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帕自古乃定情信物

 修身庭 2019-06-14
  周代称手帕为“帨(shuì)”。《诗经》:“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máng)也吠。”“尨”,是多毛的狗。大意是,一位姑娘规劝那急切求婚的小伙子:你要慢慢地遵循着求婚礼节来办理啊!怎么能用鲁莽的手段,动我的手绢儿呢?更不许惊动我家的狗,倘若它叫起来,会惊动了别人。

 

  看来,这手帕还是古人定情的信物。姑娘的手帕一旦叫小伙子动了,就意味着以身相许。

 

  唐代王建《宫词》唱道:“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是说,这一方手帕是用红色丝罗裁成,边缘四周还用彩线码边,锁以花纹,手帕中心还绣了两只蝉。

 

  “蝉”,有连属之意,“思”与“丝”谐音,“丝织”又谐音“思知”,看见伊人送给的丝织手帕,便如见伊人。明代戏曲家冯梦龙收集的一首民歌就一语双关,唱道:“不写情词不献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妙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