖建筑 (无斗拱小式单檐四角亭) 四角攒尖建筑构造比较简单,是攒尖顶基础的构造,平面呈正方形,一般有四颗柱,屋面有四坡四坡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屋脊,四条脊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攒尖,攒尖处安装宝顶。 六角攒尖建筑 单檐六角亭平面有六颗柱,呈正六边形,屋面有六坡,相交成六条脊,六条脊在顶部交汇成一点,攒尖处安装宝顶。 五角攒尖建筑 五角亭以单檐亭居多,重檐者较为罕见。单檐五角亭的基本构造与四角、六角、八角亭几乎没有多大区别,唯有趴梁的构造方式较为特殊。 圆形攒尖建筑 体量较小的圆形攒尖建筑,平面常用六颗柱,称为六柱圆亭。 北京天坛双环万寿亭,同样用六根檐柱拼接,内侧柱为后期加固 八角攒尖建筑 单檐八角亭的构造与六角亭相似,平面有八柱,呈正八边形,屋面有八坡,相交成八条脊,八条脊在顶部交汇成一点,攒尖处安装宝顶。 ![]() ![]() 多层攒尖建筑 为了登高远眺,有时在园林中也建造多层亭,如景山山顶万春亭、颐和园景福阁、苏州拙政园浮翠阁等。 拙政园浮翠阁,八角重檐攒尖顶,平面为不等边的八角形,其长边宽为2.53米,短边宽为1.81米,楼面高为3.87米,上层檐高为2.60米。 浮翠阁底层平面图 ![]() 浮翠阁正立面图 ![]() 浮翠阁构架剖面图 ![]() 浮翠阁构架仰视图&雀宿檐详图 ![]() 颐和园前身清漪园时期的昙花阁,乾隆十九年(1754)修建,毁于英法联军,其周边环绕六座牌楼,转折处设有上置须弥座六座。这种环形中心式构图是佛教曼荼罗道场的再现。 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时期的景福阁 景山公园万春亭,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