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速记表格(收藏)

 zyh3080 2019-06-14

剂名

组成配伍

功用主治

备注

第一章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君】麻黄

【臣】桂枝

【佐】杏仁

【佐使】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歌诀】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注意】因其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人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速记】干妈贵姓。

桂枝汤

《伤寒论》

【君】桂枝

【臣】白芍

【佐】生姜、大枣

【佐使】炙甘草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歌诀】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注意】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

【速记】大嫂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君】羌活

【臣】防风、苍术

【佐】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

【使】甘草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歌诀】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黄芩地草,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注意】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速记】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

《伤寒论》

【君】麻黄、桂枝

【臣】细辛、干姜

【佐】白芍、五味子、半夏

【佐使】炙甘草

【功用】解表散寒,湿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歌诀】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注意】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蠲juan

【速记】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二、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君】银花、连翘

【臣】薄荷、牛蒡子、荆芥穗、淡豆豉

【佐】芦根、桔梗、竹叶

【佐使】生甘草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歌诀】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注意】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速记】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

桑菊饮

《温病条辨》

【君】桑叶、菊花

【臣】薄荷、杏仁、桔梗

【佐】连翘、芦根

【佐使】生甘草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歌诀】桑菊饮中桔杏荷,芦根连翘生甘草,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注意】本方为“辛凉轻剂”,故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若系风寒咳嗽,不宜使用。由于方中药物均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速记】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君】麻黄、石膏

【臣】杏仁

【佐使】炙甘草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歌诀】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注意】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速记】干妈姓石。

三、扶正解表

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羌活、独活

【臣】川芎、柴胡

【佐】前胡、枳壳、茯苓、桔梗、人参、生姜、薄荷

【佐使】甘草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歌诀】羌独败毒芎柴甘,前胡枳壳茯桔参,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注意】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速记】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穷。

二、 温下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君】附子、大黄

【臣】芒硝、干姜

【佐】当归、人参

【使】甘草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歌诀】附子大黄温脾,芒硝干姜归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速记】当时黄夫人芒于炒姜。

三、润下

麻子仁丸

《伤寒论》

【君】麻子仁

【臣】杏仁、白芍

【佐】枳实、大黄、厚朴   

【佐使】蜂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歌诀】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注意】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皿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速记】布什妈要大白杏。

四、逐水

十枣汤

《伤寒论》

【君】甘遂

【臣】芫花、大戟

【佐】大枣

【功用】攻逐水饮。

【歌诀】十枣非君非汤剂,甘遂芫花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注意】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宜久服。若泻后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去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使用本方应注意四点: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于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四是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速记】甘愿起早。

第三章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君】柴胡(重用)

【臣】黄芩

【佐】人参、大枣、半夏、生姜

【使】炙甘草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2.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歌诀】小柴胡汤和解功,人参半夏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痫此方宗。

【注意】因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速记】生芹菜炒大虾仁。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君】柴胡

【臣】黄芩、大黄、枳实

【佐】芍药、半夏、生姜

【使】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歌诀】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生姜枣,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速记】秦大将军只要半壶枣酱。

二、调和肝脾

四逆散

《伤寒论》

【君】柴胡

【臣】白芍

【佐】枳实

【使】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

【歌诀】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速记】柴草制药。

逍遥散

《和剂局方》

【君】柴胡

【臣】白芍、当归  

【佐】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使】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歌诀】逍遥散用柴归芍,苓术炙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速记】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三、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君】半夏

【臣】干姜、黄芩、黄连

【佐】人参、大枣

【使】炙甘草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歌诀】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枣草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注意】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速记】江大人今夏添草帘。

第四章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君】石膏

【臣】知母

【佐使】粳米、炙甘草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歌诀】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注意】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速记】师母干净。

二、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君】犀牛角

【臣】生地、麦冬、玄参

【佐】竹叶心、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人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歌诀】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角生地麦冬玄,竹心丹参黄银连,清营解毒更护阴。

