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文物也可以作证:千年古碑给《三国志》纠错

 思明居士 2019-06-13

汉魏禅代的历史意义

汉魏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桩重大历史事件。朱子彦教授在《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中对此评价道:

公元220年,曹魏代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禅让,是一次了不起的创举,也是中古史上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件大事。

其实,朱子彦教授的观点也是来源于清史学家赵翼,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汉魏禅代一事也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颇有见地的评价。

廿二史札记》:至曹魏创此一局,而奉为成式者,且十数代,历七八百年。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远在尧舜之时,便有禅代的故事,但那是非信史时代的传说,全凭古人口口相传,同时记录在案。随着时间的变迁,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人心中向往的美好传说而已,并非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例如《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段记载,就完全推翻了“尧舜禅代”的传说故事。

原来文物也可以作证:千年古碑给《三国志》纠错

影视剧中曹丕登基

倒是“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这件事,陈寿是记载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后来裴松之又引用了大量史料来还原禅代事件中的各个细节和史实。

——这也是“禅代故事”首次详细地出现在史书之上。

后世曹魏禅让给西晋,东晋禅让给刘宋,都是以“汉魏禅让故事”作为范例来效仿的,这种朝代更替时以“禅代”来运作的传统延续了数百年。朱子彦教授甚至说在辛亥革命之时,袁世凯也是用这个“禅代传统”和清帝达成退位协议的。

话说回来,在《魏氏春秋》中记载,魏文帝曹丕登基后,对禅让之事非常满意,甚至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这个“舜、禹之事”,就是指的“舜和禹通过禅让仪式获得继承帝位”的故事,毕竟此时的《竹书纪年》尚未出土,曹丕确实是不知道“尧舜禅让”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魏氏春秋》曰:帝升坛礼毕,顾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原来文物也可以作证:千年古碑给《三国志》纠错

曹丕影视剧形象

实际上,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汉献帝刘协是不肯主动让位的。但是在他主持的许都汉廷中,大批年轻有为的汉臣早就去魏公国邺都上任,成了魏臣,剩下寥寥无几的汉臣,如杨彪,已是垂垂老矣,无兵无权之人,之前稍有几个对曹操专权不满的汉臣,如董承吉本等人,早就被“定点清除”掉了。

至于远在益州的刘备,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刘备正遭遇荆州覆败,关羽身亡,他一心想去讨伐孙权复仇,也不想去帮助刘协,“匡扶汉室”了。后来,刘备听闻“汉魏禅代”,益州更是流传起“刘协被害身亡”的谣言来,刘备也不去验证传言真实性,反倒急匆匆地给实际还没死的刘协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丧礼,没多久,又欲迎还拒地宣布登基称帝了。

回到延康元年(220),禅代之前,曹丕为了逼迫刘协同意禅让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除了邺都这边,有大批魏臣上书劝进之外,同时他派出一些名臣前去许都劝说刘协妥协。

最终,刘协也清楚自身孤立无援的境地,再三考虑,决定接受禅让,换来体面地下台。

——建国一百多年的东汉帝国终于走到了终点。

禅代仪式时间考证

在《三国志》中,陈寿记载举办“禅代”仪式的时间是在十月28日(农历),而在裴松之加注引用《献帝传》中,则说时间是29日。

《三国志·文帝纪》:庚午(28日),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赦。

《献帝传》:辛未(29日),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岳、四渎……

对此谜团,如果全凭史书记载来判断,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所幸的是,汉魏禅代碑如今还存世。

汉魏受禅碑现存于河南省许昌市繁城回族镇繁昌三国文化旅游景区之中,遗址共有两块石碑,一块叫“受禅表碑”,另外一块是“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均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原来文物也可以作证:千年古碑给《三国志》纠错

受禅碑遗址

在“受禅表碑”上,首句写道:维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未皇帝受禅于汉氏。

原来文物也可以作证:千年古碑给《三国志》纠错

受禅表碑拓本,最右侧写:十月辛未

如此,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说的“辛未”(29日)才是正确的禅代时间。这也是文物作证,替史书纠错的一个经典案例了。

因为“受禅碑”的史料价值极高,所以才能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同时它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唐·李绰《尚书故实》:受禅碑为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谓之三绝。遂后人或称“三绝碑”。

看看,大儒王朗亲自撰文,大书法家梁鹄亲自书写,大书法家钟繇亲自镌刻,这碑文是汉末三位顶尖名士亲自操刀,其艺术价值之高不言而喻。后人称呼此碑为“三绝碑”,这个雅号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