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 | 肖邦《g小调叙事曲》

 紫金港闲云野鹤 2019-06-15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是波兰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感情质朴,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

首创钢琴叙事曲

肖邦把原本用于声乐作品中的 叙事曲  体裁,引入钢琴作品的创作中,开创了器乐叙事曲体裁的先河,为叙事曲拓宽了使用范围。1831-1842年期间,肖邦先后创作出4首叙事曲,其中以《g小调叙事曲》最为著名。

叙事曲:一般指富有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叙事曲一词源于拉丁文ballade,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14世纪后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统称。

▲王羽佳演奏《g小调叙事曲》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叙事曲,它的灵感来源于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首乐曲结构庞大,演奏技巧复杂,深沉的情感使得音乐气势磅礴,充满英雄气概。

乐曲赏析

▲李云迪演奏版

引子


由两句富有表现力的朗诵性曲调构成,第一句是缓慢沉重的上行分解和弦旋律,第二句是温柔抒情的小幅度下行流动音型,两个乐句前后对比、遥相呼应。

呈示部


温柔从容的旋律刻画出刚毅、豪迈的英雄形象。音乐在平静中徐徐展开,仿佛战争前夕短暂的宁静。

▲齐默尔曼演奏版

展开部


一改温柔抒情的音乐色彩,旋律充满活力、振奋人心,象征着英雄的胜利。闪电般的律动和铿锵有力的低音,使乐曲的戏剧性不断加强。

再现部

一般再现部的旋律都与呈示部较为接近,甚至完全相同。但肖邦并没有让这首叙事曲的再现部归为平静,而是延伸了展开部的旋律,进一步加深了对英雄形象的刻画。

尾声


尾声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处,旋律热情如火、悲喜交加,作品表现出的激情成为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编辑:若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