【注意】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还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速记】牛皇帝住乔丹卖银元。

犀角地黄汤

《小品方》

【君】犀角

【臣】生地

【佐使】赤药、丹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口因,大便色黑易解等。

【歌诀】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人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注意】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速记】单脚扫地。

三、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君】黄连

【臣】黄芩

【佐】黄柏、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纽苔黄,脉数有力。

【歌诀】黄连解毒芩柏栀,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注意】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速记】百子练琴。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君】金银花

【臣】当归尾、赤芍、没药、乳香、陈皮

【佐】白芷、浙贝母、防风、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

【佐使】甘草节、酒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注意】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后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

【速记】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

四、清脏腑热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君】生地、木通

【臣】竹叶

【佐使】生甘草梢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歌诀】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注意】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速记】草地牧猪。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君】龙胆草

【臣】黄芩、栀子

【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车前子

【佐使】柴胡、生甘草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歌诀】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注意】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速记】黄龙归湖泽,山前草木生。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君】桑白皮

【臣】地骨皮

【佐使】炙甘草、粳米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歌诀】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注意】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速记】赶白骨精。

清胃散

《脾胃论》

【君】黄连

【臣】生地、丹皮、升麻

【佐】当归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歌诀】清胃散中连升麻,生地当归丹皮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注意】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用。

【速记】生母当皇帝。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君】黄芩、黄连

【臣】白芍、当归、槟榔、木香

【佐】大黄、官桂

【佐使】炒甘草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

黄腻,脉弦数。

【歌诀】芍药汤内用芩连,榔归芍香大官草,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注意】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速记】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

白头翁汤

《伤寒论》

【君】白头翁

【臣】黄柏、黄连

【佐】秦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歌诀】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注意】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速记】百翁练琴。

五、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君】青蒿、鳖甲

【臣】生地、知母

【佐】丹皮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歌诀】青蒿鳖甲地知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注意】阴虚欲作动风者不宜周之。

【速记】母鳖好生蛋。

第五章祛暑剂

六一散

《黄帝索问宣明沦方》

【君】滑石

【臣】甘草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歌诀】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

【注意】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

【速记】“六一”拾草。

第六章温里剂

一、温中祛寒

理中丸

《伤寒论》

【君】干姜

【臣】人参

【佐】白术

【佐使】炙甘草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歌诀】理中干姜参术草,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注意】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

【速记】草人赶猪。

小建中汤

《伤寒论》

【君】饴糖

【臣】桂枝、白芍

【佐】大枣、生姜

【佐使】炙甘草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歌诀】小建中汤君饴糖,桂枝白芍姜枣炙,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注意】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

【速记】姜枣娇贵药。

二、回阳救逆

四逆汤

《伤寒论》

【君】生附子

【臣】干姜

【佐使】炙甘草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歌诀】四逆汤中附姜草,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注意】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速记】江副将

三、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君】当归、桂枝

【臣】白芍、细辛

【佐】通草

【使】炙甘草、大枣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歌诀】当归四逆用桂枝,辛芍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速记】通知要找心肝归。

第七章补益剂

一、补气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人参

【臣】白术

【佐】茯苓

【使】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炒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速记】白老夫人。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君】黄芪

【臣】人参、炙甘草、白术

【佐】陈皮、当归

【使】升麻、柴胡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歌诀】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陈皮归升柴,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注意】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速记】麻人赶猪,虎皮当旗。

二、补血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君】熟地

【臣】当归

【佐】白芍、川芎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歌诀】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虚滞诸多证,加减运用贵变通。

【注意】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速记】当地传说。

归脾汤

《正体类要》

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炙甘草、茯苓、生姜、远志、酸枣仁、大枣、木香、龙眼肉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矗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歌诀】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姜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速记】大龙草原牧猪,奇人神算将归。

四、补阴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君】熟地

【臣】山萸肉、淮山药

【佐】泽泻、丹皮、茯苓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歌诀】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注意】脾虚泄泻者慎用。

