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代末山西临汾,传统窑洞民居

 dongchang 2019-06-14

【临汾窑洞】临汾,位置在山西的西南部;处于汾河下游、黄河东岸。民国三年(1914年),河东道管辖襄陵、汾城、洪洞、赵城、浮山、翼城、曲沃、安泽、霍县、汾西、乡宁、吉县、大宁、永和、隰县、蒲县、临汾十七县。

【临汾窑洞】日军第108师团在攻占长治后,开始进犯临汾县城;1938年2月28日沦陷。1948年5月,解放军攻占临汾。五十年代,设立晋南专区(驻临汾),管辖二十九个县。八十年代初,临汾县、市合并,成立临汾市。

【临汾窑洞】山西窑洞属于山西传统民居的一种,通常建在朝南向阳的山坡上。土窑是直接在(黄土)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内部加建砖、石墙,防止土层出现倒塌。

【临汾窑洞】单间窑洞通常宽、高为三、四米,深为五至九米;窑洞的前部建有木结构的门、窗等。窑洞内的墙面上,通常抹泥、熟石灰等。窑洞前的土地在平整之后,通常围以土墙。普通的人家一般要建三孔以上窑洞,一家之长居住在正窑。窑洞内的光线、透气性较差。

【临汾城门】临汾的城墙建于北魏时期;城墙的周长为1264丈,高度为2.5丈,城基宽度为3丈。七十年代,在临汾北城墙的东段,发现了908年(后梁开平二年)的铁牛、铭记;记载了该城四角各埋卧牛(铁铸)一尊。目前,古城墙幸存下来的不足千米;这段古城墙是华夏文明历代传承的见证。

【临汾市场】每年农历四月初十,临汾城西北的魏村会举办庙会;逢会期间,洪洞县、蒲县、襄汾等地的客商们,会带来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交易。牲口交易市场(骡马市)更加热闹,陕西的牲口贩子也会带着骡马前来赶会、交易。庙会延续七百多年经久不衰。

【临汾尧庙】临汾尧庙建于西晋时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尧庙的五凤楼,在唐朝乾封年间建成。广运殿(尧宫)是庙内的主建筑,在唐朝显庆三年建成。广运殿的寝宫,在唐朝麟德年间落成。

【临汾铁佛寺】铁佛寺(大云寺),始建于632年(唐朝贞观六年);现存寺院为清代建筑。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建造了金顶琉璃宝塔;该砖塔为六层楼阁式建筑,一层到五层是方形,六层是八角形。宝塔的高度为三十米。该寺现为临汾市博物馆所在地。

【临汾火车站】临汾站建于1935年,为同蒲铁路上的火车站。同蒲铁路,自山大同市到华阴市;以太原为界,同蒲铁路分为北同蒲、南同蒲。南同蒲段五百余公里,北同蒲段三百五十余公里。同蒲铁路初建时期为窄轨,1940年北同蒲改为准轨;建国后,南同蒲亦被改为准轨。

【临汾儿童】临汾市居民现有二十八个少数民族,一万余人,分别是:回、满、土家、蒙古、苗、壮、朝鲜、彝、布依、白、维吾尔、仫佬、畲、藏、黎、侗、瑶、塔吉克、仡佬、达斡尔、拉祜、佤、哈尼、土、锡伯、僳僳、羌、景颇等族。山西临汾老照片,1939年。摄影京都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