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我的老师画家李金亭

 泊木沐 2019-06-14

我与李老师也有十几年没有见面了,听说我要来,他早早就在家等着我。这天又正赶上他刚刚得到其外孙女在美国考上波士顿大学生化医学系的喜讯,更是喜上加喜,见到我来看望他特别高兴。我向李老师献上一束鲜花,还带去自日本购得的笔墨,他即打开看了看,说一定试着用一用。十几年未见,李老师的鬓发更白了,可他的目光更加炯炯有神,精神更加焕发,话音更加宏亮。

他一把拉我坐下说,他时时刻刻想着我什么时候会来,他也是刚从移居美国纽约长岛的女儿家回来。他还拿出一本文件夹说,看这是你从日本给我写的信,真想不到他是如此地细心,连我多年前写的信都完好地保存着。谈起五十多年来的往事,他十分感慨。

李金亭老师于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县农村,1961年自北京西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任美术教师。我是在1967年12月进入黄城根小学学习,除了李老师教授的美术课之外,我加入了李老师所指导的课外美术组。李老师除了白天给我们上课,课后还要指导美术组活动,晚上还要从事美术创作。

一天,我到校比较早,在楼道里遇到李老师。他特别兴奋,说刚刚画了一整夜。他熬红了双眼,略显疲惫,但他觉得特别带劲。他对画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丝丝白发早已如霜染了他那年轻的双鬓。我升入中学后,仍时常去看望李老师。那时,李老师一家挤在一间低矮不到10平米的平房里。

每次去,不是看到李老师在作画,就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著名旅日画家关乃平老师当时在西城区文化馆工作,他主持了很多著名美术家,如:钱绍武、溥松窗等来开办讲座。那时,李老师一得到西城区文化馆有这样活动的消息,就带我去学习。一次讲座结束,那时天已经很冷,李老师对我说太晚了,我送你回去。他就顶着寒风,骑着自行车一直把我送回家。

李老师为了提高绘画技法,到处拜师学艺。他得知学生家长画家董辰生老师家的地址,就带我登门求教。那时为了能学到美术技法,能与名师见上一面都不易。李老师总觉得自己学画太晚,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迟公。他要求孩子从小就练,给孩子起名叫小练。在他的严格训练与教导下,他的女儿早已自大学书法专业硕士毕业,成为著名的书法家。梅花香自苦寒来,李老师的刻苦、勤奋与努力结出了丰硕的艺术果实。

1974年,李老师的国画作品《请进来》首次入选北京市美展,但当时处于文革中,仍有人将李老师污蔑为走“白专道路”。李老师得到学校领导和大家的支持,坚持艺术创作。其后,李老师的作品《园丁》、《心意》等连续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1980年1月,李老师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1988年,已年过半百的李老师仍进入北京教育学院进修大学美术课程,成为班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后来,李老师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任副教授。1998年,李老师创办西罗园美术培训学校,任校长,设有三所分校,学员最高峰时达1500多人。

李老师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作品入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美术展,多次获奖。200余幅作品和多篇论文在全国性报刊发表,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中播放。代表作品有《龙亭月色》、《山居图》、《百门图》等,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北方山区特色。出版有《李金亭画集》、《风景写生》、《李金亭国画集》等。

李老师将其近期的一幅画作赠我,并告我继创作《金亭绘百亭》专集发表之后,正在努力创作《百鼠图》。我自李金亭老师从艺的道路中,不但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所感动,更学习到他对人真诚、善良、热情的崇高品德。期待李老师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也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

(文/伍伟烨,现供职于中国银行)

李金亭简介

李金亭,号迟公。 1938年生于河北滦县。画家,美术教育家,资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绘事始于临摹课本插图和 自学一本技法书《怎么样画人像》。 早年从贾麓云先生习画, 后得到叶仰曦、白雪石、卢沉、 周思聪、董辰生等指点。 

1977年国画人物《心意》《园丁》同时入选北京市美展。其中《心意》由《北京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全国中小学统编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型挂图全国发行,中央电视台专题播放。《园丁》发表于《人民日报》。之后,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国画联展及各类艺术博览会。传略与画作载入五十余部辞书及多种美术报刊。2007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个展,并出版大型综合作品集。历经十年数易其稿绘制完成近60米百门长卷。。早期作品多为教育题材,中后期转为描绘山村小景,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泥土味足,突显出鲜明的个性。出版有《李金亭国画集》、《李金亭写生画集》、《李金亭画集》、《金亭素描色彩习作》、《金亭水墨人物》、《金亭速写集》、《李金亭风景写生》、《金亭绘百亭》等画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