【速记】两山地王,服泻丹。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君】生地

【臣】沙参、麦冬、   当归、杞子

【佐】川楝子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歌诀】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襄,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注意】因制方重在滋补,虽可行无形之气,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药多甘腻,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速记】麦地练狗当杀。

五、补阳

肾气丸

《金匮要略》

【君】炮附子、桂枝

【臣】干地黄、山茱萸、山药

【佐】泽泻、茯苓、丹皮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歌诀】肾气丸主肾阳虚,,附子桂枝干地黄,茱萸山药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济生加入车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

【注意】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此外,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气化不滞,不宜用本方。吴仪洛称:“此亦为虚中夹邪滞而设尔,若纯虚之证,而兼以渗利,未免减去药力,当用右归丸或右归饮。”(《成方切用》)

【速记】贵子腹泻单要黄鱼。

第八章固涩剂

一、固涩止汗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煅牡蛎

【臣】黄芪

【佐】麻黄根

【佐使】小麦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歌诀】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速记】骑马卖牡蛎。

三、涩肠固脱

四神丸

《内科摘要》

【君】补骨脂

【臣】肉豆蔻

【佐】五味子、吴茱萸

【使】生姜、大枣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歌诀】四神骨脂与豆蔻,茱萸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速记】四神将枣子肉喂鱼治五更泄。

四、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医方集解》

【君】沙苑子

【臣】芡实

【佐】莲须、龙骨、牡蛎

【功用】涩精补肾。

【主治】肾虚不固之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歌诀】金锁固精苑子芡,龙骨牡蛎与莲须,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注意】因本方偏于固涩,故相火内炽或下焦湿热所致遗精、带下者禁用。

【速记】龙母脸欠圆。

五、固崩止带

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君】山萸肉

【臣】煅龙骨、牡蛎、白术、黄芪

【佐】白芍、海螵蛸、茜草、棕榈炭、五倍子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猝然血崩或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歌诀】固冲萸芪龙牡术,白芍海螵茜榈倍,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

【注意】血热妄行所致崩漏忌用本方。

【速记】探骑母龙背,潜航筑山海。

第九章安神剂

一、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内外伤辨惑论》

【君】朱砂

【臣】黄连

【佐】生地、当归

【使】炙甘草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侬,舌尖红,脉细数。

【歌诀】朱砂安神黄连草,生地当归可养血,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注意】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引起汞中毒;阴虚或脾弱者不宜服。

【速记】老朱当皇帝。

二、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君】生地

【臣】天冬、麦冬、当归、柏子仁、酸枣仁

【佐】茯苓、远志、玄参、人参、丹参、   五味子、朱砂

【使】桔梗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歌诀】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三参桔,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注意】本方滋阴之品较多,对脾胃虚弱,纳食欠佳,大便不实者,不宜长期服用。

【速记】天王茯三生,二人冬天五更远地归。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君】酸枣仁

【臣】茯苓、知母

【佐】川芎

【使】甘草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咳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歌诀】酸枣仁汤治失眠,茯苓知母川芎草,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速记】令母熊找草。

第十章开窍剂

一、凉开

安宫牛黄丸(牛黄丸)

《温病条辨》

【君】牛黄、犀角、麝香

【臣】黄连、黄芩、山栀、郁金、冰片

【佐】雄黄、朱砂、珍珠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

治中风昏述,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歌诀】安官牛黄开窍方,牛黄犀角麝香冰,芩连栀郁雄朱珍,热闭心包功用良。

【注意】本方孕妇慎用。

【速记】牛主席设想让兵勤练黄金珠子。

紫雪

《外台秘要》

【君】犀角、羚羊角、麝香

【臣】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玄参、升麻

【佐使】黄金、磁石、沉香、丁香、木香、炙甘草

【功用】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主治】温热病,热闭心包及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秘,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或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歌诀】紫雪犀羚麝三石,参麻金石三香草,清热开窍息止痉,热陷痉厥服之消。

