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中医药到底是什么?

 温暖中医 2019-06-13

首先说一下中医药的定义。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

中医药发源于我国,是中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一种医药学,当然没有必要将其称为“中医药”,所以我国古代并没有一部贯以“中医药”的医学文献。

在古代,中医药有各种代称,如岐黄、青囊、杏林、悬壶等。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

“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

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

从国际上来说,“中医药”作为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许多国家的立法多以“中医药”称呼中国的传统医药,如泰国颁布了《中医合法化条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颁布了《中医注册条例》等。此外,有7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包含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或者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少数民族医药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汉医之外,还有藏、蒙古、维吾尔、傣、壮、苗、彝、铜、朝鲜、土家、瑶、畲、水、拉祜、回、哈萨克、基诺、普米、瓦、羌、土、裕固、东乡、景颇、布依、纳西、黎、白、毛南、仫佬、高山、锡伯、满、达斡尔、鄂伦春等35个少数民族医学。

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用以防治疾病、健康养生的中医药技术方法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医学技术的独特性,主要包括:针灸疗法、灸法类、手法类、外治疗法、内服法、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材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因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因此,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经过炮制的中药降低或消除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药的效果。

那什么是中药呢?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用以防病、治病的一切植物、动物、菌类、矿物、提取物、炮制品及其制剂。

中药与天然药(Natural Medicine)的不同在于后者不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不含有中药炮制品,仅是指临床用以防病、治病的一切植物、动物、菌类、矿物、提取物、炮制品及其制剂。

中药与生药(Phar-macognosy)也有区别,生药从其来源上看,是来自于生物药材,不包括矿物药;从其性质上看是生货原药,不包括炮制品。

植物药(Phytomedicine)来源于植物,包括由境外引入的栽培品种(穿心莲、水飞蓟等)。

民间药(Folkmedicine)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防病治病的生活实践中使用的有效药物。

民族药(Minority National Medicine)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用于防病治病药物的总称。

草药(Herbal Medicine)并非特指草本药材,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民间草医使用的药材,曾一度与中药合称为中草药。

中药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自身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中药广泛的从民间药、民族药、草药中汲取营养,大量借鉴植物药、生药、天然药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融于中药中,融于中药加工炮制方法中。

在借鉴、融合的过程中,指导中药的理论——中医药理论并未改变,但认识中药的角度、深度、广度却得到了补充和发展,这是中药几千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源远流长、繁衍昌盛的灵魂和内涵所在。

岐黄之术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到我们这辈却丢失殆尽,岂不悲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