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或者自我察觉过,那 些容易不快乐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呢? 心理学家硏究发现,那些骨子里不快乐的人 都喜欢过度想象,容易过度揣测别人。 ta们问题的根源就是:分不清什么是自己 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再具体一点就是 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情绪感受,什么又是 别人的情绪感受。 而要变得快乐,获得幸福,我们就必须在明白 上述事实的基础上,有系列具体做法。 为此幸福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家)梳理出了 两种改变这种现状,使得这类人变得快乐,获 得幸福的方法,下面我们给大家逐一展示 首先需要提前说明ー下,下面的两种方式可能 会跟你以往的价值观、认知不相符,需要你先 放下成见,甚至偏见,或者预判,不妨去试 如果对于你心理的成长和发展没有益处,对于 使你变得快乐没有帮助,你可再回到原来的心 理反应上也未尝不可。1、学会拒绝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不会拒 绝的人,就会把自己活成一个“烂好人”或者“老 好人”,这样下场就是失去真实的自我,这会导 致两个严重后果。 变成别人眼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因为你好 说话,你来者不拒,你万事允诺,你在别人眼 里没有一个固定的、被尊敬的形象。 二,变得压抑,没有人骨子里想听别人话,其 实都是压抑的结果,一个学生他可以乖乖坐在 凳子上45分钟一动不动,不符合他的天性,他 只不过是迎合家长和老师的外在评价。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过,凡是被压抑的都 会以更加丑陋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活出真实 的自己,这是快乐的根本,不要为了外在的评 价,过度压抑自己。 我们的一些心理问题,诸如抑郁、焦虑、拖延, 其实都有可能是压抑之后的表现,你如你明明 不想做一件事,但是你的朋友让你帮一个忙 你又不会拒绝,所以勉强允诺了。 可是你却一拖再拖,其实就是澘意识里不愿意 的一种反抗。 2、学会表达 这里的表达,并不是教你怎么样说话,而是要 让你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骨子里不 快乐的人,他认识外界的方式,更多的是自我 臆想,是想象,而不是沟通,而不是表达自己 的内心,去佐证。 他可能会预想一件事,可能会预判一个人,然 后再在生活中“暗自”找各种证据来验证,这其 实是一种“误入歧途”的方式。 这样的做法就是心理学上的自证预言,就是你 的潜意识为了证明你的预判,会帮过信息, 让你的意识觉得,你的预判是对的。 所以幸福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家)给出的建 议就是学会表达,不要怕表达,至于你表达之 后别人的感受情绪那是别人的事,你负责不 了,你只能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