【注意】本方服用过量有损伤元气之弊,甚者可出现大汗、肢冷、心悸、气促等症,故应中病即止。孕妇禁用。

【速记】肖二十四元二角炒四箱生金砂。

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

【君】麝香、牛黄、犀角

【臣】安息香、冰片、生玳瑁

【佐】琥珀、朱砂、雄黄、龙脑、金银箔

【功用】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

亦治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歌诀】至宝麝香黄牛角,安息玳瑁冰琥珀,朱黄龙脑金银箔,开窍清热解毒良。

【注意】本方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阴劫液之弊,故神昏谵语由阳盛阴虚所致者忌用。孕妇慎用。

【速记】龙虎射杀雄牛,安带金银角。

第十一章理气剂

一、行气

越鞠丸(芎术丸)

《丹溪心法》

【君】香附

【臣佐】川芎、苍术、栀子、神曲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歌诀】行气解郁越鞠丸,香附芎苍栀曲研,气血痰火湿食郁,随证易君并加减。

【速记】神父治凶猪。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君】半夏

【臣】厚朴

【佐】茯苓、生姜、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歌诀】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注意】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即使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速记】梅核气降下后舒服。

二、降气

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君】麻黄、白果

【臣】半夏、款冬花、苏子、杏仁

【佐】桑白皮、黄芩

【佐使】甘草、大枣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柬,痰热内蕴证。咳喘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歌诀】定喘白果麻黄草,款冬半夏苏子仁,大枣黄芩桑白皮,宣肺平喘效力彰。

【注意】若新感风寒,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皆不宜使用。

【速记】夏天的杏仁黄又黄,冬天的草苏白又白。

第十二章理血剂

一、活血祛瘀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君】桃仁、红花

【臣】川芎、赤芍、牛膝

【佐】当归、生地、枳壳、柴胡、桔梗

【使】甘草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层口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人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歌诀】血府桃红川赤牛,当归桔地枳柴草,活血行气又止痛痛证呃逆潮热用。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归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注意】由于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速记】川牛耕地,当家烧柴,只炒红桃。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君】生黄芪

【臣】当归尾

【佐】川芎、赤芍、红花、桃仁

【佐使】地龙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歌诀】补阳还五芪赤归尾,芎芍红桃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注意】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速记】桃成骑红龙归川。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君】柴胡、大黄

【臣】桃仁、红花、穿山甲

【佐】当归、栝楼根(天花粉)

【使】甘草、酒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歌诀】复元活血柴黄君,桃红山甲归花草,祛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痛加酒煎。

【注意】运用本方,服药后应“以利为度”。若虽“得利痛减”,而病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必须更换方剂或调整原方剂量。孕妇忌服。

【速记】柴贵人山楼打草。

温经汤

《金匮要略》

【君】吴茱萸、桂枝

【臣】当归、川芎、丹皮、白芍

【佐】阿胶、麦冬、人参、半夏、甘草、生姜

【使】甘草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或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歌诀】温经汤用萸桂枝,归芎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注意】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速记】温经汤四物无地方,冬夏吴丹贵人阿草姜。

二、止血

十灰散

《十药神书》

【君】大蓟、小蓟

【臣】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棕榈皮

【佐】山栀、大黄、丹皮、藕汁、萝卜汁、京墨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歌诀】十灰散用大小蓟,茜荷柏茅棕榈煨,栀黄丹皮藕墨汁,上部出血势能摧。

【注意】本方为急则治标之剂,血止之后,还当审因图本,方能巩固疗效。对虚寒性出血则不宜使用。本方为散剂,既可内服,也能外用,但应预先制备,使火气消退,方可使用。方中药物皆烧炭,但应注意“存性”,否则药效不确。

