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正:概括的内功和方法,这篇文章给您讲透了!语文提分必备干货

 123xyz123 2023-01-13 发布于湖南

前言

经常有家长问我,马老师,你的课程包括文言文阅读吗?有没有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呀?

为什么要搞那么复杂呢?为什么要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呢?

学习语文,一定要有一种简化思维!

语文语文,其实就是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

听说是语,读写是文。中考、高考都不考听说,那咱们就更应该简化着来,孩子为了提分,学的其实就是中考的“文”,高考的“文”。

所以咱们孩子要掌握的核心技巧就两个,读和写。

读:古文阅读(包括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写:语言文字应用(仿写、扩写、缩写....),还有作文。

马老师就专门研究“读”的部分,不分体裁,只教孩子能掌握的通用核心能力,专治阅读理解丢分重症!

有一种核心能力,阅读部分所有的题型都需要用到它。

那就是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我们解答语文阅读理解最基本的能力

我们所有的文章分析都是从概括开始,如果孩子不掌握,意味着什么

他没法读懂一篇文章,他会概括了,他掌握了这个基本能力

他才能回答一个问题: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读懂文章是解答所有题型的前提!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概括的内功和方法,家长们,可以让您家孩子自测一下是否掌握了这种能力。⬇️⬇️⬇️

01

概括的底层方法

很多孩子概括时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指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在细节性的内容里出不来,概括出来的语言不够准确、不够具体。真正的概括底层方法是什么呢?

第一步:用圈画阅读法进行第一次加工,提取叙述性的内容,得到一个完整的情节【思考:什么是情节?】

第二步:在完整情节的基础上,用六要素分析法进行第二次加工,在完整情节中提取六要素【思考:如何提取六要素?】

第三步:把六要素合并组织成答案。

文章图片1

02

概括的基本原则

概括的基本原则是:忠于原文,反对无中生有,反对过度解读。

概括的信息就是来自于原文,文章中有的,你就概括,没有的你不用凭主观去解读,那就违背了原文的意了。

很多孩子概括起来都是,哎,我感觉是的,我感觉有这么点意思。我说过,一定要条条有依据,如果你觉得是,那你一定要找出依据了,否则就是无中生有。

03

概括的核心切入点

概括的核心切入点,是什么? 是表达方式!

所以就要求孩子能够判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的主要表达方式。

在这个能力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去做文章圈画,去概括

如果孩子掌握不了这个表达方式,给他足够多的方法,他也不会用!

到这里就明白了,阅读理解部分不分体裁,掌握了表达方式这个核心切入点

无论是做哪一种体裁的文章,说明文也好,议论文也罢,孩子都能读懂。

五种表达方式一定要掌握:

叙述:重点分析三类信息:重复信息、发展信息、新信息。

议论: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描写:分析描写对象,对象的状态、特征等。

抒情:分析抒发的是什么情感。

说明:分析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特点等,说明文用得多。

04

概括的核心具体方法

以上三点,是概括的内功,练好内功,再掌握方法,就是如虎添翼了。这里就要提到我们概括内容的四种题型,孩子在整个语文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

四种题型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来考察孩子是否读懂文章。

文章图片2

整体概括题: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问法: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事件概括题:概括文章中的某些事件

常见问法: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本文写了有关“脚下的流沙”的哪几件事?

情节概括题:概括事件中的某些情节

常见问法: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归纳总结题:概括情节中的人、物特点等。

常见问法:说明文中,让你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记叙文中,结合选文具体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翻翻孩子的语文试卷,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总少不了一道题是属于概括题。这种题型分数丢了,说明孩子掌握能力还没学到位。

这四种题型,五张清单就搞定!这里贴出来,孩子背下来也没有,一定要搭配练习使用!

详细解法可跟着我的直播操作,效果更佳哦!

04

小结

跟完第一轮直播的孩子们,已经能熟练掌握概括的内功和方法了,不断有家长和我报喜,孩子又提分了!我非常欣慰啊!

我始终相信,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希望大家不要陷入低效的“假努力”中,其实只要大姐明白了以上我所说的,语文阅读理解没有理由不提分。

码字不易,感谢您的阅读和点赞,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