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人生的五层要素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6-13

嗨,你好,我是懂爸。欢迎来到《读懂之道》研习社。

上一堂课,我们主要交流在日常教育子女过程中,父母家长很难看到孩子的真相。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种非常有效读懂人的方法。

先来听个故事。

清朝晚期有两支以地域命名的军队,一支就是以曾国藩为领袖的湘军,以湖南人为主;一支以李鸿章为领袖的淮军,以安徽江淮一带人为主。

据说,淮军建立之初,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拜见老师曾国藩,恰好碰到曾国藩饭后散步。待他回来,李鸿章请求传见那三个人。曾国藩说不必了,李鸿章很吃惊地问为什么。

曾国藩解释道,第一个人不敢仰视,必定是一个谨慎细微、老成厚重的人,可任一般官职;第二个人当面恭敬,正视不乱,背地里左顾右盼,必定是阳奉阴违之人,不可重用;另外一个人始终挺拔而立,目光凌然,是一位大将之才。

后来,曾国藩预言的那位大将之材,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并官至台湾巡抚的淮军将领刘铭传。

你不禁要问,曾国藩为何仅仅是顺便路过,甚至都没正眼瞧过三个人,怎么就能识人这么准呢?

曾国藩虽是用眼睛余光,但清楚看到三个人的行为举止和神态气质,通过这最外层与他们的角色结合起来,就能看到他们的精神品质。通过其精神品质可推断出其能力范围,从而判断这三个人未来的任用方向,和能够达到的高度。

这么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识人过程,蕴含了曾国藩对一个人五层要素的判断和未来的发展。

湖畔大学梁宁,在关于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中,提到《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给她的启发,她主要用这个框架来介绍互联网产品的五个要素。

我在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也来谈谈一个人的人生五层要素。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方法就是用剥洋葱的方法来认识一个人的人生要素,可以分为五层,从外向内分别是表达方式层、角色定位层、资源框架层、能力范围层和精神内核层。

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呈现成什么样的人,是由他具有的五个层次的选择和叠加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一层一层来认识。

01 表达方式层:察言观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来认识表达方式层。表达方式层是一个人的最外层,通过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精神气质等来表现。

回想一下,你们谈恋爱时是一见钟情吗?

文坛伉俪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就应了一见钟情这句话。1932年的某天,两个人相识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里,就在看见对方的第一面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温文尔雅的钱钟书急忙解释自己没有婚约,而貌美可人的杨绛也说自己没有男朋友。两个人想着什么呢,不用解释也懂得对方的心思。两人一见钟情,侃侃而谈。两个人在一起学习,一起读书,一起谈笑世间风月。两个人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几年,一起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可这样也见证了他们坚不可摧的爱情。

虽然爱女阿圆因病去世,对杨绛来说是件不幸的事,可在杨绛后来的作品《我们仨》中,对以前的回忆充满着满满的幸福。

这个故事说明,表达方式层,对一个人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非常重要。

当然,通过表达方式层,形成错误判断的例子就更多了,你可以自己试着找找。

而故事中的曾国藩,毫无疑问,就能通过一个人的表达层来识别人。

02 角色定位层:人生如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来看人生的第二层要素:角色定位层。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是先从别人的孙子孙女、儿子女儿做起,后来角色不断增加,成为哥哥姐姐、同学、朋友、恋人、同事、合伙人,还成为别人的爸爸或妈妈、爷爷奶奶等。

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你很容易了解自己男朋友在变成丈夫后的行为差异。

不少年轻的妈妈,抱怨孩子的爸爸,回家就知道躺沙发看手机,不做家务不带孩子。因为一个人的角色变了,表达方式也就变了。

所以,只感受到表达方式带来的快乐,没有认清背后的角色定位,会带来对人的判断错误。

03 资源结构层:寒门与贵子,门当与户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上两层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下面看看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人生随着成长会积累各式各样的资源,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是多样和多变的。

一个孩子,人生拥有的第一份重要资源就是父母和家庭的资源。家庭资源是影响非常大的资源,包括财富、权利和人脉关系等。

同是八零后,王思聪可以轻松拿一个亿,创业练练手,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就需要靠自己去奋斗。

资源结构不仅包括有形的,还包括无形的资源。研究读懂孩子、培养孩子,我们都会感受到优秀家族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对这个家族后代的滋养。比如钱学森所在的钱家,家风家训浩然正气,培养出大量人才。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显示,70%的家族企业没有传到下一代,80%的家族企业不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企业能够传承到第四代还在经营。

一个人到底能不能很好成长,资源层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还不是最关键的。

资源毕竟只是资源,能否转化成人生所需的能力或精神内核才是关键。

04 能力范围层:有所为有所不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能力范围层,表示的是确定一个人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的能力。

这一层已经是一个人的非常内在信息了,没有高超的识人术,往往从表面很难看到它的真实面目。

我在清华校园里散步,经常会碰到衣着特别简朴的老教授,他们有时步行、有时推着自行车。他们看上去很普通,但他们在自己领域的研究能力,可能就是中国顶级专家。

一个人一生会培养无数能力,能力圈也在不断变化。但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是认识自我存在的能力。这个能力也就代表着一个人是否能认清自己的人生战略,确定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那个大事。

当一个人找到人生大事之后,他的能力范围圈将极度聚焦,紧紧围绕着人生大事构建资源,人生角色也将相对简单,表达方式将更加真实、真诚。

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大事,他的能力圈变化可能就会更加随机,资源会大量浪费或冗余,角色定位也会飘忽不定,表达方式就会随之变化。

所以能读懂孩子的父母,都会把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作为培养子女一件非常重要指标来抓。

这个志向虽然未必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但作为孩子成长的阶梯,它会有效提升孩子的能力范围圈。

05 精神内核层: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用曾国藩的另一个小故事来,帮助我们认识一下精神内核。

书中记载,道光十二年,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比前五次的失败,更让他受打击的事发生了,当时湖南省的教育厅厅长,批评他“文理太浅”,以捐生注册。

捐生指成绩还凑合,但当秀才又显不足的考生。如果第一次科举,获得捐生,也还不错。

然而这是曾国藩第六次考试了,捐生身份对他而言,不亚于当头棒喝。

这搁在现代,就像一个参加了五次高考都落榜的孩子,第六次却只得了个入围奖,被告知,你这成绩还是不行呀,念你考了这么多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下次你可以免考体育了。

曾国藩的一生的成就,我们都是知道的。被称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就是一位这样的杰出人物,在年青的时候,表现的也是非常普通。

他之所以成就了辉煌一生,是因为他的精神内核层强大,人生战略清晰,他知道这辈子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精神内核层是人生最内层要素,它是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它是人生的核心基石。

人与人的本质差别最重要的就是由这一层引起的。因此,它也是读懂人生的最关键一层。

我们如果在培养孩子时,坚持长期主义,坚持以终为始,就要读懂人生第五层要素。

这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否则可能就会舍本逐末。

小结一下,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人生的五个层次: 1.表达方式层:察言观色                    2.角色定位层:人生如戏                      3.资源结构层:寒门与贵子,门当户对      4.能力范围层:有所为有所不为              5.精神内核层: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下一讲,我们将使用多元思维模型,从人生底层操作系统的角度,来认知自己的孩子。

最后留一个思考题:运用人生五层要素,来看看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你能否清晰的把他们的五层都能表达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