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中的顺势智慧

  平凡的人 2019-06-15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治国中的顺势智慧



明代《惠山茶会图》

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以此衍生出全息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微自然,将人体与自然、宇宙完美对应,和谐合一,不可分割,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中国人自古效法天地自然,顺应天象,讲究风水,敬天信神,以此衍生的中华智慧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究“顺势”,其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已路人皆知,他顺应五行、水性,观察地形,依据地势,采用因势利导,疏通导引的方法,开山划渠,终将洪水归引入海,历十三年,治水大成。

而禹的父亲鲧治水则不是这样,他违背五行、水性,采用围堵的办法治水,水来土掩,堕高埋卑,高筑堤坝,结果水势越堵越大,最后冲毁堤坝,引发洪灾。鲧治水九年,没有任何成效,反而给百姓带来无穷灾害。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智慧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是顺势,一个是逆势。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小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天北风与太阳较劲,看谁先让地上的人脱下衣服。北风自恃力量强大,便鼓足劲,刮起狂风,要强行将衣服从人身上扒下来。但风越大,人反而把衣服裹得越紧,包得越严,最后将人吹翻了,衣服都无法吹开,被人死死裹在身上。

而太阳微笑着,轻轻散发出热气,温暖着大地。地上慢慢暖和了起来,气温渐渐升高,人感觉到热了,便一件件把自己衣服脱了下来。

这同样是顺势与逆势的智慧。

中国历朝历代君王治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

何为无为而治?古人治国有皇道、王道、霸道等等区分,有以道治国、以儒家治国、以法治国等,但古帝王治国基本都是综合运用、兼而施之,没有单一的以某种手段治国。而真正的无为而治,则是纯粹的以道治国,成就皇道。

无为而治是一个极高的治世成就,几乎是人类治世所能达到的巅峰。在这次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中,据记载唯黄帝、尧、舜三位帝王在晚年的时候达到了无为而治。

《淮南子》记载:黄帝大治天下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没有盗贼,市场没有欺诈,天下无争,乡野村夫都相让以财产,连猪狗都将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让食……

《高士传》记载说:帝尧时,天下太平、和谐,百姓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天下到处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唱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就是无为而治下的民风民德,它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是通过长期的道德教化和引导,使天下百姓皆归于大道,合于自然,一切依道而行,从心所欲而不逾规,不再需要帝王和政府的任何干涉,仿佛他们不存在一样,这就是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生于道,人之先天皆在道中,只是后天慢慢堕落了,背离了自然,远离了道。

无为而治,要求帝王建立皇极,德被苍生,道化天下,润物无声。帝王与政府从不强加给百姓什么,从不会要求百姓这样做,那样做,不会强制百姓必须这样,必须那样,而只是疏通引导。因为万物皆生于自然,生于道,人的先天本性就是在道中的,只是后天迷失了本性,才背离了道,违背了自然;正如江河生来就是归于大海的,只是后天泥沙等的堵塞,才使江河淤塞、改道而成灾患,无法归于大海。此时就应像大禹治水一样,因势利导,疏通归引,使天下百姓皆自然归于先天本性,即回归大道。

这对帝王自身的要求极高,要求帝王具备极高的道德,极博大的胸襟,足以承载天下万物,建立起至高的皇极楷模,使普天之下皆仰望而跟从,正如太阳散发出万丈光芒,百姓自然顺从于先天的本性,回归大道。

现代实行机械电气化,有的工厂实现全自动生产,不需要人工干预,甚至不需要工人,只要启动了机器,全是一条龙自动运作。

打个很不恰当的比方,这全自动的机械与电气原理,就是道,一旦启动,它就会自动运行,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而是依据这套设计好的机械和电路原理自动运行。一旦将天下百姓归引于道中,那么无为而治就启动了,从而帝王与政府不需要再有任何的干涉,天下皆顺道而行,越来越美好、和谐。因为道是至完美、至高的,一切人的智慧都不可能超越道,所以无为而治,道行天下,天下就会达到最完美状态。

这就是顺势的智慧在治国中的运用。 

武术中的顺势智慧

太极拳和太极剑是大道高人张三丰所创

中华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武术中一个最杰出代表则是太极拳。

东方朔将“武”字解为:止戈为武。

武的更高境界,不是用来争斗、纷争,而是化解红尘纷争,武术的更高内涵也即如此。

太极拳的内涵非常高,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太极拳用于实战练习的部分叫太极推手,用于两人或多人实战。

太极推手有几大特点:其一为缠,就是如丝线一般,绕住对方,人动我随,人进我退,人退我跟,随对方之动而动,与之沾连黏随,如胶如漆,不丢不顶,不即不离,使对方力无可发。如同水一般,没有固定形状,但可成一切形状,随着容量的变化而变化,让对方如同击水,随击而化,无处着力。

其二特点为引,讲究避实就虚,避开对方正面冲击,不顶不抗,顺从对方来势,接住彼力,顺势导引,避其实,趁其虚,将彼力化开,化为己用,从而借力打力,以彼之力还施彼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般武术讲究先发制人,而太极拳从不主动出击,必须借助对方的势力,化为己用,而后发制人。武术实战的目的皆为制敌取胜,而太极拳不以制胜为目的,却化解一切拳脚。中华武术种类繁多,不同武术都有自己不同的套路,不同的武术套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大都以刚克刚,杀敌三千而自损八百。而太极拳如行云流水,以柔克刚,任凭对方千变万化,而我皆随变而化,使一切拳法套路空为摆设,自行化解。

