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尧典》(29):

 坚定前行 2019-06-14

三、制度是保障
 
    “格于上下”

“格”字的甲骨文写作“  ”和“ ”。“ ”字为一脚印“止”受到“U”的约束,本义应当为“脚出受阻而停止”的意思。后来变为“ ”,从“止”从“口”,听从号令而停止的意思。所以“格”字又引申出了法式、制度、止等义。

“于”字的甲骨文写作“    ”。像古代木制结构的物件中榫卯相扣之形,本义应为合适、相符合等义。也常用来作连词用,表示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这里指上下各阶层步调一致的和谐状态。

“上”字的本义为高处,引申为指天、上层阶级、君主、在上位的人等。

“下”字的意思与上相反,本义为低处,引申为指地、下层阶级、民众、劳动者等。

“格于上下”的意思是说:需要建立一套令行禁止的法规出来,以规范各阶层的行为,使之步调一致。

“光被四表”后容易乱套,所以帝尧接着提出了“格于上下”的要求。也就是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行为规范出来,以管理这些撒向四方的人才,及作为这些人才管理民众的依据。这套制度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爵位制及相关的规定。制度很重要,制度是保障哦。

有了农业发展这个经济基础,又有了管理农业的大量人才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猴子也就走上了文明的轨道,变成了人。自然也就有了国家这个文明的产物。

这一段的内容就是如此。帝尧只用简短的十二个字,就把他的治国方案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接下来则要讲具体的实施步骤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