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李嘉诚大错特错 看到《李嘉诚:这个社会,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唯有创业才能改变命运!》看得真的是热血沸腾,但仔细想想,文中说的也并非全对,如果都去创业,都没人打工了,这社会岂不是乱套了? 所以我不同意:
我们要抛弃自己是一个打工者的想法,你是在为自己工作。如果你斤斤计较,只想着是个打工者的话,你可能一辈子只会在小职员位置上挂着。“打工”更重要的是学习经验、锻炼能力、获得成长的机会。 齐瓦勃家里很穷,没钱受教育,从15岁开始就到一个山村做过马夫,农民,,但是无论是多么卑微,多么难以忍受的工作,他都做的很出色。但是他也在无时无刻不寻找着自己发展的机遇,三年后,他去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刚一到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决心一定要做这些人中最优秀的一个。他默默的忍受着,努力着,他积累着工作经验,自学建筑知识。 有一次,同伴们都在聊天,玩闹,只有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正赶上经理来工地检查工作,经理走过来看看齐瓦勃的书和笔记,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齐瓦勃成了公司的技师。有人挖苦他装样子,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也不是完全为了钱,我是在为我自己打工,在努力完成我的梦想。只有我的价值远远超出我所得到的薪水,我才能得到重用!”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才会取得进步。 工作时,你在为自己努力,不是为谁打工,你该有自己的梦想,工作只是你前进的阶梯,阶梯稳,你才登的高。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个你需要获得实践经验的机会,那么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许多这样的机会。
通过“打工者”的身份,让你在工作中更了解自己,找寻到自己擅长的东西,在属于你的领域中光彩夺目。 日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中的河野悦子想成为时尚杂志的编辑。她通过不断地面试,终于转职进入盼望已久的知名出版社。但她的工作不是编辑而是校对。即使这样她也不气馁,每天身着超级花哨的时尚服装,挑战校阅工作。工作也由一开始的不喜欢变为了可以将任务顺利完成。在编辑部需要帮助时,河悦凭借自己有校阅的本领对编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最终被公司编辑主编相中,让她正式成为一名时尚杂志编辑。 河悦就是从打工者做起,在工作中掌握了校阅技能,并以此完成了她当编辑的梦想。
江苏其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郑志祥就是个例子。从一个贫穷的农村小伙子,经过四十多年打拼成长为具有近亿资产。他也家境贫寒,从小四处打工,但是有自己的信念,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后来进入学校当炊工,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厨艺知识,自学了中国名菜名点。同时也学习关于企业管理、餐饮管理的知识,积累管理经验。最后,在领导支持下,迈出校门走向市场,成立江苏其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功成名就后也没忘回报社会。近十年来他一直帮助困难学生,也在经营的餐厅设专岗勤工俭学,每年用数万元下乡扶贫,给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送温暖。 有志者事尽成,会奋斗者事尽成,敢打拼者事尽成!不要因为自己是个打工者而限定自己的一生未来的道路。幸福是干出来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太多的人因为不想成为公司“打工者”受制于老板的限制,而选择了创业的道路。但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是真的适合创业呢?创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有许多人满腔激情地创业,最后伤痕累累地又去找工作。你羡慕老鹰居高临下,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位置,凭着风吹草动而探视出目标的所在地,但你若是一只小鸟,在风险与机遇共存的经营活动中,不具备老鹰那样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无法掌控时机,那就还是安心上班。当然,你若具备了老鹰般的本领,那就在托靠真主前提下,稳妥地起步。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不管是打工也好创业也罢,都是因人而异的不同选择,别人的路不可复制,自己的路是要自己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