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古月斋uu8066js 2019-06-14
简介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岳阳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区位于湖南省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系雪峰山脉的陷落部分的盆地,经河流长期冲积变化而成,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碧波万顷,浩瀚无涯,素以气象万千、美丽富饶闻名天下。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现在洞庭湖已被分割成许多大小湖泊,其中以东洞庭湖最广,岳阳即在东洞庭湖的岸边。这下带巷汊迂回,丘峦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鱼帆点点,芦叶青青,鱼跃水底,鸥鹭飞翔。春秋四时景色不同,一日之中千姿百态。 
寒风吹浪千里雪,大有北国风光的景色;落日西沉万顷金,与登泰山观日出异曲同工。前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捕归帆”、“平沙落雁”、“鱼村夕照”、“江天幕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这一带流传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散布着许多名胜古迹。泛舟湖上,东望岳阳楼,黄色琉璃瓦铺盖的盔式楼顶,掩映在绿树丛中,金碧辉煌;古楼南面的慈氏塔,高耸在湖岸,倒影浮光;回首西眺,秀丽的君山如一颗青螺,在万顷银波中,若沉若浮。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各以自己的彩笔,描绘出一幅幅洞庭美景图。洞庭湖一带不仅是外闻名中外的风景区,而且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区为一大片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阡陌纵横,水网交错,绿树成阴,盛产粮、棉、油、茶、麻、芦苇、豆类等,洞庭湖区是全国著名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湖南省棉花、水产品的重点产区。
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岳阳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原称巴陵,又称岳州,为历来郡府所在地。“江湖之胜,巴陵兼有之”。雄视千古的岳阳楼,屹立在岳阳市市区西北洞庭湖畔的古城墙上,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2]

景区概况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团湖、芭蕉湖、汩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九个景区,部面积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1987年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雄踞洞庭湖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尤以楼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代匾额著称于世。洞庭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君山地形独特,古迹众多,为洞庭湖中最大岛屿。岛上历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舜帝的“二妃墓”、汉武帝的“射蛟台”等珍贵历史文物。汩罗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附近还有慈氏塔、宋代文庙、鲁肃墓、黄盖湖三国古战场等名胜古迹。[1]

气候特点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岳阳地处洞庭湖畔,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城市空气新鲜,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 1月最冷,平均气温3℃左右;7月最热,平均气温28℃左右。年降雨量1500毫米。洞庭湖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季节,每年5月至9月为涨水季节,最大的水位变幅为17米。 

历史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后毁于兵燹,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所写的不朽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 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集资重修了岳阳楼。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楼落成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59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后来,宋代名臣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是广为传诵。 
 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毁于战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进行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解放后,政府多次进行维修,1983年又进行了一次落架重修,把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 
 岳阳楼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 
岳阳楼侧旁有仙梅亭、三醉亭、怀甫亭等建筑。 
在岳阳楼下的沙滩上,有三具枷锁形状的铁制物品,重达1500斤,也吸引不少游人观看。其用途为何,至今说法不一。 

主要景点

岳阳楼

岳阳楼公园位于岳阳市城西,占地45亩,由岳阳楼、仙梅亭、怀甫亭、点将台、小乔墓碑等景点组成。197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园中遍植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其主要景观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年,是东吴大将鲁肃于公元210—217年间修筑的训练水军的阅军楼,后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其真正闻名遐迩是在北宋庆历年间滕子京重修,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现存岳阳楼为清光绪六年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修葺,最后一次落架大修为1983年,历时13个月,根据“复原古楼、整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原址原貌和建筑风格。楼高21.35米,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雄伟壮丽,金碧辉煌。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底,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洞庭湖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以东洞庭湖最宽广,这一带港汊纵横,丘陵起伏,景色旖旎,一览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曾为洞庭湖的壮丽景观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如李白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更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描叙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荫,气象万千”。“潇湘八景”中的“平湖秋月”、“原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尽在洞庭一湖。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廊

岳阳楼诗书碑廊全长百米。仿古回廊式,古朴、庄重、典雅。精选了历代歌咏岳阳楼的诗词书法碑134方,明清以来修葺岳阳楼的记事碑24方。收集有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以及董必武、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手迹。特别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手书的《岳阳楼记》为国家故宫博物院收藏珍品。 

三醉亭

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为主楼辅亭之一。四方形高9米,二层二檐,歇山顶,碧瓦红柱华丽而庄重。    
三醉亭,因传说中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据《辞海》记载:“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亭内陈设淡雅,一楼厅内屏上绘制有吕洞宾醉酒图。 

小乔墓

小乔墓位于湖南岳阳市岳阳楼东北隅,岳阳市第一中学后菜园中墓北原有小庙,内供小乔像,抗日战争中,庙毁今仅存墓。据明《一统志》载:宾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  

