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妙玉-死于自己的清高

 江山携手 2019-06-13

荣国府的大观园里百花齐放,竞相争荣,桃红橘绿,各有千秋,林妹妹风流婉转,才华横溢,宝姐姐敏秀娴雅,玉润珠圆,探春精明睿智,文采精华,湘云胸无城府直爽娇憨……正是一片春好色,惹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可是,唯有一股清流,似乎无色无味,无欲无求,如清茶解酒般,默默地立在大观园的一个角落-栊翠庵。

翠庵的主人便是妙玉,小说中妙玉出现在第十八回,因为元春省亲时聘买了十个小尼姑,十个小道姑来做法事,因另外见一个女尼带发修行,人物品行极其难得,所以王夫人命人下帖子请来荣国府留备听用,这带发修行的女尼便是妙玉,小说中介绍妙玉也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小姐,才貌双佳,因为少时多病,父母买了许多替身代替她出家皆不管用,后来到底她自己亲入佛地,遁入空门,方才消灾免难,病体痊愈,因为听说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所以随同师父前来观看,不巧她师父又在此圆寂了,她师父原本精通先天神数,临终之前告嘱妙玉千万不可回南,在这里自有结果,所以妙玉便在此地长居下来,又因缘际会地来到荣国府大观园。

妙玉在大观园的出场只有几回,一次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带领众人游览园中景致,一行到了栊翠庵,妙玉在伺候贾母等人品茶时竟然十分厌弃刘姥姥是个肮脏村妪,所以连刘姥姥用过的价值不菲的成窑杯子也不要了,宝玉好说歹说将那杯子要了去送给刘姥姥,妙玉方才依允,还放言说若是她自己用过的杯子摔了也不能送她。刘姥姥可是从贾母,黛玉,宝钗等人处一路游过来的,大家都对她甚为尊敬,态度友好,所以此处可见妙玉为人太过洁癖,性格也甚为古怪。别人是孤高傲世,她竟然达到了孤高嫌世,她嫌弃世人,认为这世道人心肮脏不堪,她不愿与之同流。

而且,与此同时她又单单独叫了宝钗,黛玉来她房内品茶,而忽略别人,为人处世竟毫不忌讳,那她为何不顾他人目光而这样做呢?这就要挖掘一下妙玉的心理,她之所以会单独叫黛玉宝钗品茶,是因为她感觉到了黛钗不俗的气质,这种不平凡恰好能够与她的内心达到共鸣,所以妙玉的内心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高”字。

可也就是在此时,她找到了人生的知己-贾宝玉,宝玉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能够十分了解每个人的心态,只是不愿意去应付那些奔波于经济仕途的王子公孙,所以反而对家中的女儿过于留心用意,他到了栊翠庵,凭妙玉的言语举动就能体会她心中所思所想,而且别人不能容忍妙玉孤高成癖的性情,他不但能容能纳,而且真诚地理解甚至推崇她,所以他与妙玉的确是难得的知己。

再有一次提到妙玉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薛宝琴等人来到贾府做客,恰好赶上第一场冬雪,大家意欲赏红梅消遣取乐,因整个大观园只有妙玉的栊翠庵红梅开的最好,众人因不喜妙玉为人自命清高,孤僻古怪,所以皆不愿意前去讨取,又因为妙玉一向对宝玉青目有加,另眼相看,所以大家群议让宝玉去“访妙玉取红梅”,果然宝玉不负众望,折红梅而归。《红楼梦》小说的这段对妙玉的描写,只是侧面借人之口来描写妙玉的为人处事,就连很少与人交恶的好好先生李纨都说讨厌妙玉为人,不合时宜。

小说中对于妙玉所有的描写,都突出了妙玉的一种天生的性格特点,孤洁成癖,清高傲岸,而且,也正是她的孤高厌世带她走上了人生的悲剧之路,何以见得?我们看看她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从这首判词来看,妙玉似乎最后是由于自己过于清高反而被污染了。这是十分有可能的,妙玉的美貌不同于世人,即使出家了,在接触到外人的时候依然会被垂青,在邢岫烟来贾府做客的时候,大家方知与妙玉是旧交,邢岫烟说过妙玉的往事,说她是因为不合时宜,为权势所不容,才不得已离开远走他乡的。可是妙玉对外诉说她的一段往事正是本文开头所介绍的,说她是为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而远来一观的,与邢岫烟所说不符,那么妙玉隐瞒了什么呢?为哪些权势所不容?这就很有可能是有权势的子弟垂涎于她,而妙玉的清高怎么可能屈从于富贵,所以才会为权势所不容。那么在贾府败落之后,她没有了保护伞,当她再遇到之前的冤家对头的时候,就很有可能躲逃不开,受迫被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