这是太极拳的外太极:二力相战,对方为阳,我为阴,与之相推相合,化为太极,从而运转阴阳太极之道,以柔克刚,化解纷争。

另外太极拳,还要形成内太极。道家认为人体自有阴阳存在,后背为阳前胸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头为阳足为阴,可谐调全身,自成太极,是为内太极。太极拳动作缓慢圆,如行云流水,圆而不破,讲究全身谐调,如太极运转。一般武术,用拳击打,基本依靠臂力而发,而太极拳任何一个地方发力,都是运转全身之力,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全身的全息,圆如太极,浑然一体。如太极拳以手发力,会运转内太极,将全身头、颈、胸;足、腿、胯、腰、腹等之力都调动起来,通过全身的谐调,内太极的运转,而传导于手,以之发出,使力量相乘,无懈可击,后劲无穷。而对方的击打之力,又可通过内太极的运转,分化全身,或借力还力,令其自克。

太极拳内外两太极,相生相化,圆而不破。

太极拳是大道高人张三丰所创,本是内家功法,内外兼修,所以其动作表面看起来缓慢,实则疾速,表面柔弱,实则刚劲,这背后是有很深厚的内家功作支撑的。只可惜,现在太极拳内功心法失传,空留下一个花架子,即使留下个架子,也被后人改得面目皆非,什么这个式,那个式,失去了真面目,现在主要成了锻练身体用的体操了,无法用于实战。

盖世高人张三丰,以道化拳,以拳行道,拳脚相行,道化万物,因创太极拳。自然万物皆因道而生,无道而亡,乘道而行。道无形而成一切形,道无所在而无所不在。道生一切,亦化解一切,道化为拳,其名太极,太极成,天下拳脚始无纷争。

得道者,与道合一,聚之成形而散之成物,无所在又无所不在,其与自然万物合一,遨游于天地之间,一念于八极之外,从心所欲,具大自在,得大智慧。此所谓真人、大道,亦谓之神仙。

中华文化源自神授,出神入化,藏机伏秘,这是中华文化的神性所在,不识神性,空谈华夏文明。 

兵法中的顺势智慧

孙子兵法,句句经典。

三、兵法中的顺势智慧

兵法讲究造势、借势,《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石头原本是沉于水底的,但在激流之中,石头也能浮出水面,那是因为借助了激水之势。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尽占者,不可战胜。

《阴符经》常被归为兵法类,被视为兵家心法,据说时下比较流行,但大都不解其真意,这里就与大家探讨一下《阴符经》。

《阴符经》其内涵,也是借势顺势,但它所顺应的是阴阳五行克杀相胜之势,借助的是天地万物之杀机。所以开篇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此“五贼”为天地万物、阴阳五行克胜相杀之机,不可言,因为“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所以不能言破,只能留给天下道德高人自己去参悟,无德之人必不可得。

在人间,杀人是违法的,是要受到死刑处罚的,所以谁也不敢随便杀人。但刽子手、行刑者却可以杀人,他们杀人不但不违法,反而维护了法律。这就是借势,借助阴阳五行克胜相杀之机。正如刽子手借助人间法律之杀机,奉法杀人,不违法,反得庇护。

杀人者死,必伏法被诛,奉法杀人者却不犯法,而战争杀人亦不犯法,反受嘉奖。这是借助天地万物之杀机,顺应天象之势,乘其机而得庇护。所以《阴符经》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又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道生万物,伤命者罪,而世间万物,食链循环,易身相食,此人间之道,乘道之机,亦无罪之有。所以小偷窃财,大偷窃道,窃钩者诛,窃国者王,亦为此理。

大道无形,世人皆因不见,而为眼前所迷。“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人皆以善窃者为神偷,不知依法而窃者才是更高的神偷。学会顺势的智慧,才能借助天地万物之力,乘道之机,得天地之庇护,而成大事,这就是《阴符经》的智慧。

有人将《阴符经》与老子的《道德经》相提并论,这是对大道的亵渎,《道德经》的智慧远远高于《阴符经》,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个人所见,《阴符经》的智慧不是大道,可归为魔道范围,藏伏杀机,不是大智慧,但境界远高于人,所以对人来说也高深莫测的。但魔道并不都是邪道,魔是分种类的,有邪魔、天魔,也有为正道护法的护法魔。

道,中间为大道正道,极端上生出了魔道(护法魔道)。正如人间法律,法律制定了刑法,以各种手段惩罚罪人,用以明示法律的界线,不可跨线触犯法律。行于法律之中,可任意而行,法律与你无关,若走到法律的边界,触犯了法律,那刑法就会对你进行制裁。道亦如此,行于道中,仿佛道不存在一样,若走极端,自行无道,那就在魔道之中,魔道就会对你进行制裁,天地万物都会灭杀你。若没有刑法处罚,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谁也不会遵守,刑法明示了法律的界线,维护了法律的尊严。魔道生于道的极端,不是正道,但亦为维护宇宙大道而生,为正道护法,《阴符经》之智慧即源于此,不是邪道,但也不是正道,所以我们不能在这上用心,否则可能会给自己遭致大灾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