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潜教育30年,陈永平:学生成了吃瓜群众,因为教师不懂这一点

 wlr6688 2019-06-14

课堂教学有“秘诀”吗?

长期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会发现,面对课堂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比如,如何摆脱内心的“小忐忑”做好公开课,为自己的晋升之路添彩?如何摆正学生的位置,让教学由被动转主动?如何把握学生当前与未来发展之间的矛盾,将眼光放长远?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对此,一位沉潜教育行业30年的校长——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在近期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表彰总结大会上对自己的思考做出了总结,并提出了“高低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以下为总结全文(节选)

沉潜教育30年,陈永平:学生成了吃瓜群众,因为教师不懂这一点

各位老师,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下午好!

作为一名也教了30多年书的老教师,我首先要表达对你们的祝贺和敬佩!

要敬佩的是我在你们这个年龄阶段,远远不如你们在课堂表现的优秀。下面我还是想跟青年教师们聊聊我个人对课堂教学的一些了解。我也有近四十年教龄了,经验是有一些的,但想法可能不一定对,大家可以批评指正。我总觉得我们精彩课堂里始终有那么一丝丝的不足,就是我们教师作为“强势的牵引者”成分多了一点,课堂“放”的成分少了一些。那么是我们青年教师害怕出纰漏“不敢放”,还是习惯了要表现而“不想放”?大家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我的问题。

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如果大家平时也养植物花花草草的话,可能会有同感,过度的勤快的照顾,反而养不好花草。

有两个种树的老人,他们各自种了一片树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给树浇水,而另一位老人则是每天去树林散步,一两个月才“关照”一下这些树。

过了几年,老人们种的树都长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树。一天晚上,出现了异常的暴风雨。经过一晚雷雨,空气格外清新,两位老人又来到了各自的树林边,看见有一片树林全部倒下,而另一片树林则像原来一样站在原地。

倒下的树林是天天给树浇水的老人种的,因为天天浇水树根就不会向下生长,也不会紧紧抓住土地,当然经不起狂风骤雨的摇撼。而一两个月才被“关照”一下的树,因为不是天天浇水,所以根就向下不停地生长以至于把土地抓得稳稳的,遇到再大的暴风雨也当作芝麻一样的小事了。

故事讲完了,道理相信大家也悟出来了,我再谈三点对课堂教学的看法:

1

课堂教学要教师充分的自信

更要师生彼此的信任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的前几年,我实际上很缺乏自信的,教了七八年,上公开课或被听课时,还会紧张到语无伦次,不知所措,影响了教学真实水平的表现,影响了教学质量。有一次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我评职晋升的公开课,我紧张得把实验演示当场就搞砸了。后来是我的学生们去找评委,说我们陈老师他平时不是这个样子的,他平时很好的,我们向您保证今天不是我们陈老师的真实水平表现。后来评委跟我说,小陈你缺乏自信,这是问题,但你的学生那么信任你,这是亮点,问题不能掩盖亮点,但我们还是要为你和学生的这样信任的师生关系而感到高兴。

青年朋友们,课堂教学教师还是需要有充分的自信的,像我那样紧张的不行,肯定是有问题的。教师课堂的自信源自于坚定的专业信仰、来自于丰厚的学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你们教语文的对语文学科无比热爱,又那么博览群书,所以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可是,我们青年教师的课堂里还是缺少了师生之间那种信任,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没有信任,师生之间就会竖起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你们要知道我们当然希望现在的课堂里学生跟我们的信息传输制式是4G、5G的,这多畅通,但是有的学生是2G、3G模式,他们反应慢一点,还好我们还能沟通,就怕我们吧啦吧啦地那么丰富的信息量出来,人家是飞行模式,根本跟你之间没有建立信息通道。为什么没建立?他们为什么成了吃瓜群众?我看多半原因缺乏对你的信任。师生之间的信任源自对彼此生命的关切与尊重。老师们,我们先要信任学生,相信我们肯放,他们就能行,要懂得适度“示弱”、“藏拙”、“踢皮球”,要由强势的牵引者化身为平等的“观察者”“合作者”“协助者”;我们先信任他们,他们必定会信任我们,当我们少了点强势,添了点弱势,学生肯定会觉得你更加可亲可近。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真是因为亲近了,才信任,信任了,才有真正的沟通,才有真正有效度、有意义的教育产生。

2

课堂教学要教师能燃烧自己

更要教师能点燃学生

各位老师,于丹老师曾经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们学习的标杆榜样。但《百家讲坛》节目误导了天下教师,误以为像于丹老师那样像演出一样就成为好教师了。优秀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而不是自己在演说和写作上作出成就。有的教师觉得好的课堂是点燃自己,照亮学生,但光自己燃烧了,就能照亮学生么?我看关键是学生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欲望、发展的动力有没有被我们教师点燃。学校应是培养学生造就人才的地方,课堂不应是我们老师们独角表演的舞台。学生应成为学校的中心,孩子应成为课堂的中心。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真正成为他们经历、体验、锻炼、成长的舞台。好的课堂里,教师不把自己点燃是不行的,但仅仅把自己点燃是不够的,把教师自己点燃只是手段,教师把学生点燃才是真正的目的。千万不要以手段置换目的。

谈到手段和目的,我就又要谈第三个观点了:

3

课堂教学要有近期的分数观

更要有长远的人才观

老师们,让学生获得高分是手段还是目的?当然是手段,目的是通过获得高分让他们获得自信、获得机会、获得成长。所以我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知识的高效获得,你们要上出来的好课应该是思维运转要快,教师教学要有压力感,学生学习要有紧迫感,我们培养他们能够以简约、高效的方式获得分数。但是我希望青年教师们更要关注学生在成才成人维度上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的课堂不仅要有密度、深度、广度、精度、速度这样的效率感很强的特征,更要有温度、风度、高度、厚度这样的价值感很强的特征,我们要目中有分、心中有人、手中有法

要分数而不唯分数,看当下更看长远,实际上就是我们复兴的“高低结合”。通过高结构的教学设计有效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他们的分数就需要我们“脉络化”,通过低结构的课堂实施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着眼他们的未来则需要“情境化”。

最后,我们希望各位青年教师能够继续保持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和投入,能够在高低结合中,在收放有度中,在彼此信任中,在碰撞点燃中,把每一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把精品课落实为常态课,把常态课升华为精品课,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堂都更出彩!

沉潜教育30年,陈永平:学生成了吃瓜群众,因为教师不懂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