【速记】大鸡蛋黄和小鸡毛,总值百钱。

黄土汤

《金匮要略》

【君】灶心黄土

【臣】白术、炮附子

【佐】生地、阿胶、黄芩

【使】甘草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答白,脉沉细无力。

【歌诀】黄土汤中白术子,生地阿胶黄芩草,温阳健睥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注意】凡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

【速记】嘱咐勤浇黄土草地。

第十三章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川芎

【臣】薄荷、荆芥

【佐】羌活、白芷、细辛、防风、清茶

【使】炙甘草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歌诀】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注意】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头痛,均不宜使用。

【速记】生景穷,草房纸墙薄。

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君】秦艽

【臣】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

【佐】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芩、石膏、生地、白术、茯苓

【佐使】生甘草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唱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适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歌诀】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当,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

【注意】本方辛温发散之品较多,若属内风所致者,不宜使用。

【速记】秦皇拎枪逐二弟,独归川药房制席草膏。

小活络丹(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川乌、草乌

【臣】天南星

【佐】地龙、乳香、没药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歌诀】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

【注意】本方药性温燥,药力又较峻猛,宜于体实气壮者,对阴虚有热及孕妇慎用。且川乌、草乌为大毒之品,不宜过量,慎防中毒。

【速记】二乌龙没乳难活。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君】白附子

【臣】僵蚕、全蝎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喁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

【歌诀】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全蝎合僵蚕,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注意】若属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之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者,不宜使用。方中白附子和全蝎有一定的毒性,用量宜慎。

【速记】蚕服全蝎。

玉真散

《外科正宗》

【君】白附子

【臣】南星、防风、白芷、羌活

【佐】天麻

【功用】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脉弦紧。

【歌诀】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注意】方中药性偏于湿燥,易耗气伤津,破伤风而见津气两虚者不宜使用;肝经热盛动风者忌用。另外,白附子、天南星均有毒性,用量宜慎,孕妇忌服。

【速记】防止驸马抢南星。

消风散

《外科正宗》

【君】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

【臣】苍术、石膏、知母、苦参、木通

【佐】当归、生地、胡麻仁

【佐使】甘草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歌诀】消风散中荆防牛,蝉蜕苍术知石参,当归生地胡麻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注意】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速记】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草地归胡妈。

二、平息内风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君】羚羊角、钩藤

【臣】霜桑叶、菊花【佐】鲜竹茹、羚羊角、茯神木、鲜生地、生白芍、川贝母

【佐使】生甘草

【功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呜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瘼疲,舌红,脉弦数。

【歌诀】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生,凉肝息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注意】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速记】主妇少背菊,领狗上草地。

镇肝息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君】怀牛膝

【臣】生赭石、生龙骨、牡蛎、龟板、白芍

【佐】玄参、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使】甘草

【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歌诀】镇肝息风怀牛膝,赭石龙骨牡龟芍,玄天茵楝麦芽草,肝阳上亢能奏功。

【注意】若属气虚血瘀之中风,则不宜用本方。

【速记】天涯少草龙牡恋,牛鬼折姻缘。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君】天麻、钩藤

【臣】石决明

【佐】山栀、黄芩、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

瑚剃趺。

【歌诀】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速记】天麻钩膝教绝技伏神擒牛众致意。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君】鸡子黄、阿胶

【臣】生白芍、干地黄、麦冬

【佐】生龟板、麻仁、五味子、生牡蛎、生鳖甲

【使】炙甘草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手足瘼疚,形瘦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歌诀】大定风珠鸡子胶,麦地芍牡麻仁草,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注意】若阴液虽亏而邪热尤盛者,则非所宜,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3下焦篇)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速记】贾母卖草鸡,要归阿妈五弟。

第十四章治燥剂

一、轻宣外燥

杏苏散

《温病条辨》

【君】苏叶、杏仁

【臣】前胡、桔梗、枳壳

【佐】半夏、茯苓、生姜、大枣、橘皮

【佐使】甘草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歌诀】杏苏散内前桔壳,茯陈半生甘枣煎,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速记】淑杏夏令前光吃桔皮。

