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重要吗?当然了! 身体经过一晚上的空腹状态,急需营养补给,来维持整个上午的能量供应,以保障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长期不吃早餐,营养自然跟不上,这无疑是在透支健康。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刊登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不吃早餐与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尤其是中风相关死亡。 研究作者、爱荷华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Wei Bao博士称:不吃早餐可引起血压升高、食欲改变、还会导致血脂水平的有害变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针对此项研究,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0CC)期间,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了一场“健康心早餐”活动,多位心血管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吃对早餐能护心有人说早餐是‘一天中最初的期待’,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对早餐却少了些期待,为了赶时间,大多数人,不是凑合两口,就是和午餐两餐并作一餐。 不吃早餐可能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所以我们才要向公众普及早餐的重要性,提高我国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水平; 同时也提醒大家:不管什么工作岗位,无论有多忙,都不要忘记吃早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早餐要吃得像皇帝“俗话说,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为什么如此看重早餐呢?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顿饭距离上一餐有十个小时左右,需要补充更多能量。 空腹时间较长会导致早晨血压升高,而常年不吃早餐,会导致相关激素的紊乱,更容易暴饮暴食和肥胖,也会造成血脂水平波动。 相关研究发现,吃早餐有助于降低血压,进而防止血管堵塞等各种心血管事件。 看到这里,吃早餐的人笑了,不吃早餐的人慌了,但又马上找好了借口:每天上班那么匆忙,起床那么难,哪有时间吃早餐啊? 其实,认真吃一顿有灵魂的早餐并不难,只需注意三个方面。 (1)保证三类物质的摄入 ①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 、大麦、燕麦 、高粱)、水果、蔬菜等。 早餐可以吃粥、面条或者馒头花卷等,一定要有,并且保证一定的量。 ② 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鸡蛋、牛奶和豆制品,牛奶最好热饮。 ③ 蔬菜 蔬菜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蔬菜种类,烹调方式以清炒、水煮为主。 (2)早餐不适合吃的食物 肉类:清晨起来,消化系统刚“复苏”,肉类虽然能提供蛋白质,但会加重胃肠道消化负荷,不利于人体功能恢复。 蔬菜沙拉:蔬菜固然好,但早餐要以温热为主,所以沙拉酱不宜过多食用哦。 咸菜、油炸食品:咸菜作为“调味品”食用,量要少;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脂肪含量较多,不宜天天吃哦。 (3)定时定量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胃肠道从“休眠”进入活跃状态,这个状态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长期定时吃早饭,养成习惯,有利于功能状态的转变。 另外,早餐不宜吃太多,以免增加胃肠道消化压力,可以在早、午饭之间吃些水果、酸奶等作为加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