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为是痔疮,却检查出癌症!医生:这些区别搞清楚很关键!

 b黎明 2019-06-15

最近,有位男士因为痔疮便血,去医院看病,结果看出了“肠癌”。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止他一个人,临床中有不少呢。



1

看痔疮结果看出癌症


最近,张先生发现自己大便后擦屁股,卫生纸上有血。他之前一直有痔疮,也是擦屁股纸上有血,并没有在意,自己到药店买了点痔疮膏用。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血不见少,还大便次数增多了,老有想排便的感觉


他觉得可能是痔疮严重了,于是跑到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先生的确有痔疮,而且指诊时还摸到直肠下端有一凹凸不平的肿物隆起,质地很硬,指套上还有暗红色血迹。


医生觉得不对劲,给他安排做了肠镜,取了一点组织去做病理。病理报告结果出来后,和朱医生预想的一样,是「直肠癌」


得知是癌症的那一刻,先生脸色瞬间白了:'好好的痔疮怎么变成了肠癌?'


2

同样都是便血,其实大不相同


1、大便出血颜色和状态不同


要学会观察大便及出血颜色,大肠癌和痔疮患者都会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但是便血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痔疮患者便血颜色为鲜血,与粪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数随大便排出后滴下。


大肠癌患者便血的颜色较暗,多是混在大便里面。


2、大便次数不同


大肠癌患者会因为肠道内存在肿瘤,然后刺激患者的肠道,导致排便的次数增加,但是每次排便量不多,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的症状。


痔疮患者的排便次数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3、患者群不同


痔疮是常见病,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患痔疮,而大肠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人,40~60岁的人群是易发人群。 


如果您属于这个年龄段内,而且还发现大便出血,即便门诊检查发现有痔疮,也应警惕同时存在大肠肿瘤的可能。


4、痛感不同


一般大肠癌发展到后期,会有腹痛感,这是因为大肠癌患者肠道功能出现紊乱,或者因为肠道堵塞引起的腹痛,一般疼痛出现在中下腹部,有肛门下坠感。


但是痔疮患者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3

痔疮查出癌症的不只他一个人


看痔疮最后诊断出癌症的可不只张先生一个人。有不少人都因为痔疮不舒服,找医生看,做肠镜后发现是肠癌。


除了查痔疮诊出癌症之外,查出息肉的就更多了。现在医学已经很明确:“约占95%以上的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



演变过程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到15年不等。



4

肠癌是吃出来的病吗?


结肠癌、直肠癌是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癌症。很多肠癌跟饮食密切相关。


那么,哪些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这些癌症?

一、偏好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是比较明确的易患肠癌的生活方式。


二、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有:体重超标,爱食腌制红肉,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锻炼。


三、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类致癌物”。腌肉腊肉等加工肉制品是诱发食管癌、胃癌的高危因素,而长期过量食用红肉也会增加肠癌的患病机会。

5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大肠癌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非常容易被漏诊。


大肠癌的症状包括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突然便秘或腹泻,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等),大便变细变形, 腹胀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等。最靠谱的还是去看医生,该做检查就做检查。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饮食习惯不同,排便习惯也不同。所以,要知道自己的正常的状态,留心任何新的变化。


6

大肠癌的预防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大肠癌远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径。


医生建议▽

40岁开始接受人生的第一次肠镜检查。以后5-10年复查一次。


每一年进行一次连续两天的大便潜血检查和一次肛检。如发现结肠腺瘤等需按医嘱定期复查。


积极治疗便秘和肠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