桑杏汤

《温病条辨》

【君】桑叶、杏仁

【臣】香豉、象贝、沙参

【佐】山栀皮、梨皮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歌诀】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香豉栀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速记】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君】桑叶

【臣】石膏、麦冬

【佐】人参、胡麻仁、阿胶、杏仁、枇杷叶

【佐使】甘草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歌诀】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速记】爸妈叫人炒桑杏卖石膏。

二、滋阴润燥

增液汤

《温病条辨》

【君】玄参

【臣】麦冬、生地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成沉而无力。

【歌诀】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

【速记】玄生卖地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君】麦冬

【臣】人参

【佐】半夏、甘草、粳米、大枣

【使】生甘草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歌诀】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速记】夏大人卖炒米。

益胃汤

《温病条辨》

【君】生地、麦冬

【臣】沙参、玉竹

【佐使】冰糖

【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胃阴损伤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歌诀】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地合成方,玉竹冰糖同煎服,温病须虑把津伤。

【速记】玉帝卖砂糖。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君】生地

【臣】玄参、麦冬

【佐】贝母、丹皮、  薄荷、白芍

【佐使】生甘草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1白喉之阴虚燥热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歌诀】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人,时疫白喉急煎尝。

【注意】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据原方后记载:“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速记】袁母可要单卖草地。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君】百合、生地、熟地

【臣】麦冬、玄参

【佐】当归、白芍、    贝母 

【佐使】桔梗、甘草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歌诀】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麦冬桔梗藏,贝母芍药当归草,喘咳痰血肺家伤。

【速记】二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第十五章祛湿剂

一、燥湿和胃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君】苍术

【臣】厚朴

【佐】陈皮、生姜、大枣

【佐使】炙甘草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暖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歌诀】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注意】因本方辛苦温燥,故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速记】生猪肝皮厚。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藿香

【臣】半夏、陈皮、白术、茯苓

【佐】大腹皮、厚朴、紫苏叶、白芷、桔梗生姜、大枣

【使】炙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歌诀】藿香正气陈皮夏,白术茯苓炙甘草,腹厚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注意】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似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速记】江苏夏服甘桔皮,只找箱厚猪白皮。

二、清热祛湿

三仁汤

《温病条辨》

【君】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臣】滑石、通草、竹叶

【佐】半夏、厚朴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歌诀】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朴夏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注意】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不宜使用。用药后不良反应为全身发抖。

【速记】三人扑通滑竹下。

连朴饮

《霍乱论》

【君】黄连、厚朴

【臣】石菖蒲、制半夏

【佐】香豉、焦栀、芦根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歌诀】连朴饮用夏菖蒲,香豉芦根焦山栀,清热化湿理气中,湿热霍乱此方施。

【速记】廉颇只吃拌卤脯。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医学启源》

【君】羌活、茵陈

【臣】防风、升麻、葛根、苦参、黄芩、猪苓、泽泻

【佐】白术、苍术、人参、当归、知母

【使】甘草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歌诀】当归拈痛羌活茵,升麻防泽苦芩苓,人参归母双术草,湿重热轻兼风邪。

【速记】陈妈葛母尝甘苦,租枪防身当擒白蟹。

二妙散

《丹溪心法》

【君】黄柏

【臣】苍术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歌诀】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速记】二妙藏黄柏。

三、利水渗湿

五苓散

《伤寒论》

【君】泽泻

【臣】猪苓、茯苓

【佐】白术、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人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歌诀】五苓散治太阳腑,泽泻双苓桂枝白,温阳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速记】泽林白猪贵。

猪苓汤

《伤寒论》

【君】猪苓

【臣】茯苓、泽泻

【佐】阿胶、滑石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

【主治】水热互结证。个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节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歌诀】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注意】因本方为渗利之剂,若内热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速记】谢玲玲滑跤。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君】防己、黄芪

【臣】白术

【佐】生姜、大枣

【佐使】炒甘草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歌诀】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

