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康熙请佟国维吃饭

 昵称49075518 2019-06-14

《雍正王朝》中,百官推举新太子的热潮,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而就在即将要出结果的时候,康熙的却决定请佟国维吃饭。那么在这关键的时刻,他为什么要请佟国维吃饭呢?康熙帝此举又有何深意呢?

太子是朝堂上的天平,有太子在,朝堂即便汹涌也不会发生大乱。而太子一旦被废,朝堂之上的平衡将会立马被打破。那些官员们出来当官,想要飞黄腾达,最好的路径就是从龙之功。有太子在,他们看到有太子,就会忠心太子。即便不太看好太子,看好的是另外的皇子,也会在暗中行事,不会摆在明面。

但是现在太子被废了,而康熙帝也年事已高。所以那些个皇子和朝臣们都蠢蠢欲动,想要争夺太子之位。太子被废之时,就是朝堂上要乱起来的信号。而朝堂上那些官员,如果只顾着自己的前程,斗争和从龙之功,不管黎民百姓,那么大清的江山就会混乱。

所以太子是制衡这一切的源头,不能轻易被废。但是这次康熙帝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废了太子。既然太子被废,已经是既定的事实。那么就要想办法阻止朝堂上的混乱,所以康熙帝就决定新的太子人选,要让百官们自己举荐。

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朝堂上的混乱。百官要么举荐自己心中认为最适合当太子的人,要么就是跟随着别的大臣,随大流的选举,票数最多的那个皇子。如此就会省掉很多的麻烦,也不会造成朝堂之上的混乱,皇子们彼此之间的争斗。

而在官员中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佟国维。基本上他支持谁,谁的票数就会最多。因为他自己就有很多的门人和学生,平时就有很多的人追随他。在加上,他比较善于揣摩康熙帝的心思,那些随大流的大臣,基本上也都会跟着他的票数进行选举。

果不其然,在下朝之后,就有一些大臣到佟国维面前,询问应该推举谁?佟国维官能做到这份上,靠的就是谨慎和小心。他告诉那些官员先不要着急,要观望观望。

之后八爷利用江湖术士,逼的康熙帝说出,江湖术士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民意。佟国维一听康熙帝说出这样的话,就猜想,康熙帝心里的太子人选肯定是八爷。于是回家之后,他就召集手下的大臣,告诉他们可以联名举荐八爷了。

康熙帝看到了那些大臣们联名上的折子,长长的一大溜。有康熙帝认识的,也有他不认识的官员。康熙帝看到上面那么多的名字都震惊了,这简直是万众一心呢。好像做皇帝的不应该是康熙帝,而应该是八爷。

康熙帝思索了一番,就决定请佟国维吃饭。在宴席上,康熙帝首先关心的问道佟国维的身体问题。唠家常呢,两个老人能聊什么,基本上都会问什么身体好不好啊之类的。佟国维说自己老了,最近经常感到腰酸,并且睡觉也睡得少了。康熙帝紧接着他的话就说,他也是,都老了。看起来他们都要节节劳了。然后接着就对佟国维说:

“凡事不能不操心,也不能太操心。有些事可以让小辈们去干,咱们也能歇歇,放手让他们去干。前人田地后人收,是不是?”

这就向佟国维暗示,他有些事儿管得太多了。太过于操心,而且操的还是闲心。并且他让百官举荐太子,都是小辈们的事。你身为一个长辈,为什么要牵扯其中呢?让小辈们去做的事,你就不要在里面乱搅和了。简而言之,就是佟国维支持八爷的举动,让康熙帝很不开心,闲事管得太多了。

佟国维假装听不懂,赶紧就拍马屁。皇上不老,您身体强壮着呢。还能活一万年。这把马屁拍的,特别没有水平。康熙帝直接怼道:

“就连尧舜到现在也不过几千年,人哪有活一万年的。真活那么长时间,挡住了后人上进之路,人家也不答应。俗话说得好,得撒手时要撒手,该饶人处且饶人。你和朕都要为后人多想想。你说,你们佟家的那些后生里面,有谁可以出来当差呀?”

康熙帝这话都已经不算是暗示了,都直接明示了。直接告诉佟国维,他该退休了。挡住了后人的路,应该让一让,给后人上进的机会。

并且还与佟国维谈起了条件。因为很正常,佟国维的官已经做到了那种地步,康熙帝一句话,就要他退休,他肯定也不甘心。所以康熙帝就和他谈条件,只要他退,就可以从佟家的那些后生里面,挑出一个人出来做官。

这笔买卖,可以说是对佟国维非常有利的。毕竟佟国维已经老了,即便他身居高位,在朝堂之上也待不了几年了。而那些后生们不一样,他们现在正年轻,让他们出来做官,佟氏家族还可以继续保持荣耀。

佟国维是八爷党的中流砥柱,佟国维退休了,八爷党的势力也就三去其二。这样朝堂之上,众为皇子的势力也就差不多,朝廷也将重新平衡。

康熙帝为了打乱八爷党的势力,稳固大清的江山,也算是费尽心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