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有一大隐形污染正在伤害着你的眼睛,你真的知道吗?

 华民 2019-06-13

人们都知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没有发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噪光污染,正严重损害着人们的眼睛。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无数悲剧的发生,让人们越来越懂得环境对人类生存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关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但对噪光污染却重视不够。其后果就是各种眼疾,特别是近视比率迅速攀升。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7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为此,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对付近视,见效却不大,原因就是没有从改善视觉环境这个根本入手。有关卫生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据有关专家介绍,视觉环境中的噪光污染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室外视环境污染,如建筑物外墙;二是室内视环境污染,如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三是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簿纸张、某些工业产品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和室内装修采用镜面、瓷砖和白粉墙日益增多,近距离读写使用的书簿纸张越来越光滑,人们几乎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强光弱色”的“人造视环境”中。

目前,很少有人认识到噪光污染的危害。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系数为82%~88%,特别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面高10倍左右,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适应范围,构成了现代新的污染源。

视觉环境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每年给人们造成大量损失。为此,关注视觉污染,改善视觉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关于噪光污染妨碍近视治疗的机制,专家分析说,这种污染作用于人眼之后将会对角膜和虹膜造成损伤,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视疲劳以及视力下降。

很多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认为噪光污染不会妨碍其发挥作用。对此,领导该研究小组的专家对此做出了澄清: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晚上戴镜睡觉治疗!白天无需戴任何眼镜!角膜塑形镜的确是在配戴者晚间休息的时候改变其角膜形态,从而使其白天摘镜后能够获得理想裸眼视力,乃至延缓其近视程度加深。

但是,在没有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白天,近视患者如果没能采取有效措施,眼睛同样会受到噪光污染的伤害,这与是否配戴角膜塑形镜镜片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