【注意】若水湿壅盛肿甚者,非本方所宜。

【速记】草房黄找白浆。

五皮散

《华氏中藏经》

【君】茯苓皮

【臣】大腹皮、陈橘皮

【佐】生姜皮、桑白皮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苔白腻,脉沉缓。

【歌诀】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速记】扶桑讲沉浮。

四、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君】茯苓

【臣】桂枝

【佐】白术

【佐使】炙甘草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歌诀】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饮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黏稠者,非本方所宜。

【速记】剂名。

真武汤

《伤寒论》

【君】炮附子

【臣】茯苓、白术

【佐】白芍、生姜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瞒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歌诀】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陶惕康。

【速记】朱父将服药。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君】干姜、附子

【臣】茯苓、白术

【佐】厚朴、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槟榔

【佐使】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歌诀】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从,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注意】若属阳水者,非本方所宜。

【速记】令父煮生干姜,瓜果扑鼻香。

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饮)

《杨氏家藏方》

【君】川萆薢

【臣】石菖蒲

【佐】益智、乌药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歌诀】萆薜分清石菖蒲,益智乌药盐煎成,下焦虚寒得温利,分清化浊效如神。

【速记】巫医比唱。

五、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君】羌活、独活

【臣】藁本、防风

【佐】蔓荆子、川芎

【使】炙甘草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歌诀】羌活胜湿防风藁,蔓荆川芎炙甘草,祛风胜湿通经络,善治周身风湿痛。

【速记】高兄疯蛮抢干活。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君】独活

【臣】细辛、防风、秦艽、肉桂

【佐】桑寄生、杜仲、牛膝、茯苓、川芎、人参、当归、芍药、干地黄

【使】甘草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歌诀】独活寄生艽防辛,桂芎地芍归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注意】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速记】秦人地穷要牛耕,种灵芝草,当心防毒寄生。

第十六章祛痰剂

一、燥湿化痰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半夏

【臣】橘红

【佐】茯苓、乌梅、生姜

【佐使】炙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歌诀】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注意】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速记】夏令干红生妹。

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君】半夏

【臣】竹茹

【佐】陈皮、枳实、茯苓、生姜、大枣

【佐使】炙甘草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歌诀】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腮郁痰扰诸症除。

【速记】二陈温胆实加竹茹和大枣。

茯苓丸(治痰茯苓丸)

《全生指迷方》

【君】半夏

【臣】茯苓

【佐】枳壳、朴硝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两臂酸痛或抽掣,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歌诀】指迷茯苓君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伏痰臂酸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注意】凡属风湿臂痛者忌用。

【速记】夏令将滞销。

二、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君】胆南星

【臣】瓜蒌仁、黄芩

【佐】制半夏、陈皮、杏仁、枳实、茯苓

【使】生姜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歌诀】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瘳。

【速记】猩猩夏将(),勤拾瓜皮服。

小陷胸汤

《伤寒论》

【君】瓜蒌实

【臣】黄连、半夏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心胸闷痛,或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歌诀】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速记】黄连下楼。

滚痰丸(礞石滚痰丸

《玉机微义》

【君】礞石

【臣】大黄

【佐】黄芩、沉香

【功用】泻火逐痰。

【主治】实热老痰证。癫狂昏迷,或惊悸怔忡,或不寐怪梦,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呜,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歌诀】礞石硝煅滚痰丸,大黄黄芩沉香添。泻火逐痰临睡服,实火顽痰怪证蠲。

【注意】因本方药力峻猛,体虚之人及孕妇均不可轻用,以免损伤正气。

【速记】礞石(滾滾)擒黄臣。

三、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君】贝母

【臣】瓜蒌仁、天花粉、橘红

【佐】茯苓、桔梗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歌诀】贝母瓜蒌橘粉臣,茯苓桔梗理气效,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注意】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则非本方所宜。