岳阳位于洞庭湖之畔、湘水之滨,洞庭湖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来此自然要好好品尝一下洞庭湖水产。洞庭湖产鱼都是淡水鱼,比之海滨鱼类口味又有不同,其品种繁多,味道多样。

君山
君山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小岛。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唐代的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写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这浪漫神话传说,不足为信。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山、因尧女湘君所游处而得名,面积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阳市西南12公里的东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望,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君山素以“集奇撮胜”之地著称。这里,湖光因山色生胜,风景与名胜争妙:奇景异物洞庭秋月、君山银针、湘妃竹、金龟,和铸鼎台、秦皇印、酒香亭、柳毅井、飞来钟等文物古迹,名动天下。

龙涎井
在飞来钟下面有有一口龙涎井。异说到龙涎井,其由来已久。因为君山地形酷似乌龙卧水,龙涎井前方为龙口,张口向南,两边钳形山嘴,岩壁拱护,为龙的上、下腭,中间的小山为龙舌头,山势平舒,形态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龙舌山下有一口井,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四时不涸,是龙舌头上面一点点滴下的涎水,故称“龙涎井”。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雅名,对君山的地形作了形神毕现的生动概括。据传,当年湘妃寻夫至君山,口渴异常。她们对爱情的忠贞感动了洞庭湖中的乌龙。乌龙化着一座小山,张开双腭,伸出舌头,让龙涎滴出,滴在山角下,化成一口古井。湘妃见到古井,饱喝了一顿井中仙甜的龙涎。顿觉精神振着。后来,湘妃投湖,乌龙悲伤过度,化为一座小山,如今,龙涎井就坐落在这座山下。

柳毅井
柳毅井,亦称桔井。它位于君山龙口内的龙舌的根部。据《隆庆岳州府志》记载:“巴陵(今岳阳市)则有邕湖井及巴蛇、罗汉、秦皇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围”,枝干奇古。《县志》又说:桔井“相传为柳传书之处(入龙宫之门)。井入口丈许,有片石作底,凿数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测。”过去,崇圣祠有个老和尚作过试验,用半斤丝线,一端系上铜钱吊下井去,丝线放完了,还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树,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树虽已不复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远在民间传颂……

景区美食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美食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美食

 岳阳的各酒家都很善于烹鱼,当地的“巴陵全鱼席”颇有特色,席上所有的菜肴都由鱼制成,但都各具风味,有松鼠桂鱼、藉丝银鱼、冰冻鱼胶、竹筒蒸鱼、清蒸全水鱼、蝴蝶过海(原料是黑鱼)、松籽鳝鱼等。此外当地鼎鼎大名的君山银针鸡片也不容错过,详见特色菜。
再者,岳阳的各种小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巴陵全鱼席”名扬四海 岳阳四化建香辣虾 刺激口感的新潮甜品!

住宿

岳阳的酒店、宾馆很多,高、中、低档都有,住宿不成问题。
市内有五星级华瑞丹枫假日酒店,位于岳阳大道,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四星级泰和大酒店,地处市商业、文化、交通中心的巴陵中路泰和商业广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金都大酒店位于南湖大道与金鹗大道交汇处,它地处岳阳市中心,南临烟波浩淼的南湖,北倚风光秀丽的金鹗山公园,交通也十分便利。
火车站附近有中达大酒店、中银大酒店、如家快捷酒店(岳阳火车站店,距离岳阳火车站300米)、中铁炮台山宾馆、晓朝宾馆等等,双标房价格100-200元。
如果想住在洞庭湖边,可以选择岳阳宾馆,这是一家三星级涉外宾馆,北倚岳阳楼,西眺君山岛,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背包族可入住经济实惠的招待所、旅社等。

交通概况

近景岳阳市内乘坐1、2、3、4、5、6、7、8、9等路公交车均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 游湖的游览船每年3至11月间开行,在岳阳楼码头上船。市内还有出租车供旅客租用。 贴士:去长江三峡游览的游客可以在客轮停泊岳阳城陵矶码头时(会停半天时间),乘当地的旅游客车前往岳阳楼和洞庭湖游览,还有时间可以逛逛当地的庙前街,之后再乘旅游车赶回船上,时间是足够的。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46元/人(含政府价格调节基金1元)。1.2至1.4米的儿童、在校学生(不含成教生和研究生)、现役军人享受25元/人的票价优惠。 开放时间:5月1日至9月30日,景区参观时间:6:30至19:00、主楼参观时间:7:00至18:25; 10月1日至4月30日,景区参观时间:7:00至18:30、主楼参观时间:7:30至17:55。 

景区设施
VIS系统设计: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VIS系统设计[3] 由美景创意规划设计,方案通过抽象写意的风格,以当地历史人文景观特色为基础,结合洞庭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向世界呈现了一幅“湖广熟,天下足”湖湘生态画卷,同时也将湖区历史悠久“龙舟文化”融入的恰到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