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朗山班章村二记:市场魔力 改变了班章人的恪守|魔力|班章

 看看了健康 2019-06-14

  作者:一加

  今日的班章,会是什么样子呢?带着期待和疑问,2013年春,我再次前往老班章!一进入村寨,当年那颗朝圣的心,已经无处安放了!

  市场魔力,正在悄然改变着班章人的恪守。山还是那座山,路依旧是那条路!由于近4个多月的无雨,崎岖的山路尘土飞扬,带头的二娃仗着路熟,飞沙走石,跑得很快,可怜的大皮卡,本以为有用武之地了,无奈山路太窄,很多弯道,只能靠小马哥的高超驾驶技术来回捯饬才能勉强得过。从贺开到班章,13公里的路程,我们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左右颠、上下颠、前后晃,中午时分,终于到了普洱茶圣地——班章。我们的四台坐骑,已全部变成了土黄色!村口赫然竖着一块:“禁止拉鲜叶进村!”的牌子,突然,身后风驰电掣地驶过两辆摩托车,车后驮着两大编织袋的茶叶冲进村里。

  原本全是黑瓦木头吊脚楼式建筑的寨子,眼下有一半已换成天蓝色有些刺眼的钢化屋顶。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正在取代木屋成为主流,虽说样式还是吊脚楼,感觉已然完全不同。过去盖木屋,就地取材即可。现在建一座新房,建筑材料全部从城里运进来,花的钱要比山外多一倍还不止。听说村里有一个四川人的建筑队,已在班章村干了10多年了,赚了不少钱。村里道路全是水泥新路,电线杆和电视接收线像蜘蛛似地布满班章村的天空。美高梅手机登录

  正奇怪为何村里村外的道路差距这么大?满眼都是新房和皮卡车、摩托车,茶价给寨子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年轻人不一定都识汉字,但多能说云南口音的汉语,穿着打扮也和山外城里人别无二致。他们离不开手机和电视,会熟练地用2G上网聊QQ。买车之后,也会自学驾驶后再去考“文盲特设驾照班”。我们进班章村的路上,遇到一个13岁的染着满头黄发的少年,带着同样染着黄发和红发的两个11岁男孩骑摩托车飞驶进村的时候,我们这些上过正规驾校的人全部惊呆了……

  如二娃所言,在班章山上,不是班章也是班章;在勐海,是班章也不是班章。我常想,当年在篝火边弹唱的时候,我看到村子内心最为朴素的期望,这种期望的力量一点也不因贫穷而凋零。懂感恩、勤奋、善良、淳朴,最简单的生活信条,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巨大精神力量,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老班章文化底蕴。而今天,那颗朝圣的心,再也寻觅不着。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改变了班章人的恪守?

  计划经济时期,绿茶在江湖上地位显赫,一芽一叶,甚至单芽茶比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茶贵一倍还多。普洱茶这种大叶茶被生拉硬扯地拿去与小叶种茶叶对比,老班章古树茶,这种粗枝大叶当然就不值钱了!2000年,勐海茶厂收购老班章的价格仅8元钱一斤,低于布朗山和勐海其它茶区的茶价。老班章卖不起价来,到2001年也只不过11到12元钱一斤。曾经有一段时间,老班章、班盆、老曼娥、新班章等茶,都把到附近的贺开村公所卖,老班章是最便宜的,树越大的茶越便宜。

  关于老班章,还有一段轶事。据说70年代末期,班章村张姓妇女早年丧夫,带着两个14、5岁的儿子艰难生活。由于在村里没有什么发言权,结果也没有分到好地。那时,班章村里的茶树,无论古茶树还是台地茶,都要按户分配,分给她的全都是当时离村较远的古茶树。古茶树采摘困难,离村又远,她苦哈哈地带着两个儿子坚守了16年!也是造化弄人,直到2000年,班章茶被发现,班章村声名鹊起,她时来运转,成为班章村第一个富起来的村民。

  发现班章茶魅力,台湾人功劳不小。2001年,台湾的茶商发掘了班章的普洱茶,他们自己收料送到勐海茶厂压饼,推出了赫赫有名的“大白菜”系列,2005年又推出了“布朗孔雀系列”。虽然是拼配料,但品质和口味胜过了当年其它的茶。班章茶价格,便开始攀升。2002年,当其它地区的古树茶还在几十元一斤的时候,班章茶已经到了80—120元一斤。再后来,就开始有人上山收茶。从那时起,垄断和暗战便一直伴随着班章。越是这样,茶价涨得越猛,神马不再是浮云!“今年的班章多少钱一斤”,成为百度里点击量相当高的“知道”。然而百度里不知道,老班章并没有那么多,远远没有淘宝里那么大的量!

  班章,在傣语里意思是有桂花飘香的地方,这个桂花树飘香的地方分为两个寨子,一是老班章,另一个是新班章,两寨均为哈尼族寨。班章茶若要从行政区域来分,那就要算上老曼峨寨了,它有3200亩古茶树,行政区域上老曼峨、老班章均受班章村委会管辖,因此当地人说的班章茶一般指的是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三个寨子的茶。

  据老班章原村长杨三爬介绍,老班章目前有133户,500多人口,而新班章是在60几年前由老班章分出去的一个寨子,目前有100户人家,距离老班章约有17公里。当年分寨时把部分老茶地分给新寨,后来新班章人为了方便采收茶,在新寨附近也种了部分新茶树。80年代初开始,勐海茶厂在新班章村陆续种植了三、四千亩自己的原料基地。严格来说,班章茶只能说是老班章及新班章两寨子的茶才算班章茶,两个寨的古茶园约有6200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说到老班章茶,只能算老班章村寨子周围的乔木茶地的4700亩老茶树了。老班章村民人均不到100棵古茶树,一年三季采收,年产干毛茶50吨左右。好年景的春茶季,最多也只有15吨左右干毛茶产量!

  正是茶肥水瘦。当大师兄宝贝似地打开购得采自号称千年树龄的古树单株班章,准备泡给大家品尝时,只见茶叶条索有序排列,如即将隆重出演的美女,叶片厚大、牙苞紧结重实,绒毛长而密集,油嫩油嫩的,如出水芙蓉一般,姿态阿娜。倘若经年陈放,有一天这些茶芽就会变得金黄璀璨,一克千金,又怎能不心向往之!

  注水开汤,大家惊喜地发现,这茶汤如此顺滑、香浓、饱满,却不苦不涩,即使这么新的茶也没有明显的苦涩味!这杯清亮的汤水,颠覆着大多数人对老班章的全部记忆,这才是老班章本色!茶汤内质饱满,气韵厚足深沉,香气浓郁纯正,就是王者风范!本色班章,从新茶到老茶,汤色由清亮到黄亮到油亮到红亮,叶底永远是那么地鲜活柔韧,青春激荡。邂逅老班章,谁能不动容?(完)

责任编辑:张建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