【速记】陈母拎蒌接花粉。

四、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

【君】干姜

【臣】细辛

【佐】茯苓、五味子

【使】甘草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

【歌诀】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注意】凡肺燥有热、阴虚痨嗽、痰中带血者,忌用本方。

【速记】剂名。

三子养亲汤

《杂病广要》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歌诀】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注意】本方终属治标之剂,绝非治本之图,服后一俟病情缓解,即当标本兼治。气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速记】三子来借书。

五、化痰息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君】半夏、天麻

【臣】白术

【佐】橘红、茯苓

【使】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歌诀】半夏天麻白术汤,苓橘红枣生姜甘,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

【注意】对于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速记】白天大早二陈来。

定痫丸

《医学心悟》

天麻、川贝母、半夏、茯苓、茯神、胆南星、石菖、全蝎、甘草、僵蚕、真琥珀、陈皮、远志、甘草、丹参、麦冬、辰砂

【功用】涤痰息风,开窍安神。

【主治】风痰蕴热之痫病。忽然发作,眩仆倒地,目睛上视,口吐白沫,喉中痰鸣,叫喊作声,甚或手足抽搐,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亦可用于癫狂。

【歌诀】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全蝎蚕琥珀,竹沥姜汁草朱砂。

【注意】本方着重涤痰息风先治其标,一俟痫病缓解,则须化痰息风与培本扶正兼顾,并应注意饮食,调摄精神,以收全功。

【速记】丹麦杀声常鸣,陈干下南疆伏虎,扶母珠江远歇。

第十七章消食剂

一、消食化滞

保和丸

《丹溪心法》

【君】山楂

【臣】神曲、莱菔子

【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歌诀】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齐,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注意】本方属攻伐之剂,故不宜长期服用。

【速记】俏皮山神下岭来。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君】大黄

【臣】枳实

【佐】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歌诀】枳实导滞大黄曲,连芩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效堪灵。

【注意】泄泻无积滞及孕妇均不宜便用。

【速记】责令白实勤练黄曲。

二、健脾消食

健脾丸

《证治准绳》

【君】白术、茯苓

【臣】人参、山药

【佐】木香、黄连、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肉豆蔲

【佐使】甘草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歌诀】健脾山参苓术草,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陈皮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速记】四君三仙要陈香莲杀寇。

枳术消痞丸(失笑丸)

《兰室秘藏》

【君】枳实

【臣】厚朴

【佐】干姜、   麦芽曲、茯苓、白术、   半夏、人参、黄连

【佐使】炙甘草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歌诀】枳实消痞厚朴炙,夏麦参姜连术苓,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速记】半夏真是干,厚实麦芽黄白伏

葛花解酲汤

《内外伤辨惑论》

【君】葛花

【臣】神曲、白豆蔻仁、猪苓、白茯苓、泽泻、砂仁

【佐】木香、人参、橘皮、白术、干姜、青皮

【功用】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酒积伤脾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歌诀】葛花解酲泽二苓,曲蔻青橘木香并,参姜砂术温健脾,分消寒化酒湿灵。

【速记】江浙豆沙可真香,数曲零零星披

第十八章驱虫剂

乌梅丸

《伤寒论》

【君】乌梅

【臣】蜀椒、细辛

【佐】干姜、附子、桂枝、黄连、黄柏、人参、当归

【使】蜂蜜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歌诀】乌梅丸用细辛椒,黄连黄柏附姜桂,人参当归蜂蜜杵,温肠清热又安蛔。

【速记】乌江数归人,不负贵连心。

第十九章涌吐剂

瓜蒂散

《伤寒论》

【君】瓜蒂

【臣】赤小豆

【功用】涌吐痰涎宿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胸中痞硬,懊恢不安,欲吐不出,气上冲咽喉不得惠赫?寸脉微浮者。

【歌诀】瓜蒂赤豆等分研,豆豉汁调温服验,涌吐治法之首方,胸脘痰涎宿食蠲。

【速记】夸弟吃小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