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苏州状元甲天下?

 小熊家228 2019-06-15

马上就要高考了

苏州状元博物馆成了考生和家长的热门打卡地

很多人慕名前来祈福

考生在祈福牌上写下自己的学业愿望

有家长遗憾自己孩子考试时没来这

说到状元,

那就不得不提古代的苏州,

今天,口袋哥就扒一扒苏州状元那些事

也为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沾沾状元郎们的福气

苏州状元 甲冠天下

关于苏州状元,有这样一则故事:

清初,翰林院里,一帮文人聊天,各自夸耀家乡的特产。

广东人说我们特产象牙犀角,

陕西人说我们特产狐裘皮毡,

山东人说我们特产山珍海味,

湖北人说我们特产优质木材 ...

众人“侈举备陈,以为欢笑”。

汪琬(字钝翁)则默默不言,于是大家揶揄道:“苏州自号天下名郡,钝翁先生是苏州人,怎么会不知道苏州的特产呢?”

汪琬一本正经地说道:“苏州特产极少,只有两样东西。”众人忙问哪两样,汪琬一板一眼地说:“一是梨园子弟。”众人听了抚掌称是,并急忙追问另一样是什么。汪琬故意不说,愈是这样众人愈是问得急,汪琬慢吞吞地说道:“状元也”。众人听罢,结舌而散。

姑苏状元,甲冠天下。据统计,自隋代开始科举,至清末废除科举,共产生文武状元七百名左右,其中苏州有51名,为全国各州之首

苏州历代状元数量

唐代8人

宋代8人

明代9人

清代26人

长洲归氏,在唐代先后有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中状元,真正的“五子登科”,被誉为“天下状元第一家”。

清代,苏州状元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状元,成了苏州特产。

苏州状元中的还有“父子状元”、“兄弟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亲家状元”等族内连番鼎甲的现象,堪称奇迹!

在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中,苏州文人常常连科折桂。这样玩,不怕拉仇恨?!

苏州状元背后,更有海量的进士、举人等文人群体,文风斐然,何地能比?!

成为一个状元有多难?

状元,是一个听起来很风光的称谓,可要做状元却不容易。一届科举,状元只是一人

考状元的流程是这样的

童生

凡应试者,不论年龄,均称童生


 童试

在地方举行,合格者称生员(秀才)

第一名称案首


乡试

在省城举行,合格者称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在京城举行,合格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员


殿试

在京城举行,合格者称进士

第一名称状元

状元,就是一甲第一名

榜眼,就是一甲第二名

探花,就是一甲第三名

考中状元不容易。其实,不要说状元了,大部分文人考了一辈子,也就考到个生员(秀才)罢了!

为何苏州状元甲冠天下?

为什么苏州状元这么多?这和当时苏州的社会、经济、教育风气等等是分不开的。

苏州经济富裕、社会安定

从南宋开始,北方外患严重,更容易受到战争的影响,而长江流域整个状况更为稳定,整个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到了明代,苏州一带手工业的繁荣,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明洪武中期,苏州府以占中国1/90的耕地负担了中国1/10的税粮,超过浙江全省,这就为文教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地域文化优势

苏州位于江南地区的中心位置,有着优厚的传统中原文化,更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融会贯通,融合一体的文化,不但有着文化积淀深厚的底蕴,还有着新鲜文化的冲击。在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学风浓郁,好学成风,教育事业做的比较普遍。

重视教育,藏书丰富

苏州教育的一大转折点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创建苏州府学,这成为以后州县立学的发端。此外,苏州各地纷纷建立书院、社学、义塾和私塾,教育兴盛,出现了诗学家沈德潜、经学大师钱大昕、改良家冯桂芬之流的文化名人。

唐宋以后,苏州民间的崇文重教意识也格外强烈,在苏州的明清建筑里,常常可以见到石雕和木雕上五子登科、高中状元的故事,500名贤祠中的画像、街上的状元牌坊以及评弹中落难公子考状元的故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家族影响,诗礼传家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时代,不论是名门望族还是寒士之人都把读书做官作为上升的最大途径。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江南,苏州作为商业发达地区,有着许多的名门望族,他们为了家族利益,建起了藏书楼,鼓励子孙发愤苦读,成为科举的头魁,所以,苏州科举拔萃,状元众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苏州学子有很强的应试技巧和训练手段

参加科考方面,苏州子弟有很强的应试技巧和训练手段。当时为了给考生提供八股范文,有人把科考成功者的考卷收集出版,让考生模仿学习,逐渐发展成一大产业,当时出版的时文选本名声最大,甚至吸引了中原商贾将之带到了北方。

苏州状元洪钧的殿试卷册页

正因为有这么多历史、地理优势以及前人的努力,苏州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产生状元最多的城市。

即将参加考高的学子们,也要加油哦~有这么多状元前辈为我们加油打气,一定逢考必过!

最后,祝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备注:内容来自青春苏州、苏州情调等平台,口袋苏州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